滑輪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14W

  篇一

滑輪教學反思

滑輪這節課的是一節實驗探究為主的課型。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需要組織,指導學生的進行活動探究。指導學習探究定,動滑輪及滑輪組的作用。在進行活動的時候,本以為給予演示一遍,動定滑輪及滑輪組的組裝方式,學生就會和能夠進行組裝。因此動定滑輪組裝講的比較簡單。但是在學生的操作的過程中,還是發現部分學生總是裝不上滑輪。在操作的過程中,還是發現部分的學生的彈簧秤的使用不夠熟練的等問題。現在講問題及措施總結如下

 1、學生組裝滑輪的問題。

學生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在進行組裝器材的時候,要費很大的功夫和時間。在向滑輪進行穿線時候,學生總是不能夠將線放入滑輪的槽內。這是由於塑料製作的滑輪質量太小,導致學生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不能夠很好的實施操作。當時在課堂上在指導的時候,我就直接的給學生講解:只要在滑輪的勾上掛上一個鉤碼,進行配重,就能夠比較容易的將線穿進滑輪的溝槽裡。並且現場演示給學生進行觀察比較。現在想來,這個操作難點是否放給學生進行解決,不是更好嗎。在學生想法解決的過程中,既讓他們進行動腦思考,又進行動手操作,而且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這一點在給演示學生進行操作的時候,不要進行強調方便的方法,而是演示總是裝不上,問學生有什麼辦法,這樣學生進行動腦思考並且試著進行操作實驗,最終找出合適方便的方法。雖然這樣會使用較多的時間,但是對於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

 2.學生在使用測力計的時候,操作錯誤。

他們沒有將測力計的勾套到繩子的圈中,而是拴在提勾上。這樣測力計當沒有示數。有1-2個小組的在進行測量的時候,出現這樣的測力計的使用錯誤。這樣的操作錯誤,讓我深思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學生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呢。因此在學習斜面的時候已經複習了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在學習蘋果為什麼會落地的時候學習了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並且學生進行操作。然而學生還是出現了這樣令人大跌眼鏡的錯誤,實在讓人不可思議。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到底出現什麼問題呢。現在想來,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老師少講,學生多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充分的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進行總結,這樣學生親身經歷的總結的知識就會根深蒂固了。

3.學生小組在進行合作的時候,少數學生不進行合作。

或者是合作分配不合理。比如說,四個人一個小組,兩個實驗,他們就兩個人做這個,另外兩個人做另一個,別人做的時候,他在玩,不參與到活動之中。這個方面的問題在某些小組還是存在的。我現在想來這些不參與到活動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是學困生。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探究的習慣,和探究慾望。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思考。還有的小組實驗總是被一到二的學生把持著,不讓其他的同學參與。我想在學生的合作的要求還有進一步的強調。

  篇二

現就本人所做《滑輪》一課談一些粗淺的反思,供同行們參考.

一,成功之處

1,把課堂演示為主的實驗改為學生探究為主的實驗.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要求,為了讓學生更確切的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及滑輪組的作用,單靠教師在課堂演示,學生很難體會到這一作用.因此,安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親自動手操作,通過讀取資料,分析修正,讓學生自己得出滑輪特點,在探究中拓展了學生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和勇於探索精神.這比單純教師演示效果要好些.

2,對比演示,讓學生一目瞭然

在分析和區分動滑輪和定滑輪時,我先引導學生組裝出兩種滑輪使用方式,並進行對比演示工作過程,提出明確的觀察目標,在學生認真分析觀察的基礎上給這兩種滑輪命名.輕鬆地區分出定,動滑輪,並使學生體會到叫定滑輪或動滑輪並非是滑輪結構的區別,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學生認識事物要抓本質,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視差異性.

3,層層追問,使結論自然呈現

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是本課的難點之一,為了達到突破的目的,在得出動滑輪省力一半結論之後,不失時機的讓學生分析提起重物及動滑輪的繩子段數,這為分析滑輪組的繩子段數做了鋪墊.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組裝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分析得出由兩段繩子承擔物重及滑輪重,得出拉力F= ,此時我便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追問:"如果有3段繩子承擔滑輪及物重呢 4段呢 ……n段呢 "學生很自然得出拉力F=.繼續追問到:"如果忽略動滑輪重及磨擦,拉力F的表示式會是什麼樣呢 "通過這種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培養了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突破了教學難點.

二,不足之處

1, 引入缺乏知識的連貫性

儘管用三幅科學漫話,激發了學生學習滑輪的興趣,但缺乏新舊知識的自然銜接,不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如果結合槓桿的知識引入新課,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還能為"滑輪是槓桿的變形"做鋪墊.

2,低估了學生的日常經驗和自學能力

本節課後,我和部分學生進行了交談,發現同學們的部分觀點竟出乎我的意料."老師,像滑輪的結構及能否改變力的方向,我們通過生活經驗和自學課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您在這點上不需花費過多時間解釋".面對同學們真誠的目光,我仔細一想,這些閃爍著耀眼光芒的真知灼見,不正是學生對老師的突破啊!由此我領悟到:要把一節課上好,把學生自主求知潛在動力調動起來,瞭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是多麼重要.

3,忽視了經驗知識,更需要理論驗證.

定,動滑輪的作用,我組織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這種直接經歷探究過程固然重要,但學生需要的是更為理性的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作用呢 而恰恰這點被我忽視了.如果能夠聯絡槓桿及槓桿平衡條件,通過做圖,從理論上分析,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滑輪的實質,這將對加速經驗知識的內化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4,課後的困惑

聽取評課分析後,我一直在思考:在新課改理念下,如何同時做到課堂的開放與高效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