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講話一通學習總結

才智咖 人氣:2.55W

三講話一通報主要是關於幹部工作作風建設、走進貧困戶,全面細緻掌握扶貧物件的基本情況、貧困群眾的所期所盼,深刻分析致貧因素和脫貧困難,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的三講話一通學習總結範文,供大家參考與借鑑~

三講話一通學習總結

【三講話一通學習總結範文一】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幹部工作作風建設,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出臺了一系列問責辦法,全市廣大幹部職工工作作風有了很大的轉變,取得了良好實效。但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嚴重影響著工作效能,為進一步加強幹部職工的工作作風,需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首先,要精準監督。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制勝之道也在於精準。監督也是這個道理。強化監督工作,是預防和打擊扶貧腐b的關鍵環節。扶貧開發到哪裡,強農惠農支農資金髮放到哪裡,相關的監督就應該跟進到哪裡。只有實現全覆蓋、無盲區的精準監督,才不會留下漏洞。  其次,要精準執紀。執行紀律是預防和打擊扶貧腐b時必須補上的短板。每一筆資金和每一項政策落實後,紀檢監察和審計等部門都要及時跟進,發現和糾正不作為和亂作為等行為,對違紀違法者依紀依法進行懲處。同時要加強教育工作,糾正“小貪不算腐b”的錯誤觀念,克服“圈子小保密措施做得好”不易被人發現的僥倖心理,不斷築牢防腐拒變的思想防線,把扶貧腐b扼殺在思想萌芽狀態。

最後,要精準查辦。在加強監督和執紀的基礎上,更需堅持“零容忍”,認真落實問責,對扶貧腐b問題一經發現,必須追查到底、精準問責、嚴懲不貸。特別是對扶貧開發領域發生腐b案件和不正之風滋長蔓延的部門和單位要實行“一案雙查”,對扶貧開發中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通過內部通報、曝光等方式,加強震懾和警示教育。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神聖使命。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重大任務。各級領導幹部只有時常自問“四個有沒有”,才能對脫貧攻堅任務認識到位。

【三講話一通學習總結範文二】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絡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援,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鬥。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群眾路線,最應持之以恆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是迅速傳達學習,將“三講話一通報”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把中央關於扶貧攻堅的新精神、新要求傳達到全體黨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二是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高新區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進一步提高扶貧工作標準,加大扶貧工作投入,在幫扶工作中下真功夫、實功夫和繡花功夫,實現5個幫扶村總體脫貧的目標。同時充分總結,清醒認識工作中的差距,研究制定務實管用的措施辦法,把察民情、解民憂、助民富的要求落細落小到基層一線,確保率先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三是切實發揮作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各幫扶單位黨組織負責人要在脫貧攻堅中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用脫貧攻堅的實際成效檢驗學習成效。

【三講話一通學習總結範文三】

日前,湖北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撰文,公開談了很多扶貧幹部“早就想講卻不敢講”的問題——有少數貧困戶帶著“我是窮人我怕誰”的心態,被國家的好政策養得“渾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陳書記的感慨,想必不少扶貧幹部都有共鳴。作為基層精準扶貧工作者,筆者也是感觸頗深、難於言表。就此,談談筆者在扶貧工作中的膚淺看法:

一、精準扶貧重在授人以“智”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五年。全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的最大“短板”和薄弱環節,扶貧工作進入“啃硬骨頭”攻堅階段。鎮沅恩樂鎮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6戶720人。面對720“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個“硬骨頭”,當務之急,正是先要除掉“頭腦貧困”這個障礙。如果說上級政策是牽引力,外部幫扶是推動力,那麼,貧困群眾自身的脫貧之智,正是不可或缺的內生動力,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真是政府欠他們的”、“這家人真懶,一點志向都沒有”、“好政策養懶人”,在扶貧工作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扶貧幹部的“牢騷”話。大部分貧困群眾中,一味存在著“等靠要”的觀望心態、依賴心理,政府給他買了種豬,年底卻被當作肥豬宰殺,政府給他建種菜大棚,他還等著政府買種子買肥料。貧窮不可怕,怕的正是這種思想觀念和思路的貧困。我們只有徹底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觀念,堅定信心、積極進取,激發出貧困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化短處為長處,變劣勢為優勢,讓“至貧”能致富,才能解決他們的.長遠之路,最終才能實現小康。

二、精準扶貧重在授人以“漁”

群眾是脫貧致富的主體,精準扶貧必須解決“精準脫貧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給錢、給糧、給豬,要使貧困農戶真正得到“漁”,就必須創新扶貧模式,讓貧困戶“張口想要扶貧款”變“依靠政策我要幹”。

精準扶貧,應做到扶貧方式、扶貧效果考核上的精準,要看貧困戶究竟是得到了“魚”,還是得到了“漁”。對於貧困戶來說,要在解決其溫飽的同時,關健在於幫助他們提高生產經營和老老實實過日子的能力,保證讓他們的糧倉更加殷實、錢袋更加鼓帳。如何解決“漁”的問題,筆者認為關健要在“產業支撐”“致富技能”上下功夫,即變“輸血”為“造血”。

鎮沅恩樂鎮是一個集山區、半山區的貧困鄉鎮,隨著 “五網”建設的深入推進,恩樂鎮區位優勢日趨明顯,產業扶貧緊緊圍繞“一河兩岸”、“一山一林”資源優勢,整合打包貧困戶產業扶持資金及各專案資金入股龍頭企業,參與股份合作、保本分紅,在保證貧困農戶正常收入的同時不斷提高貧困農戶的農民專業組織及產業化發展水平。目前,恩樂鎮玻烈村委會引進 “沃柑”種植7000餘畝,銷售所得按年度進行分配,玻烈村委會及土地入股農戶佔20%,初步估計農戶分紅收益每年每畝可達5400元以上,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100個以上,解決了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4戶101人、低保人口77人的產業問題。恩樂鎮文舊村打包建檔立卡戶產業扶持資金等120餘萬元入股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建設1500頭商品豬育肥場,前8年按照貧困戶4000元/年、村兩委9.2萬元/年進行分紅,解決了該貧困村92戶貧困建檔立卡戶240人的產業增收及村兩委集體經濟增收問題。

隨著貧困農戶產業開發試點的成功建設,各村結合實際創新產業開發思路,整合貧困農戶產業扶持資金入股茶廠、入股沙廠、成立務工協會等,讓貧困農戶真正參與到產業的開發、管理、經營上來,讓貧困農戶在經營管理上不斷提升產業致富素質,徹底改變產業扶貧給錢、給豬的扶貧模式,真正使貧困農戶有“魚”還有“漁”。

三講話一通學習總結範文  扶貧工作中,我們常常聽到農戶提問:“你們能給我們要來多少專案?這次修房子你能給我們多少錢?”。在有些貧困戶的眼裡,“扶貧”就是等國家給自己發票子、修路、修房子。文舊村是鎮沅恩樂鎮34個貧困村之一,在實施該村脫貧試點小組基礎設施建設中,徹底改變了以往工程全盤包乾的工程建設模式,僅招標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及招租裝置,由村兩委牽頭、小組群眾出工出力備料組織實施,真正讓群眾參與到專案建設和管理上來,既節約了專案資金又調動了群眾參與專案建設的積極性。

組與組互爭,戶與戶互比,部分村民小組道路硬化政府僅僅給予水泥支援,群眾也能幹得熱火朝天。“政府搭臺,群眾唱戲”,扶貧工作中要切實引導貧困戶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等靠要”到“內生動力”的轉換,通過多種途徑把群眾引導到參與專案實施、家園建設上來,發揮貧困戶主觀能動性,激發脫貧志氣、確立致富志向,立志自主脫貧。

“人有志氣,就有人幫”,“扶貧重在扶志”。群眾是脫貧的主心骨,要脫貧,必須讓貧困群眾轉變觀念,立下脫貧之志,樹立我貧困我羞恥的思想觀念。要主動把加強貧困戶的主動脫貧意識和思想教育問題擺在脫貧首位,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學會感恩,學會理解,而不是把“扶貧”當作“理直氣壯”訛詐的機會。

解決一村一戶的脫貧問題要強化到村到戶,解決大範圍的貧困問題必須靠區域發展帶動。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徐徐展開,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圍繞解決群眾住房、飲水、出行、就醫、上學、增收等問題的一大批民生專案,在恩樂鎮遍地開花,村村有致富產業、戶戶有致富門路、人人有致富能力的脫貧致富奔小康格局正在形成。


TAGS:講話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