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育演講稿範文彙編五篇

才智咖 人氣:2.83W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當下社會,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演講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教育演講稿範文彙編五篇

教育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來自咱們XXX所的科員XXX,今天站在這裡,見到了一起工作過的同事,一塊戰鬥過的戰友,心裡十分的激動和高興。今年我45歲,自參加工作以來,與在坐的大部分領導和同志們並肩作戰,同桌吃飯,同鋪睡覺,可以說是同呼吸共患難。幾年來,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和關心下,我20xx年被市局評為 先進個人,多次被分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獲得嘉獎 次。今天感謝組織上給了我這樣一個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的機會,在此請允許我對關心、幫助、支援和一路走來的所有同事們說一聲謝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提起咱們的工作,我們都知道是“服從紀律、懲惡揚善、維護正義”。對於這一點,自穿上制這套服之日起我就做了四點準備。第一是有服務群眾的熱心。在農村出生,貧困中長大,深知老百姓的酸甜苦辣。立志要為群眾服好務,辦好事。第二是有健康的體魄。從小參加生產勞動,工作中強化鍛鍊,煉就了強壯的體格,歷練了克難攻堅的意志,養成了吃苦耐勞的作風。第三是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自學的同時參加了黨校的法律專科學習,邊學邊幹,邊幹邊學,養成了學法知法用法的好習慣。第四 有組織管理經驗。當過學生幹部,做過多位所隊領導的參謀助手,受到了良好的薰陶,積極了一定的經驗。

我競選的目的,就是要發揮個人優勢,更好的服從和服務於公安工作。我的優勢用一句話12個字概括,就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素質高”。雖然我已不惑之年,但政治理論學習沒有鬆緊,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已。先後在XX隊和XX所等4個單位多個崗位上鍛鍊,對業務知識掌握和應運比較全面。一直以來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堅持放下架子,沉下心思,撲下身子,辦理案子,連續三年無一投訴和複議。在所裡也算一個老同志了,經常提醒自己要為新同事樹立好榜樣,上為局黨委分憂,下為群眾解難。

回想這幾年的經歷,參與過百日大會戰、兩節一會安保等工作,組織參與了日常防範和重點排查活動,本轄區工作業績直線上升,業務硬指標全域性排名靠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大家共同的付出是分不開的。如果今天,組織上給我這個機會,在新的崗位上,我承諾“服從領導、聽從指揮、嚴於律已、大膽工作”。在局裡的正確領導下,在班子成員的支援和全體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我將按照“抓班子、帶隊伍、嚴管理、重防範、狠打擊”的要求,開拓創新,認真履行職責,讓組織放心。

最後再說一句話,雖然我們的工作會很繁重,也許更艱苦,但是我相信明天會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2

各位同學: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進入五年級下學期的學習,為六年級的學習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從你們喜氣洋洋的表情中,我已經知道,你們對自己將要進行的這個學期的學習是充滿期待的。

剛才我們學校進行了簡短的開學典禮,校長和政教主任向我們提出了新學期的學習要求,我不知道大家對於國小這個學期的學習有沒有信心,有嗎?但是光有信心是不夠的,我們得有一個學習的計劃,還得有一個學習的目標。如果你還沒有給自己定好計劃和目標,那麼,接下來就聽聽老師的建議,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一、給自己定一個明確的目標

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目標,才能努力學習,才能有所作為。我知道我們都有了一個最後的目標,也就是理想。但我想說,這些目標定的時間太長了,你給自己本學期的學習定過一個目標嗎?

我給自己接下來的一學期定了一個目標:

1、讀一本教育學的著作;2、堅持閱讀每期的《格言》雜誌;x3、開展豐富的學生活動;4、爭取一篇論文發表或獲獎;5、在大家的配合下,我們班的同學的語文和其他課程的學習成績都有明顯的提高。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目標,我說的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根據我們年齡的不同,你們當然有自己的目標,比如,有一位同學,他給自己定的五年級的學習目標是:1、語文、數學、英語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都在95分以上;2、看完《水滸傳》,再看一遍《三國演義》,看完《悲慘世界》。x、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4、把自己的作文積極上傳到學校的網站。聽了這位同學的目標,有同學會說,這些目標我也能制定,或者有同學會說,我的目標比他高多了。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人定下目標只是第一步,關鍵是朝著目標努力的實現。比如,每天寫一篇日記,說起來很容易,但有時候做著做著就會忘記。我說,如果忘記一次,後來積極地補上,那沒有什麼問題,如果老是忘記,那就不行了。

二、學好課本上的'知識。

課本上的知識是我們所必須掌握的,因此我們必須一絲不苟地去完成。要學好課本知識,預習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回到家裡花上十分鐘的時間,把第二天要上的內容預習一遍,那麼第二天的學習不但輕鬆,而且印象更為深刻,對自己的學習十分有利。課堂上專心地聽,老師講得許多知識,你在預習的時候是不能發現的,而且,許多知識老師也是不會重複的,講過,你聽到了,就是你的知識,你沒有聽到,那麼你就少學了一種知識。作業是學好課本知識所應該完成的,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的作業是基本固定的: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到採蜜本上,每週兩篇小作文,每天課餘時間讀15分左右的課文,每天讀x0左右的課外書,當然,如果你願意,你還可以給自己增加一些學習的時間。這樣算下來,如果你每天回到家花上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進行作業和學習,那麼你的成績將會優秀,如果花上兩個小時進行學習,那麼,你將會成為一個研究型的人才。

三、學會大膽地交流。

我們許多同學知道問題的答案,但有時卻不敢站起來回答;也有許多同學通過學習產生了許多問題,但也不敢向老師提問,這樣的表現,老師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你的膽子太小。

錯誤是每個人發展所必須要經過的一個階段,如果一個一生下來就從不做錯事,從不說錯話,那是什麼人呢?——稻草人。所以,我們不怕做錯事,不怕說錯話。在學習中,你知道了問題的答案,或者你有自己的看法,那麼就勇敢地站起來回答,如果遇到了問題,就向老師提問,向同學提問。不要擔心把老師問倒了。如果你問的問題連老師也回答不出了,那麼恭喜你,你的學習取得很大的進展。當然,我想,你的問一定不會是什麼腦筋急轉彎之類的無聊問題,或者問一些你也沒有思考過的問題。

我想告訴大家,問題是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交流是一群人進步的動力。大家在課堂上,在課外休息時,可以把自己還沒有想明白的事說出來,請大家一起分析、研究。至於怎樣的交流最有效率,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會告訴大家的。

四、做一個書香型的學生。

一個讀書的人很不讀書的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修養。我們要做一個有修養的人,但修養不是上個培訓班就可以學到的。我們常聽到紳士風度這個詞,紳士就是有修養的人,為什麼有修養,因為他們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如果一個人很有錢,但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人們怎麼評價他呢?人們就叫他“暴發戶”。紳士是十分注重自己儀表的,他們不穿名牌,但總是十分整潔;他們不暴躁,不發怒,但他們熱愛運動;他們誠實守信,不對人輕易許下諾言,但經過他們之口說出的話,他們一定會做到;他們不會對不良行為置之不理,他們可以提出挑戰,但從不欺侮弱小和進行出其不意地攻擊;他們尊重對手,從不在背後攻擊他人;他們具有一定的文藝才能,愛讀書、會彈琴、能唱歌;他們從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影響他們,但需要他們發表見解的時候,又能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聽到;他們遵守秩序,不會為了一點小小利益而爭先恐後;他們的表現,我們已經在《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裡充分地見識到了,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會爬到坐著老人、婦女、孩子的救生船上,而任憑冰冷的海水侵襲自己弱小的身軀,這就是一種氣質,一種風度,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氣質,這種風度。但這些紳士的風度不會說來就來的,是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閱讀,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是需要周圍的人認可的。我們可以在這個學期結束後評一評,哪些同學具備了紳士的風度。

閱讀是提高一個人修養的重要方法。在我的家裡,到處都放著書,書房裡、餐桌上、睡覺的床上,甚至衛生間裡,無處不在。有空的時候,就可以拿起來讀一讀,許多書就是這樣讀完的。書讀得多了,一個人的見識也就不一樣了,就具備了成為一個成功人士所必須的條件。書讀得多了,男同學就可以成為紳士,女同學就可以成為淑女了。我們x(x)班也就可以一如既往地成為真正地文明班級。

我希望,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們共同努力,努力的學好知識,努力地幫助別人,努力成為紳士淑女,努力成為一名書香型的學生。

教育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愛,幸福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例如:奶奶為我送傘、同學借筆給我用、同學照顧我……但從中令我難以忘懷的就是同學照顧我。

記得我讀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吃完午飯,洗完餐具,走向教室,走著走著,就走到了教室門口了。突然,我看見教室旁邊有我們班的人在踢乒乓球,我知道了,就馬上跑回教室放餐具,放完餐具,就和他們一起踢,我們踢來踢去都分不出勝負,到了最後20秒,我打算秒殺他們,就是使用大腳,誰知,另一隊的鄧善朋同學也使用大腳,當時,我穿的是涼鞋,而鄧善朋穿的是球鞋,“嘭”一聲,乒乓球竟然夾在我的腳趾裡面。當時,全場人都笑了,衛生員看見我這樣,馬上揹我去校醫室,校醫對我說:“你的腳趾骨折了。”我聽到了,馬上叫媽媽來接我去醫院包紮,去完醫院就回家了。第二天上午,我正在上第三節課,“鈴”,“鈴”,“鈴”……第三節課下課了,要去吃午飯了。哎呀,我的午飯怎麼辦,誰幫我去拿午飯呀。在我心煩意亂的時候,錢浩旻伸出了救援之手,拿了我的餐具,轉身就向飯堂跑去。第三天中午,外面下著傾盆大雨,錢浩旻也像平時那樣幫我去拿飯,當時我想叫他拿雨傘的,但他已經不見人影了,錢浩旻飛快地向飯堂跑去,不夠5分鐘。他就回來了,嗨,人人都說滿頭大汗,但他是滿頭大雨。當時我想:我現在吃的是熱乎乎的飯,但是他吃的飯卻是冷冰冰的飯。第四天,錢浩旻請假了,原來他感冒了。此時此刻我感到了濃濃的幸福。

幸福是偉大的!

教育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學法懂法,從我做起”。

今年12月4日是全國第十一個法制宣傳教育日,今年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每年的12月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月。我國設立法制宣傳月的目的是教育全社會的公民懂法、學法、執法和守法,併成為一種終身的習慣,使國家真正成為一個法制國家。

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活都要遵守基本的規矩,各項法律法規規範著我們行為,如升國旗時,《國旗法》對我們的行為要求就有約束;在上課、學習方面,《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就對我們有所要求;在回家過馬路時,《道路交通法》就對我們的行為進行了規範;在扔廢品和紙屑時,《環境保護法》、《愛國衛生條例》、等也都作了相應的規定;在外出春遊、秋遊等活動時,《消防安全法》在防火以及其他人身安全方面作出了具體要求;在學生上網方面,《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作了明確規定。一句話,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處處涉及到法。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資訊時代,同學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接收到各種新鮮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我們是否能分辨得清楚?同學們是否想過我們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須受到法律約束,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誰違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懲罰。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就要學法、懂法、守法,只有遵紀守法了,才能保護好自己。

生命無疑是可貴的,她帶給我們激情與活力。同樣,它給了我們展示一切才能的機會,讓我們的生活可以絢麗多彩。為此,作為學校紀檢部的學生幹部,我要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我們要建立“守法校園”,保校園寧靜,讓我們生活在平安和諧的環境中。希望全體同學都能把知法懂法作為我們學習、生活的第一準則。在以後的生活中增強法制觀念,提高防範認識,最後祝願大家在一個安全有序的環境下釋放出自己的生命價值!

謝謝!

教育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們:

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

各位老師,這是朱永新《新教育之夢》一書中的一段話。是啊,人生本來就如夢。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註定了我們的人生是“教師人生”。

“教師人生”要求教師不再把教育僅僅作為一門職業、一個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來看待、來處理,而是當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來對待、來體驗、來充實、來完善。

“教師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靈動。“教師人生”需要感動。感動自己,感動學生,感動家長,感動社會,感動中國,感動未來。當然,“教師人生”還需要責任,需要體驗教育的快樂,感受教育的幸福。

此刻,我站在這裡,站在“做學生喜愛、家長滿意教師”的演講臺上,我內心誠惶誠恐,我不敢亮嗓高喊:我是學生喜愛、家長滿意的教師!我的耳旁縈繞著一串串的問號(?),你是一位學生喜愛的教師嗎?你是一位家長滿意的教師嗎?前日翻開王蒙主編的《吾愛吾師》一書,我的心一下子就緊縮了,手在不知不覺中顫抖。我有些害怕,與書中的這些教師比起來,我的差距實在太大了。為師者應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冰心先生回憶葉聖陶先生時,說他總是“謙和慈藹,淳樸熱情,一股純正誠懇之氣撲面而來”;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師沈從文對學生“總是用一種善意的含情的微笑”,這一份笑容是發自內心的,發自對學生真誠的喜歡、對教育的全身心投入,也出自他們很高的學識與修養。正是有了這份真誠的笑容,學生們先“親其師”而後自然會“信其道”。

我,一個選擇“教師人生”的我,難道不應該在學生的回憶裡留下一點什麼?不應該在家長的口碑中樹立點什麼?感謝學校這次演講,讓我重新認識了一下自己,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享受教育,我的教育理想。希望通過對自我和“眼中的我”認識的四點反思,來闡述我的享受之樂,理想之道。

做一個有習慣的教師

有人說,習慣成就人生;也有人說,習慣決定成敗。教師的習慣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形成的一種相對固定、相對一致的教育行為方式。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展開教學過程的各個工作環節、如何處理和同事的關係,都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當這種行為方式延伸到各種新的教育情境中、延續到各種教育環節中,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一個學校組織大部分教師共有習慣的時候,它就變成了教師一種自在狀態的教育生活方式、行為方式,進而成為一種教師文化。

教師的習慣有好壞之分、優劣之別。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有的老師往往習慣於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談話或直接找學生家長;當學生的試卷上出錯的時候,有的老師習慣於要求學生將錯題訂正並再做幾遍;當拿到一本新教材新課文的時候,有的老師習慣於找課文中的知識點並照搬“教參”;在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習慣於面無表情,習慣於不苟言笑,習慣於講講講練練練,習慣於僅僅關注結果而不顧過程,習慣於僅僅佈置書面作業;在家長會上,有的老師習慣於數落學生的缺點,習慣於只談學習成績,習慣於危言聳聽,習慣於要求家長給學生施壓;在處理與同事的關係上,有的老師習慣於單打獨鬥,習慣於競爭,習慣於對同事橫挑鼻子豎挑眼;在處理與學生的關係上,有的老師習慣於批評,習慣於罰站;當一種教育改革來臨的時候,有的老師習慣於質疑,習慣於墨守成規,習慣於以不變應萬變;面對教育的困境,有的教師習慣於抱怨、傷感、憂愁,習慣於放棄心中的目標、追求、理想,習慣於遠離與逃避……毫無疑問,此等習慣是壞習慣。

有的教師習慣於欣賞與讚美學生,習慣於尊重與關懷學生,習慣於幫助與激勵學生;有的教師習慣於與同事相互理解與支援,習慣於與同事交流與合作,習慣於與同事研究與探究;有的教師習慣於拓展教材,習慣於引導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儘可能開展探究、體驗、交往、實踐等學習活動;有的教師習慣於多讀書、勤思考、善積累、重反思……這無疑是教師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