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演講稿

才智咖 人氣:5.25K

記者不只是在路上,還要深入到實際中去,要會吃苦、敢吃苦、視工作如生命。這是本站小編準備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演講稿,快來看看吧。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演講稿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演講稿一

18歲那年,我成為一名記者。13年來,我走過了祖國近萬公里的邊境線,用筆和鏡頭記錄著身邊最可愛的人,也一次次被他們感動、激勵。

今年年初,我在基層採訪,恰逢邊防警察執行抓捕任務。當我們接近目標地域時,氣氛驟然緊張。戰友宋江和易志強背靠背端著槍,在隊伍的最前面搜尋前行。突然,“轟”的一聲巨響,我們遭到了不法分子自制炸X的襲擊,爆炸聲接二連三響起。

一顆炸X落在了離我們兩三米遠的地方。“危險!快趴下!”關鍵時刻宋江一聲大喊,戰友們紛紛臥倒。我還沒回過神,炸X就響了。一股氣浪猛地朝我掀來,我的頭“嗡”的一下,帽子被炸飛了。這一刻,死神離我如此近!

十幾秒後,我猛地回過神來,下意識掏出相機,瞄準、對焦、按下快門……用滿是塵土的手記錄下了戰友們衝鋒戰鬥的每一個場景。

我們取得了完勝。清理戰場時,我找到了被炸飛的帽子,帽子上的X徽被炸得只剩下了三分之一,我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氣。正是戰友的及時提示,保護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戰場上“永遠向前”是我們的天職,而在“生命禁區”的“鬼門關”面前選擇堅持,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了民族愛、戰友情。

有一次我隨隊採訪。在行走到海拔4600多米的冰達阪時,兩腿發軟,想歇一會兒。剛一坐下,就失去了意識,身體軟得跟棉花一樣,那種感覺就像是瀕臨死亡。

不知過了多久,當我睜開眼時,隊長阿不來提遞給我凍成冰疙瘩的`礦泉水:“堅持一下,把這個吃了,咱們一起走!”我知道,在這冰冷的雪山深處,我的戰友們一定會不拋棄、不放棄!就這樣,你拉著我、我扶著你,在雪域高原上拖著沉重的步子,向著目的地前進。

去年4月,戰友劉濤在一次追捕行動中遭到敵人伏擊,子彈擊中他的右臉後爆裂,頓時滿臉鮮血。

“彈片從食道和氣管中間穿過,再晚送來一會兒就沒命了。”醫院迅速安排手術,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一個多月後,我去採訪劉濤。面對鏡頭,他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給咱們邊防丟人了?”這個靦腆的小夥子,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強忍著劇痛開槍還擊,擊斃了藏匿的不法分子,使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祖國的邊境線上,還有許多這樣的英雄,他們的忠誠和執著、他們的無私和大愛,是我這一生都需要去記錄的永恆主題!

此刻我真想對他們說:親愛的戰友們,在維穩固邊的戰場上,我會時刻準備著向前衝鋒,與你們共同前行!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演講稿二

我是人民日報的一名記者,不久前我採訪了一條新聞。它讓我既緊張,又興奮。

看到總書記出現在人民網視訊畫面中,參加連線的鄉親們沸騰了。“總書記好!”“習爺爺好!”大家熱情歡呼,爭著向總書記彙報。長期關心赤溪村扶貧工作的退休幹部王紹據,通過連線向總書記彙報了村裡的新變化。總書記深情地回憶起當年兩人一起下鄉時的情景。

“赤溪村有著什麼樣的故事?總書記為什麼和鄉親們這麼熟悉?”我在心裡開始了追問。

赤溪村是福建省寧德市的一個小山村。32年前,正是王紹據的一封來信在《人民日報》刊登,引發全國對扶貧工作的關注,赤溪這個小山村的名字也在中國扶貧工作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8分鐘的連線很快就進入了尾聲。連線結束後,王紹據興奮地跟我說:“我真的沒有想到總書記一眼就認出了我,我們一起工作的時候都還很年輕,而現在我已經退休十幾年了,他還記得我們一起下鄉時的情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跟以前一樣沒架子,一點都沒生分。”

王紹據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就在這一刻,我意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打動人心,什麼是真正的接地氣!

赤溪村支書杜家柱最後向我透露了一個小祕密:年初,他們曾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介紹村裡脫貧致富的情況。他真的沒想到總書記這麼快通過網路回了“信”!這封“信”是全村人最珍貴的禮物!

看著杜家柱的笑容,我更體會到了總書記踐行“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通過新聞網路走群眾路線”的拳拳之心。

我們只有走遍山山水水,把鏡頭對準村民的柴米油鹽,採寫帶著泥土芬芳的報道,才能交出新聞工作者走群眾路線的最好答卷。

從那天起,我再面對鏡頭談起邊遠山區的鄉親們時,都會在心裡找到他們的表情、他們的眼神。因為有了現場的採訪,主持稿再也不是冷冰冰的黑色鉛字。只有用真情講好老百姓的故事,讓老百姓愛聽愛看我們每天所做的報道,我們才能真正架起黨和人民的連心橋!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演講稿三

信仰的傳承,能夠推動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一生守候。光明日報社駐江蘇記者站站長鄭晉鳴,在30多年激情燃燒的歲月裡,一直在基層從事新聞報道工作,記錄下一位又一位好人的心路歷程。他說記者這條路很艱辛,但也很純粹;他說自己半生都在流淚,卻從來不後悔,也終將不後悔。

20年前,鄭晉鳴陪孔繁森度過了生命的最後14天,他問孔繁森:“孔書記,你為什麼要二進西藏?”孔繁森說:“艱苦地區更需要人吶。”6年前,鄭晉鳴問汶川大地震英雄機長邱光華:“你已退居二線了,為什麼還要這麼拼命地飛?”邱光華回答:“這麼危難的時候,我不飛行嗎?”這兩位好人的英雄精神,讓無數人動容,鄭晉鳴說:“講這些故事,我完全是把自己融入進去了,自己首先要感動。這些故事我都掉了好幾次眼淚了,我才敢去講。”用心、盡情,這就是鄭晉鳴對記者職業精神的理解和詮釋,“半輩子寫好人,還是沒有寫完;立志一輩子做好記者,但依然在路上。”

今年8月,鄭晉鳴帶著5個學生到連雲港開山島上住了5天,“這個島離最近的海岸也有12海里,沒有淡水、沒有電。”一對夫婦一守就是28年。每天清晨,夫婦倆都會到後山升旗。鄭晉鳴說,他們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好人對責任的堅守。

總有這麼一些好人,讓人淚流滿面。“我寫這麼一批好人,也是在激勵我一生前進,激勵我永葆激情,使我不會停下記者的腳步。”鄭晉鳴這樣說,也的確是這樣做的:為了堅守崗位,他沒能送父親最後一程,第二個孩子見到他時,也已經會叫爸爸了。

然而,他就是要把故事講好、把工作做好,“記者不只是在路上,還要深入到實際中去,要會吃苦、敢吃苦、視工作如生命。”他說他山西老家有句古訓:“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堅韌、敬業、奉獻,這是他當記者的註腳,也是生命閃爍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