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英語趣事:不只是面試那點事

才智咖 人氣:3W

在外企混,就不得不跟洋文打交道,就算你其實根本沒多少機會講英語,就算你的郵件裡英語單詞還沒中文字數多,就算你放眼望去辦公室全是中國同胞自己人,英語作為一項基本工作技能,還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英語:不只是面試那點事。在外企工作的幾年中,在講洋文的日子裡,跟洋文有關的趣事還真不少。

工作英語趣事:不只是面試那點事

害怕成為別人眼中的假洋鬼子

曾經有朋友跟我說,她最反感在外企工作的人說話間夾雜著英語單詞,讓她覺得裝腔作勢,很不舒服。於是我每每跟她聊天也就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蹦出幾個英文單詞讓她以為自己是在賣弄。

後來總結了一下,其實外企職員說話愛蹦英文單詞也並非刻意。很多跨國公司雖然都已經本地化很嚴重了,甚至老總都已經換為中國人,但基於企業習慣,或者是向上溝通的便利,工作語言、文案、郵件,都基本是英文的。在一些高層是老外,或者直接上司是老外的公司裡,英文更是不可或缺,沒有英語,就沒法表達交流。

另外,有一些專門的業務或辦公術語,也都是英文。比如我們常說的market share、team、con-call、office,這些在辦公室裡被頻繁使用以至於直接替代了對應的中文詞語的單詞,當在工作外的語境中被提到時,難免會順嘴就溜了出來,刻意要用中文來表述,反而需要在大腦裡快速搜尋一番並進行英翻中之後才行了。因此明顯用英文直接表達來得更便利、習慣。

不過說實話,連我自己都挺反感那些沒事就中洋混搭的人。“那個人的feature真的很明顯”,“當時我shock了”等等,都會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有趣的英文名

外企的職員一般都有個英文名,當然有人的英文名也是中文名的直接音譯,但除了一些名字簡單如丹(Dan)、濤(Tao),容易被老外拼讀的這些以外,大多數還是得另取一個,這也是為了便於跟老外溝通,畢竟中文讓老外念起來總是那麼的困難。

但這一點上,亞洲國家中只有中國做的最到位,日本或者韓國,更多采用自己名字的音譯單詞作為英文名,箇中原因我一直未得而知,現在想想,也許有國人由來已久“崇洋"的因素,或許也表示了中國能更快地接受外來文化,又相反韓國日本能更堅持傳統的東西,換一個角度,可能中國人還是最體貼吧,能從老外的立場考慮問題,這也算把“禮儀之邦”精神貫徹到了牙齒,面試技巧《工作英語:不只是面試那點事》。

為了交流方便,我們一般取的英文名都比較簡單好記,男的常見 Andy, Michael, Tom, Jack;女的多見 Lily, Sally, Jasmine, Linda,因為人多而常見的英文名就那麼幾個,所以大一點的公司,常常好多個Michael, 一堆 Sally。為了方便區分,大公司只得在郵件系統上下功夫,在同一個Michael 後面,加註不同部門的註解,以免混淆。

但即便如此,不同的Michael 也有可能經常收到毫無緣由的郵件,並被抄送在毫無關係的專案中。在面對面溝通簡化為滑鼠一點,人與人更多通過網路溝通的年代,認錯人就很容易發生。

當然也有的英文名挺與眾不同,但這基本需要更多的字母或者繞口的讀音來實現。所以如果不是刻意去記,就很難記住這一類很特別的名字。所以如果不想刻意為難跟你交往的人,那還是做個普通的Linda ,也別當那個複雜的Anastasia吧。

地球村民的各色口音

在美國公司待的最多,所以接觸的大多是老美。

美國英語(American English)比較懶散,捲舌頗多,但聽的說的久了,倒也習慣。偶碰上一講英國英語(British Englsh) 的紳士那純正的“倫敦音”反而會不習慣了。

同為亞洲人,新加坡人,香港人,甚至是臺灣人,在語言上都比中國內陸人有著明顯的優勢。很多跨國公司的高層都是香港臺灣新加坡人,而且為數不多的根正苗紅的大陸高層,翻翻他們的履歷,也大都有海外留學或者工作背景,這除了跟行業本身發展的內在原因有關,我想語言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吧。畢竟能跟總部的老外用英語講上話,是最最基本的第一步。

日本人的英語素來讓人不敢恭維。我接觸的日本同事,即便他在郵件裡再怎麼飛揚跋扈,一旦到了電話會議或者面談的時候,他的不自信就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來。日語的`發音跟中文和英語都相去甚遠,所以外語再好的日本人,都會發現他的吐字擺脫不了日文發音短促的陰影。

韓國人英語相對好很多,我認識的很多韓國同事的英語講的比中國人要強。但韓國人的口音就像韓國的整容美女一樣,是那麼的有標誌性。即使在一堆講英文的亞洲面孔裡面,也能讓人輕鬆的把韓國人給拎出來。

當然日本、韓國英語再怎麼蹩腳,都不及印度英語來的讓人抓狂。可能是印度語子音發音很多濁化,所以這種濁化也被帶到了英語中,雖然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人講英語也自信滿滿,洋洋灑灑完全是一副母語的架勢,但能讓人聽懂的,真的不多。

所以從語言作為溝通工具的這個功效來講,我覺得印度人是最失敗的。當然如果論講的流利不流利,我們中國人甘拜下風。

在目前英語仍是全球通行語言的情況下,會點英語確實方便不少,哪怕不用在工作中,出門也能方便點。即使是在不講英語的國度,英語也會成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各自平行線的交點,讓對方能多少理解你的意思,這當然算得上一件好事。

當然,佔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人,應當有自信中文在將來的某天能替代英語走上歷史舞臺。那時候我們就不用為了四六級發愁,也不用拼命考託考G,就算學英語,那也跟旅遊養花弄狗寫博一樣,就當怡怡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