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就業調查:痴迷金融業

才智咖 人氣:1.03W

   2014屆大學畢業生陸續走向工作崗位。

應屆畢業生就業調查:痴迷金融業

即將赴某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任職的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2014級畢業生張奇軍顯得並不開心,“我在國泰君安證券都走到終面了,最終還是被拒了。太遺憾了!”他如今的想法是:“先在這家網際網路公司幹著吧,一邊幹一邊尋找往金融業跳的機會。”

就在此時,他的師兄,就職於國內某知名的基金公司的陳杰,正準備赴上海某證券公司就任新崗位。他的情緒卻是十分高昂:“我之前一直在做技術後臺工作,這次好不容易得到了這個把技術後臺和金融業務前臺結合起來的工作,一定得好好幹一場。”

教育部的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人數為727萬,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痴迷”金融業

和張奇軍、陳杰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上財、復旦等滬上知名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們,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調查中,他們中的大多數表現出對金融行業職位的嚮往。在以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為己任的上海,在金融機構扎堆的`陸家嘴擁有一張辦公桌,成了很多畢業生的夢想。

記者瞭解到,不僅經管類畢業生渴望投身金融行業,不少計算機、機械等理工科畢業生,社會學、法學等文科畢業生也在期望在金融行業謀得一職。甚至有的不惜中途轉至金融類專業,以期在求職時更有針對性。

在 多個面向應屆畢業生的招聘網站中,金融相關板塊是最熱門的板塊,簡歷投遞量爆棚。金融機構的招聘現場更是十分“火爆”。中國建設銀行總行直屬中心針對 2014屆畢業生在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的宣講會上,會場內外被求職學生擠得水洩不通。該機構本計劃在2個教室中進行面談和麵試,由於人數實在太多, 不得不擴充一倍。

即便如此,教室外面等待投遞簡歷的學生仍然排起了長隊。“我當時排了大概兩個小時的隊投簡歷。其他銀行的面試場面基本也是這樣。”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專業的應屆畢業生袁燕燕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金融行業競爭激烈,各金融行業錄用人才的標準水漲船高。據悉,知名的券商和基金公司直接開出了只要北大、清華、人大和復旦“四大校”的隱性條件。海通證券巨集觀債券研究部今年招聘了四名新人,一位是浙大的博士,一位是海歸碩士,另外兩位都是“四大校”的碩士。

“現在想在金融行業找到一份工作太難了。我們學校雖然是985學校,但是肯定沒法跟清華和北大那些學校比啊。那些學理工科的也來和我們競爭,一些券商的行業研究部門還特別青睞理工科背景的人。”袁燕燕說。

 區域性飽和與結構性矛盾

金融業作為“高階服務業”,具有地位高和薪資高等特徵。據國家統計局5月27日公佈的各行業平均工資資料,金融業以平均年薪99659元居首。

在許多平均收入較低的二、三、四線城市中,國有銀行提供的薪資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我在網點做櫃員,每個月的收入大概在五千。這個收入在我們這個小城市算不錯了,比我很多從事其他行業的同學都要高。”就職於湖北省潛江市中國銀行某網點的黃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朝陽行業的高薪、高職和創業神話吸引了很多學生選擇相關專業。而“人才熱”現象導致這些行業人才區域性飽和。從畢業生簡歷投遞情況來看,多扎堆在金融和IT等朝陽產業,傳統醫藥、製造、加工等傳統行業遇冷。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行業的行業形象和工作環境都是大學生考量的因素。另一方面,現在很多製造業其實很缺人,卻找不到合適的大學生。這反映了我國高校的專業設定等因素導致培養的大學生可能根本就不適合製造業。

但即使在人才飽和的金融行業內部,也出現了結構性的矛盾。

“我 們現在有些崗位招不到人,比如像在網點客戶經理這樣的崗位很缺人。可能是由於底薪不高,工作也很辛苦,畢業生都不願意選擇這些崗位。而投行部門和研究部門 這樣的崗位每年會收到上千份簡歷,最終只會錄用不到二十人,甚至更少。”長江證券人力資源部門的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從某招聘網站統計的2010年至2014年的薪酬趨勢來看,朝陽行業的高薪優勢逐漸喪失,而行業人才過剩、職位低、壓力大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大學生對冷熱門的判斷可能並不清晰。金融行業表現上看起來比較光鮮。其實金融行業已經出現供需失衡的狀況了,許多學金融專業的學生就業相當難。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也必須適當轉變就業觀念。”熊丙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