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才培養方案

才智咖 人氣:8.29K

導語:當前,人才培養被高校擺在更加重要突出的位置。林蕙青說,新修訂的高等教育法再次明確,高等學校應當以培養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創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教育部人才培養方案,歡迎借鑑!

教育部人才培養方案

據教育部網站訊息,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

《意見》提出,加快構建標準化、規範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臨床醫學教育制度的重大突破,也是實現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標誌著我國臨床醫學教育發展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規範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總體目標。近期任務是要加快構建以“5+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以“3+2”(3年臨床醫學專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意見》重點闡述了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舉措。一是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的供需平衡機制;深化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臨床醫學五年制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著力推進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有機融合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探索與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有機銜接的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改革;推進面向基層的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改革。二是建立健全畢業後教育制度,培養合格臨床醫師。全面實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建立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開展助理全科醫生培訓。三是完善繼續教育體系,提升衛生計生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加強繼續教育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優化繼續教育實施方式,開展面向全員的繼續醫學教育。

《意見》強調,要加強各級、各部門組織領導,加大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援力度。要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建設,修訂人才培養標準和基地建設標準,加快認定一批規範化培訓基地和繼續醫學教育基地,加強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要健全投入機制,統籌利用各方面資源,多渠道籌措經費,加大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獎助力度。要強化激勵措施,提高衛生計生崗位吸引力,健全基層和急需緊缺專業崗位衛生計生人才激勵約束機制。

《意見》要求,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工作,加強醫教協同,健全工作協調機制,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深化改革,強化標準,加強建設,全面提高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為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3年前,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實施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劃,遴選有創造潛質的高中生走進高校學習新知、研究課題。這些高中學生經過一番錘鍊,有了怎樣的收穫?11月3日,在重慶一中舉行的重慶市青少年人才培養雛鷹計劃工作會上,市青少年創新學院公佈了一份關於首批學員學習情況的調查結果,首批畢業的100名學員全部考上大學,其中32人考入清華、北大等知名高校。

據重慶市教委主任周旭介紹,該計劃實施3年來,重慶市建立了由10所高校、135個高校實驗室、15所基地中學、7所專案中學組成的學員培訓陣地。由18位國家二級教授、280名高校專家、160名中學優秀教師、50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對學員進行悉心指導,構建了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有效銜接、高校專家與中學教師協同配合的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開發了60多門“先修課程”,組織學員開展專題課題研究360個,研究領域涵蓋理學、農學、法學、醫學等9個領域。

周旭說,第一批、二批217名雛鷹計劃學員中,40多名學員進入了清華大學“百年領軍計劃”、復旦大學“騰飛計劃”等創新後備人才招生範圍;部分學員在橋樑工程、物聯網開發、航空飛行器設計、生物多樣性研究等方面的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國際和國家科技競賽中獲得表彰獎勵70餘項。據瞭解,第三批500名學員還在培訓中,新一批380名學員又即將加入計劃。

據市教科院黨委書記、市青少年創新學院院長伉大林介紹,第一期學員共117人,畢業100人,調查統計到94人,全被大學錄取。其會考入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共32人。

作為中國首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從1日這所學校舉行的招生宣講會上可見一斑:2000多名學生和家長從全國各地趕來,由於學校禮堂僅能容納800人,宣講會不得不分成上午、中午和下午三場。

“本土的教育加之國際化的視野,這是絕佳的搭配。”一位來自上海的家長說。據校方統計,參加當天宣講會的學生、家長超2000人,除上海外,還來自於北京、浙江、江蘇、山東、四川、陝西等地。

據瞭解,上海紐約大學是中國“985”院校和美國一流大學首次合作辦學的高校,計劃於2013年秋季招收第一屆本科生300名,其中中國內地學生151名。學生就讀期間將有機會赴紐約大學全球體系中的其他校園或學習中心,進行一到三個學期的海外學習,畢業後將獲得紐約大學學位證書和上海紐約大學學位證書及畢業證書。

“我們這次開宣講會的目的並不是勸說大家都來報考上海紐約大學,而是希望能在你們中間找到少部分跟上海紐約大學相匹配的學生。”紐約大學校長約翰·塞克斯頓在宣講會上說。

校長俞立中介紹說,教育部保送生、校長推薦生、奧賽得獎、年級考試前30名或學業考試全A的學生將被優先考慮參加“校園日活動”。經上海紐約大學、華東師大和美國紐約大學三方人員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評定後,部分學生將進入預錄取名單,最後全國統一大學聯考成績也將作為錄取參考。

約翰·塞克斯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上海紐約大學在生源上有獨特的視角和期待。當然,這所學校的出現可能會讓許多尖子生重新考慮自己的未來,也讓中國的高校在招生上競爭更加激烈,但對整個中國的高等教育而言,無疑是有促進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