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論文

才智咖 人氣:4.33K

導語:人才培養指對人才進行教育、培訓的過程。被選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經過培養訓練,才能成為各種職業和崗位要求的專門人才。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試析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論文。歡迎閱讀!

關於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論文

試析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職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認,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理論還不夠成熟。本文分析了我國中職教育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職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培養大批技術工人。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中職教育不僅能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更受到一個國家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結構的制約。綜觀我國中職教育發展,主要是改革開放後,表現出發展快,規模大,但支撐中職教育的平臺的仍不堅固,計劃經濟體制下舊的人才培養觀念和模式還沒有完全打破,各方面還不能充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我國正處在一個特殊發展階段,一方面要加快步伐完成西方經濟已開發國家早已完成的工業化目標,另一方面要面對21世紀知識經濟的挑戰。可以說我國中職教育的發展仍處於不成熟階段,與國外相比則有明顯差距。從總體看,既落後於世界已開發國家,也落後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對近年來中職教育的滑波困惑以及升溫的意外,也說明我們的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理論還不夠成熟。

關鍵詞:中職教育 人才培養 問題對策

1 我國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文化傳統偏重形而上,忽視形而下,即重學術性輕實用性,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和能力的培養,再加上長期的計劃體制的影響,在辦學主體多元化方面,以及教學模式、專業課程設定、師資素質等方面都存在問題。

我國中職教育在人才素質要求上,仍然存在厚此薄彼,或顧此失彼的弊端。

例如,片面理解素質教育,片面的理解複合型人才的培養,片面的理解複合型人才的培養,片面理解專才和通才的教育,以為開足開齊文化課就是素質教育,忽視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職業技能的培訓落到了次要的地位,從而削弱了綜合素質的提高。有的片面認為,中等職業教育屬於技藝型教育和終結教育,從專業設定到課程體系、教學內容,都以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為出發點,在職業學校只要學會技能,就足以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需求。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有的職業學校過分偏重職業技能,不顧及學生的後續發展,對普通文化課隨意刪減。

有的忽視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和再學習能力的培養。但是,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社會上原有的`職業崗位會大批消失,同時又會增加大批新的職業崗位。因此,許多職業崗位處於不穩定狀態,勞動者隨時有轉崗的可能,人的一生中將從過去的幾十年一崗向多崗轉變。在不同的企業中從事不同的職業和經受崗位競爭,就促使每個人必須依據職業變化的要求,及時補充新知識、技能,適應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因此,職業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儘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拓寬知識面,為其順利接受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 相關對策

2.1建立緊密聯絡的產學夥伴關係

產學合作是一種利用學校和企業間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培養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的一種合作,即利用學校與產業、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由高國內外大量教育實踐表明,產學合作教育是促進職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堅持適應需要、共同育人、互惠互利原則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根本動力在於社會的需要,沒有社會、經濟發展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就沒有中職教育的發展。只有適應了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要,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院才容易找到良好的合作伙伴。

產學合作教育一方面使用人單位提早試用學生為挑選合格人才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尋找理想職業提供選擇餘地。產學合作教育使學生提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積累了擇業、就業的豐富經驗,為畢後就業打下了基礎。用人單位和學生的雙向需求,正是產學合作教育的運作動力。

2.2建立中職專業和課程設定動態調整機制

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改革的方向應是推行“兩段式”的課程模式,即“寬基礎、活模組”的模式。“寬基礎”,一是要加強文化課教學,為學生學習專業課和學生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提供重要保證,還可開設適當的選修課,以滿足學生個性的發展。二是要拓寬專業基礎課,以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活模組”就是以某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為主要內容,或者是以某種職業所需的單項能力為主要內容。

這一模組的內容可隨市場就業形勢的變化進行調整和更新、故稱為活模組。所有課程內容要從全球化角度思考,堅持中西結合、因地制宜的思想,把外編、國編、地方編和校編教材有機結合起來,使普及基礎與體現特色有機統一,並及時更新。刪除過難、過繁、過深的教學內容,減輕學生負擔。

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要按照市場需求來構建,並根據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當地實際來改造課程結構,課程重點是從過去單純強調技能訓練轉變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應加強文化基礎課教學,這是我國經濟和教育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保證,使學生不僅能自主擇業,而且能自主創業。"

2.3強化職教成教一體化,學歷教育與非學歷培訓結合

強化職業學校各種非學歷教育的培訓功能。職業學校不僅要在學歷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且要在非學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個有希望的企業要求各個層次的員工不斷地進行培訓,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掌握最新技術,適應企業發展需要。許多企業目前在這方面已下了很大工夫,不少有經濟實力的企業都有自己的培訓中心,有的企業是通過校企聯合來解決員工的培訓。

因此,如果將職教與成教進行合併,實現職教與成教一體化,走職前培養與職後短期培訓並重的道路,使職業學校面向經濟建設,面向廣大從業人員,下崗職工,大力開展職業培訓,這樣,一方面對中等職業教育相對穩定的專業設定是一個有益的補充,使其與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勞動力不斷變化的多樣性需求相適應,另一方面,又能拓寬辦學渠道,實現規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