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的勤奮並不都是無用功

才智咖 人氣:5.89K

你是怎麼看低水平的勤奮的呢?或者你是一個看不起低水平的勤奮的人?其實低水平的勤奮並不都是無用功啊!

低水平的勤奮並不都是無用功

  

60分前的階段,必然是低水平勤奮

所謂低努力勤奮,指的是不懂得如何聰明、有效的勤奮。例如,在辦公室天天加班,實際產出卻低於有方法論的人半天的產出。這樣看來,低努力勤奮不是什麼好事,咱們得批判抵制它。

通常,能看出低水平勤奮行為的人,已經歷過該階段,掌握了更高階的方法論。在他看來,這種效率極低的行為實在是難以忍受。於是,如果是在辦公室,他就得出面了,要麼把你的活搶來幹,要麼給你講方法論。如果在網上,他就得寫文章了,舉很多例子,講很多方法,讓你意識到自己目前Low爆了。這,就是泛成長類博主的套路。對,我說的人,就是,不要臉的我。

即便很多企業家和投資人,不斷強調他們用真金白銀換來的血淚教訓,比如合夥人不能超過3個,一定要有大股東,一定要有退出協議,不然就會掉入大坑。我們團隊掉入這個大坑之前,也學了聽了這些建議,為啥還是掉了呢?因為有這個想法——這個坑,至少不會明天就踩。集體拖延症一犯,坑最後還是踩了。

創業者對這句話很熟悉——即便你學了很多創業理論,聽了很多前輩的建議和道理,該踩的坑還是得踩。

即便過來人已經總結了那麼多方法和道理,甚至把你要踩的坑都當著你面說得很具體了,你最後還是會掉進去。這不就是低水平創業麼?和低水平勤奮沒區別啊!

但是,沒有低水平勤奮這個階段,你也不能一躍進入到高水平的勤奮。

正視低水平勤奮的價值

我給出了60分之前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1、最小套路重複練

2、打怪升級模式

3、不問為什麼

提煉出60分之後:

1、十萬個為什麼

2、融會貫通

3、知行合一

如果沒有讀過以上兩篇文章,建立讀一讀,否則你可能不知道本篇文章的依據在哪。

一位讀者的留言提煉上面兩種套路的要點:60分前不求甚解,60分後問個水落石出。

在60分之前,需要勤奮地跟著最小套路練習,這時不理解原理,不知道每一步的意義在哪,但是你快速的走完整個套路,能建立起模糊的心理表徵,通過重複練習,心理表徵越發清晰。到60分後,清晰的心理表徵結合原理,遷移和融合的能力才能出現。

面對低水平勤奮,目前所有網上的.文章一致觀點是批判。而我,泛成長類中的一股千古汙流,基於以上的結論,給出的推論和視角是——

低水平勤奮好過沒有勤奮,低水平努力好過沒有努力。

入門後,至少你還在勤奮的練習,不管方法對不對,總之你就甩開那些連勤奮都沒有、僅在觀望的人。即使你的一切行動和行為在高手看來,都是極其的二蟲一春。

而高手,為了體現自己的水平,給新手的建議都是儘可能的底層和抽象,實際上是在跟其他高手暗中較勁而已(你看,我懂得比你深)。他們可能都忘了,自己在菜鳥階段也是磕磕絆絆走過來的。

所以,總結出兩條建議——

1、明白自己所處的菜鳥階段,正視低水平勤奮的價值。

2、跟教育者而非高手學習。前者讓你明白高手是什麼樣,幫助你成為他。後者讓你明白傻X是什麼樣,這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