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謝”不離口到直呼其名

才智咖 人氣:1.71W

入鄉自然問俗,而加拿大的一些小習俗,每每讓新移民大開眼界。
  
   在加拿大,“謝謝”是個使用頻率極高的詞彙,幾乎到了只要張嘴說話就必含這個詞的地步。超市付款,收銀員對顧客說謝。上公共汽車,司機對乘客說謝。幫人做事,固然會獲得一個謝字,僱主讓僱員做某件事,也說個“謝”字。最有趣的是老闆發支票,誰對誰說謝?這就看誰反應快了。我是個按小時拿錢的臨時工,有一次下午二時半完活兒,但還沒有享受法定的十五分鐘帶薪休息,韓國裔經理怕我不瞭解規距,特意讓我看薪水記錄,告訴我因為沒讓我休息就收工了,所以多記了十五分鐘,然後他說:“謝謝你。”筆者到今天也沒搞清楚,他為什麼要說謝。久了就會發現,禮貌用語不離口,成了加拿大人的習慣。既然是習慣,是否發自內心就另當別論,可張嘴閉嘴都是謝,總比啥也不說或者出口成髒強上百倍。對於萬里移民的中國人來說,剛抵新地,就在公交車上聽到金髮碧眼們說謝謝、早晨好,不能不在第一時間產生好感。
  
   多用禮貌用語是個好習俗,華人新移民抵加時間長了,也是往往謝不離口。甚至從謝字使用的頻度上,就能分出誰是老移民誰是新移民來。
  
   謝不離口是客氣,直呼其名,也不見得就是不客氣。加拿大直呼其名的.習俗,中國人短時間還真習慣不了。在中國,你進入一個從未進入的企業或衙門,很快就能從帶職位的稱呼中搞清一二三把手,又能從沾親帶故的叫法裡分清誰是誰的晚輩,誰是誰的師父。在加拿大,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私人場合,人與人之間一律直呼其名。在需要表示尊重的場合,在人名後面加上“先生”或者“女士”,國小生就是這麼稱呼老師的。不過到了大學,學生和教授之間一般就叫名。沒有“陳總”、“王主任”、“張祕書”的稱呼,也沒有“劉哥”“鄧姐”“李叔”的關係,一切平靜如水。
  
   這種直呼其名的叫法對華人新移民也照單全收。英語的人名適合和姓分開念,中文的名字用漢語拼音翻成英文,再和姓拆開,用不帶四聲變化的美式英語念出來,往往充滿喜劇效果。
  
   無論是謝不離口,還是直呼其名,都是加拿大社會習俗的組成部分。對這些習俗背後的文化含義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想在加國生活發展,接受並且習慣這些習俗是沒有商量的。當然,習俗說來說去只是一些表相的東西,不同國家民族,風土民情差異再大,人類文明的共性還是占主導地位。諸如人權、平等、自由這樣的公共價值是超越文化的,謀取利益、享受生活的人類本性也是超越文化的。

從“謝”不離口到直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