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能量的徵文1000字(精選7篇)

才智咖 人氣:1.0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徵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寫徵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春正能量的徵文1000字(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青春正能量的徵文1000字(精選7篇)

青春正能量的徵文1

不知什麼時候,“正能量”一詞,開始被人們廣泛應用。

這種能量可以使我們迅速成長,可以使我們有質的飛躍,可以使我們翱翔藍天。而正是這種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能量,卻也極普通,普通到我們隨處可見。它無時無刻不圍繞在我們身邊,伴隨著我們學習與成長——這就是青春校園正能量。

辛勤哺育祖國花朵的園丁——老師,是一種正能量。老師,如一面飄揚的旗幟,引領我們闖險克難;如一盞明亮的燈光,照亮我們的心田。可是,我今天要說的主角,不是老師,而是比我與老師關係更親近的同學。

我們的班長——李吉欣同學,是個個字不算高的男生,但是人不可貌相,他的身上,處處充滿了正能量!

他,對待老師恭恭敬敬。每當經過一個老師,他總會微笑著向老師說聲“老師您好!”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每當他接到一項任務時,總能按時完成,而且保質保量一絲不苟;他,對待班級關心直至。班裡的大事小事他都會很在意,很關心,班裡有困難時,他總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還是個眾所周知的小主持人,主持過許許多多的節目。如果某一天下午你發現它不見了,不要著急,那他一定是去哪兒主持什麼節目去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大忙人”,縱使頻繁的出去演出。也不會阻礙他熱愛學習的勁頭。

上學期,李吉欣幾乎每週六週日都要趕去北京錄製節目,他說,週五下午就會從濟南出發,坐火車坐汽車趕到北京找到賓館,而那時已是11點多的深夜,長途奔波的他要在為節目做準備等許多小事之後,才去睡覺。等到錄製完節目後的週日,再趕回濟南是,也是已經到了深夜或者凌晨。這種情況下,李吉欣的作業一絲沒動。但是他卻不會以錄製節目沒時間為藉口而不寫作業,所以,在我們大家都已經進入夢鄉之時,他還在刻苦的學習,完成他還沒動的作業,背誦老師要求被卻還沒背的課文,窗外,只有一輪明月和聲聲蟲鳴相伴。

還有一次,他和幾個學生作為十二中的代表去參加辯論會。一大早只見他書包在抽屜洞裡放著而不見其人,直到中午在車站才看到他,之後,老師給我們說辯論會之後,校長請他們幾個午飯,但是李吉欣卻怎麼也不答應,說還有作業沒有交、沒有寫,要趕快回學校去補,於是,便獨自回來了。

當我得知李吉欣的事情時,不覺為之一震。許多老師也曾經為此說過李吉欣可以以錄製節目等等為理由而不交作業,但是他卻沒有。我真是為李吉欣的這種行為而感到十分敬佩。曾經的我,經常會找許許多多的理由是自己不完成這個不完成那個,但是當我得知李吉欣的事情之後,我感到十分羞愧,所以下決心改掉這個壞習慣。

青春正能量的徵文2

我站在滾梯上,徐徐下降著。母親就在前面——下一級臺階上,我清晰地看到她頭頂上幾根格外顯眼的白髮。我突然意識到,隨著歲月的流逝,母親已將自己太多的正能量傳遞於我,而自己卻在不知不覺變得蒼老起來。

在我還不懂事的時候,記憶中最多的就是母親,父親常常一年的大半都為工作而遠在他國。我一直由母親單獨照料。每個夜晚入睡前,母親總是耐心地聽我嘰嘰喳喳地講完幼兒園小朋友間無聊的瑣事。又溫柔地給以應答,直到我說累了而入睡。可夜間,我依然隱約聽到母親帶著哭腔在講電話,應該是爸爸吧,我想著便有昏沉地睡過去。

清晨醒來,見到的卻是逆光微笑著的母親,彷彿夜裡那略帶哭腔脆弱委屈的女人是我憑空想象出來的似的。而我漸漸長大,也明白了母親那段時間的不易,她一個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顧我是多麼辛苦。好在上了國小,父親將工作重心移至國內,母親也不再這樣辛苦了。而總令人想不到的是,平靜的水面總會漾起波瀾。在我六年級的那一年,母親不小心摔傷了腿,動過手術,康復也需半年。可正值小升中,母親又受了傷,我不禁擔心起自己的升學問題。母親發現了我的心事,卻只是微笑地告訴我:“不要把這事放在心上,你好好學就成。”淡淡地一句帶過,可我怎能不擔心。後來我才從父親口中得知,母親那幾日天天親自跑到各大學校投放簡歷,一天下來腿已經腫了一大圈,每天也是掛念著我學業上的事,眉頭常常緊鎖。為的就是讓我逃過電腦派位的宿命。可這些她從不讓我知道,她傳遞於我的只有滿滿的正能量,讓我快樂地面對每天的生活。

上了理想的國中,會考也在轉眼間將至了。倒計時的天數越來越近,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面對這麼多人的期盼,失敗對於我來說簡直被視為“災難”。而體育模測的“災難”,帶給我的不只是痛哭一場,更多的則是情感上的消極。我靜靜望著窗外車水馬龍的夜景,房門“咔嗒”一聲地響了,來人頓了一下,“吱”地一聲,厚重的門板被輕輕推開,是母親。她踱步走來,將我摟入懷中,半晌,聽著母親細數著我學業上的優勢和這次體育失敗的客觀原因,我雖還是苦澀一笑,心情卻逐漸平靜。母親伸手拭去我眼角的淚珠輕輕說道:“沒關係的,我們還有時間,我閨女肯定沒問題的!”我定定地想一會兒,竟破涕為笑,我知道我會成功的。因為我將在這短暫的時間裡,用母親給予我的正能量將事情做到最好。

人的一生中難免跌宕起伏。可我的身邊總有母親。她總是擁有令人溫暖的笑容,總是擁有滿滿的正能量,總是將這正能量毫不保留地傳遞給我,使我在人生這條路上更加努力地走下去。即便母親已開始變老,我也將用她傳達於我的正能量永久守護著母親。

青春正能量的徵文3

一個小咖啡館內,有兩位客人進來:“五杯咖啡,兩杯給我們,三杯待用。”一會,進來了一位老者,他輕聲問服務員:“請問現在有待用咖啡嗎?”原來人們提前買咖啡,是給支付不起的`人享受溫暖。“待用咖啡”開始於義大利那不勒斯,現在已傳遍全世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治安挺亂,但最黑的黑店都不會在預付咖啡上騙錢。

我想起了一個詞——正能量。起先看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裡很是感動,尤其當看到那不勒斯治安很亂的時候,更是倍感吃驚。一個地方的治安水平實際上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應人民素質的高低,但在一個素質普遍不高的城市裡,人們還能自覺遵守規則著實不易。而這一切,只能歸結於人們心中不變的“正能量”,它們即使生在最冷漠的社會裡,也總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將目光放回國內,我們曾一度患上一種流行病:壞訊息綜合症。整天被壞訊息裹挾,“跌倒老人”、“小悅悅事件”、“彭宇案”等一系列極端事件讓我們沉浸在壞訊息之中不能自拔,我們開始不相信美好也不能願意踐行美好,我們怕做好事被誣陷,落個英雄流血又流淚,於是這個社會裡人與人之間就像碰著了乾冰似的迅速凍結。

這時,每一個善良的人心中都隱藏著一種渴望,渴望這個社會少些冷漠,多些溫暖;少些戒備,多些關懷——於是,我們看到了許多平日裡看不到的美好:我們看到了為乞丐遮雨的“撐傘女”,我們看到了跪地救人的“最美護士”,我們看到高空徒手接女童的“最美媽媽”,我們看到了為關愛老人而發起“一元計劃”的廣東老闆……這每一份善舉,都是正能量的體現,足以讓我們明白,即使社會再怎麼冷漠,正能量一直都在發光,它們從未消散。

這樣的正能量就像星星一樣,有的時候甚至會組成一個北斗七星——這就是正能量的傳遞。

最近,50歲的天津的哥在網路上爆紅,他拒絕收一位盲人的車費,表示“我不偉大,我掙錢比你容易”,而下一位乘客又堅持多付費給他:“我也不偉大,我掙錢也比你容易點。”

這位的哥後來說:“我就覺得,你給他這點光,讓他覺得這個社會不黑。”若我是這正能量星組上的一份子,我會把它傳遞下去,讓整個世界都洋溢起正能量的溫暖——我想,這也是那名乘客的內心獨白。

龍應臺說:“人成熟了,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美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地相信。”

正能量是不滅的明燈,它值得我們一如既往地相信,也值得我們付出。

青春正能量的徵文4

在這個人人談貧富論成敗、忙忙碌碌汲汲營營的當下,新年"第一扶"又是是非非:男子去扶摔倒老人之前要求路人拍照留證……

扶不起老人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老人倒地無人扶,旁邊是一群保持安全距離圍觀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攙扶,又有人出言阻止,救助的“正能量”,那一時刻,在寒冷的冬天、在冰冷的心中“被凝固”。

我們不禁自問:泱泱大國,道德何存?文明中華,愛心何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到底還有多少人在默默堅守?於是我們疾呼:傳遞“正能量”,刻不容緩凝聚“正能量”需要我們拾起良知。“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之心,是人類共通的情感,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良知之心,能使我們體會到對方的苦難,設身處地並且感同身受。郭沫若先生有言“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讓我們找回缺失的良知,用人性中仁愛悲憫的力量,將“正能量”點燃。狄金森的小詩如是說:“如果能解除一個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種酸辛,幫助一隻昏厥的知更鳥,重回巢中,我就不虛此生……”

凝聚“正能量”需要你我共同的參與。“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名言,用在100多年後的今天,也可說明是一個社會“正能量”和“負能量”的博弈。當今魯迅當年深惡痛絕的看客現象有所死灰復燃,圍觀者流露出麻木、狹隘、自私的心態。傳遞“正能量”需要你我共同的參與。在社會洪流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能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是一塊小小的泥土,互相連線而成一整塊陸地。史鐵生有言:靈魂,必當牽繫著博大的愛願。叩問內心,我們每個人都應反躬自省、消弭冷漠。“無盡的遠方,與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拒絕文明在漠然的步伐中隕落,拒絕精神世界的花果飄零。當人人都傳遞正能量,這微力量就能夠被仿效與複製,匯聚成無窮的力量,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凝聚“正能量”還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撐腰”正能量,才能有效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淚”,更為一些在義舉面前遲疑糾結的人們注入“強心劑”,激勵更多的大勇大善,凝聚更多的“正能量”。在好幾起救助案例中,老人倒下,很多人只圍觀而不施援手,反倒會有外國人上前施救,感慨之餘發現差別也正在於制度,很多國家教育法規定,成年前必須掌握基本急救知識急救,就此而言,是制度“扶起”了摔倒的老人。並非尊奉“明哲保身”,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正能量化於無形,但至真至切,傳遞在百姓之間。“美麗中國”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斷地濡養。

青春正能量的徵文5

當我們看到小偷、強盜之類負能量的新聞時,總會感嘆道“壞人真是越來越多了”,以至於忽視許多正能量滿滿的人和事。

前不久已經選定了第五屆東莞道德模範,各個英雄和他們的先進事蹟都讓人讚不絕口:助人為樂的黃丹先生考察貧困山區,“一對一”先後資助了六名學生,目前仍在資助兩名學生;見義勇為的李金林先生見人掉入江中,二話不說直接跳入江裡救人;石碣“最美老太”葉金蓮照顧腦癱棄兒31年,含辛茹苦,不離不棄……其實,好人、英雄並非總出現在報紙上,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像他們這樣的好人、英雄。

去年中秋,我和朋友出去玩。朋友在路邊不小心摔倒,腿被鋼絲狠狠地刮開了深深的一條縫,血不停地流。再加上下雨,他的情形臺同雪上加霜。他倒在地上痛苦地掙扎,我頓時慌了,大聲呼救。可是下雨天路上行人很少,車也關了窗,聽不見我的呼救。我竟惶急地哭了起來。這時,一個健壯的叔叔聞聲跑來,見到這番情景,二話不說立刻把朋友抱起來,往附近的一家醫院跑去,我也跟著跑去。到了醫院,我告訴叔叔朋友家的電話號碼,他去打電話叫朋友的父母來醫院,然後坐下來靜靜地等待。他擦了擦被汗水和雨水弄溼的額頭,衣服上那一攤朋友的血跡簡直就像大紅花一樣。事後,朋友本想感謝那位叔叔,可是他似乎在朋友父母來醫院時就默默地走開了。像這位叔叔一樣的無名英雄還有很多,很難一一細數。但並非只有救人才能稱為正能量,有時一些小事情也能體現出滿滿的正能量。

一個週末,我和同學搭公交車去書店看書。因為書店離家比較遠,我們得乘好幾個站。第一次上車的人並不多,可是卻上來了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這時,一個坐在座位上的大哥哥站起來,默默地讓開,給孕婦讓座。我不禁在心中給這位大哥哥點贊。下一站又上來了幾個人,其中有一位柱著柺杖的老爺爺,看起來應該有七、八十歲了吧。我正想著有誰會給這位老人家讓座,結果我意想不到的鐿頭出現了:孕婦站了起來,扶著老爺爺到座位上去。滿滿的正能量振撼著我,我多麼希望這種正能量能一直延續下去。

城市大廈越來越大,越來越高,而人與人距離也越來越大,心靈也越來越隔膜。老人摔跤不敢扶,下水救人問回報,家親不如手機親,等等,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呀!

有許多人喜歡追星,他們喜歡明星的光彩外表或職業技能。我覺得,我們社會更應該去追求正能量的東西,我們應該向生活或者新聞中的道德模範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的精神品質,並且散播正能量,弘揚正能量,共創美好生活!

青春正能量的徵文6

微文明是什麼?微文明就是一件小事,或許有人會說,一件小事,帶來不了多大的影響的,如果你也這樣想,那你就錯了,因為微文明,能夠帶來正能量,就像蝴蝶效應一般,感染別人。

不知從何時起,所謂“國人素質不高”就是熱烈的輿論話題,每次無論由何引發,最終都少不得跟已開發國家和地區進行一番對比。可以說,羨慕並渲染人家的井井有條、彬彬有禮,痛感我們一些時候、一些地方的雜亂無章、不講規矩,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然而抱怨一通、唏噓一陣之後,願意“從我做起”的人似乎比例並不高。就好比在一個橫衝直撞的路口,會有不少人質問:怎麼沒人管?可若被逮到的是自己,又會有不少人質問:要你管我?習慣性的知行背離比純粹的茫然無知更值得警惕。我們應當清楚,既然大家都希望周圍的一切變得更好,那麼每個人就必須戒掉鬆鬆垮垮的生活習慣,在一件又一件小事上一絲不苟、循規蹈矩。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但“文明”也好,“禮儀”也罷,不是煌煌歷史書冊中的巨集大敘事,不是穿上西服化上淡妝之後的優雅表演,而是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裡的舉止言行。它可能是推開門或乘電梯時為後面的人等上幾秒,可能是裝修時跟鄰居說抱歉,將家裡的電視機聲音調低,也可能是夜間錯車時主動將遠光燈關閉,這種不經意的律己與習慣性的敬人,在因為一味求快而常常過於焦躁不安的當下顯得尤為可貴,而這些細節,影響的不僅我們的儀表與心境,更是這個社會的生活環境和公共秩序。

文明素質是衡量社會發展的直觀指標之一,其實也是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們瞭解彼此的重要途徑,而且這種通過細節形成的印象往往會形成相當深刻的記憶。這些年,生活條件好了,休閒時間多了,國人越來越頻繁地走出家門、國門,到各處觀光旅遊,為當地經濟做著貢獻。但部分遊客表現不佳,在公共場合不愛排隊、大聲喧譁,在旅遊景區亂丟垃圾、信手塗鴉,因此受到非議、招來不滿,確實也是事實。如今在歐美,中國人常常是奢侈品最有力的購買者,但“最奢侈”卻沒有贏得相應尊重,“暴發戶”式掃貨的姿態,因為“買得起”就大大咧咧、亂翻亂丟的作派,恐怕是花著錢還跌著份的主要原因。

古人云,“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而文明之“禮”,最終要靠普通人做好平常事。呼喚社會道德面貌升級的人們,不妨時時自問:我們下定決心踐行文明生活了嗎?那些幼兒園老師就教過的事,“紅燈停、綠燈行”,我們都能做到嗎?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注意微文明,這樣,只有我們做到這些,就能夠通過微文明,傳遞出無窮的正能量了。

青春正能量的徵文7

不論何時,我看到的她總是那麼愛笑。但今天她沒有,她只是呆呆地坐在去世的母親身邊,安靜地握著母親的手,淚水淌在臉上,所有人都在哭。她那有點智障的兒子趴在姥姥身邊嚎啕著。彷彿唯有她,在一片壓抑中安然。

她與我母親從小一起長大,情同姐妹,我叫她“付姨”。小時我常去她家住。我喜歡她家裡軟軟的床,小巧的茶几,乾淨的客廳,還有親切幽默的她。

然而過了很多年大人們才隱約提起“姨夫”的去向,英年早逝。我愣住了,付姨不是從來都是笑著的嗎?那明亮的房子裡嗅不到一絲悲慼!但我一不小心注意到,付姨的面孔果真比母親滄桑很多。頭上的銀絲,眼角的皺紋,手背的裂痕,無一不是命運的傑作吧?就連那個“明亮的家”裡,也處處透出寒酸。我心裡澀澀的。

媽媽說付姨以前掃過大街,賣過冰棍,苦都嚐遍了,為兒子拼命奮鬥,現在當了語文老師,我能想象她的不易,所以我不理解為什麼她在汶川地震後捐出去兩千多元;我不理解為何她總為學生無償補課;我不理解那個總在冬天穿太少的學生怎還能收到她送的所謂“穿不了”的棉襖;我也不理解,人究竟要怎樣一顆心才能做到這一切。生活是否已把付姨整糊塗了?

後來再去付姨家,我便戴上了沉重的心事,那是一種無法言語的不理解。因為學業壓力,付姨常在她家為我補語文。她教的很奇怪,要我寫父親時將人物立體的,不論好壞的展現出來。“畢竟生活是真實的。”她面色從容地說,平靜地把目光從我的眼睛投入心底,好像她教的並非寫作,而是人生。她又給我講了自己的父親當年堅持不肯實施政府提倡的火葬,硬是讓家人允許自己死後入土為安,為家庭帶來了許多困難。她頓了頓,慢慢拿起杯子抿了一口茶,已是傍晚,如水月色閒靜地從窗子漫進來,如華裳附在她身上,那般靜,我心中的驚濤駭浪卻仍難以平復,她的語調依舊雲淡風輕。彷彿經歷過太多,她已釋懷了歲月,釋懷了苦難。她的傷痛與默然的堅定幻化成瀟灑,沉澱到她的靈魂,又變成一種正能量,纏繞包圍了我。

自那以後,那強烈的震撼讓我對所有微不足道的打擊都莞爾一笑——朋友的誤會,艱鉅的工作,徒勞的努力……豁達,是因為我心中葆有了她給予的一份正能量。

付姨這麼多年,是如何拉扯小凡快樂長大,我無以知道,連想象也是朦朧的。她的人生,不知從何時開始便不斷的失去,然而她只是默默帶著一身生活的疤,去微笑,去給予,去教會別人如何堅強。世界是這麼大,付姨沒有成就大的偉業,她平凡至極——可她怎不是偉大的?她的正能量源源不斷地流傳,滋養了她身邊的人,滋養了歲月,滋養了生命。

我想,她給我的正能量,已烙進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