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資本論》出版150週年研討會徵文素材

才智咖 人氣:1.77W

2017年是馬克思《資本論》德文版第一卷出版150週年,那麼紀念《資本論》出版150週年研討會徵文,當然也需要用到相關的素材,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紀念《資本論》出版150週年研討會徵文素材,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紀念《資本論》出版150週年研討會徵文素材

紀念《資本論》出版150週年研討會徵文素材一

馬克思出生於富裕家庭

在過去的一些讀物中,馬克思一直是受貧困折磨的形象,於是有人說,馬克思是遭受了階級壓迫進而“仇富”才寫出《資本論》的。事實真是如此嗎?

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於德意志聯邦普魯士王國萊茵省(現屬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特里爾城一個律師家庭。1841年馬克思獲得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擔任《萊茵報》主編。

馬克思最初的合作伙伴,正是這樣一批志同道合的萊茵青年才俊,他們大都出身於猶太鉅富之家,這些人也構成了馬克思主編的《萊茵報》的投資人。1848年,當馬克思創辦《新萊茵報》時,他們又一次團結在馬克思周圍。

正因為馬克思最初的朋友圈是由萊茵青年才俊構成的,所以,當裁縫出身的威廉?魏特林在與馬克思爭奪德國共產主義運動領導權時,還曾憤憤不平地指責馬克思說:“他的影響力來自富人,富人讓他當上了報紙主編,就這麼回事。”

魏特林的話並非刻意誹謗,能確定的是: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出身於一個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馬克思父親的年收入高達1500泰勒,躋身於特里爾富豪行列)。

馬克思的母親是荷蘭人,馬克思的父系有五代是猶太拉比(猶太人中的一個特別階層,是老師也是智者的象徵,接受過正規猶太教育,負責執行教規、律法並主持宗教儀式的人),而馬克思的母系則不知道可以上溯到多少代――統統都是歐洲的大拉比。馬克思的女兒說,很少有人注意到馬克思有一半荷蘭血統,正如大家很少注意到,馬克思家的祖先幾乎都是猶太拉比。

馬克思的`母親叫罕莉婭,她嫁過來的時候帶了很多嫁妝。馬克思的姨媽叫索菲亞,索菲亞留在了荷蘭,她嫁給了一個有名的荷蘭鉅商利奧?菲利普,索菲亞和這位利奧?菲利普先生,就是飛利浦公司的創始人。

馬克思的表兄弟叫奧古斯特?菲利普,他是飛利浦公司的第二代傳人,飛利浦公司正是在他的子孫手裡真正站起來的。大家可能用過飛利浦剃鬚刀、飛利浦洗衣機,質量非常好,但幾乎沒有人知道,那就是馬克思姨媽家的產品。

表兄弟不願資助

不過話說回來,革命也是需要錢的,如果沒有來自母親一方的資助,馬克思是不可能寫出《資本論》的。

這一切說明什麼呢?這說明:馬克思不是因為遭受了階級壓迫、不是因為“仇富”才成了無產階級偉大導師的,馬克思生來富貴,從不憤世嫉俗,馬克思的出發點不是個人。如果一切從個人出發,那不過是個“市民”,一切從錢出發,那就是夏洛克式的猶太人,而一切從別人出發、從共同體出發,這才是“公民”。

紀念《資本論》出版150週年研討會徵文素材二

《資本論》簡介

《資本論》,是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同時也使唯物史觀得到了科學的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資本論》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和方法,將社會關係歸結為生產關係,將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從而證明了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

《資本論》創造了一個嶄新的思想體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於德國哲學、早期社會主義理論和政治經濟學。馬克思像黑格爾一樣,相信能夠用一個辯證法公式概括人類的進化歷程。他認為,所有哲學家所做的一切都在於致力於解釋世界,但他同時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改變世界。他在黑格爾辯證法的基礎之上,顛覆了傳統的“形而上學”,建立了一個現實中得以實踐的最大的思想體系,一個影響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體系。 《資本論》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同時也使唯物史觀得到了科學的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它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和方法,將社會關係歸結為生產關係,將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從而證明了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原書內容巨集大,理論深奧,為了讓所有對《資本論》有興趣的讀者都能讀懂此書,本書採用圖釋的方式對其中的知識點作了補充說明,全書幾百張精美彩圖,均與書中知識點有關,並且每張彩圖下都有圖釋,更加方便讀者理解其中的關聯。

紀念《資本論》出版150週年研討會徵文素材三

馬克思的經典著作對我們的思想進步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最近我認真的閱讀,希望可以使自己有所提高。西方有一種非常廣泛與流行的說法:《資本論》很深奧的,其深奧難懂的程度,似乎可以堪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在我們中國,也有《資本論》很深奧、很難懂的說法,我想,興許有我前面說我初讀《資本論》時的覺得它難懂的原因吧。也就是說,那時我們還沒有經歷市場經濟,那些商品、價值等等概念什麼的,對於我們就太抽象,確實太抽象了;而,當我們的市場經濟發展起來後,我們就又沒有了讀《資本論》的興趣與任務了。何況還有對難的先入之怕。

上世紀末,英美兩國都舉行了評選千年最偉大思想家的活動,這兩位偉人,分別在英美高居榜首,而且在兩國所得票數都相差無幾。我以小人之心猜度下哈-,是不是就是因為他倆的理論都深奧難懂呢?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弄些讓人看不懂的東西,也來難倒世界人民,就能坐上千年最偉大思想家的寶座?

我覺得《資本論》真的也不像傳說中說的那麼難懂,感覺,這難懂的結論,至少,西方國家做出的那個難懂結論,很可能就是資產階級放出的煙霧彈。《資本論》真的並不很難懂的,特別是對於資本主義已經有很切身體會的我們,更不難。正像一位叫新啟示錄的網友所說“過去我《資本論》就不太信。後來,我去了資本家的工廠工作之後,象LZ開遍說的---用感覺體驗到了----《資本論》太偉大了!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一天,《資本論》就閃耀著它的光芒。血汗工廠啊!

“《資本論》在德國工人階級廣大範圍內迅速得到理解,是對我的勞動的最好的報酬。一個在經濟方面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的人,維也納的工廠主邁爾先生,在普法戰爭期間發行的一本小冊子中說得很對:被認為是德國世襲財產的卓越的理論思維能力,已在德國的所謂有教養的階級中完全消失了,但在德國工人階級中復活了。”

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版跋中的話。我總有一種感覺,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是會阻礙人的思維能力的,哲學的、藝術的,都受影響。真正的思想家、3COME文件頻道 藝術家,偉大的作家,不會產生於物質生活富足的人中。“君子固窮”,可不只是讀書人的窮酸之言。我想請黨組織相信,我會不斷的研讀,爭取能夠更深入的理解,為自己的入黨之路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