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恩故事徵文7篇

才智咖 人氣:2.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還是對徵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感恩故事徵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感恩故事徵文7篇

我的感恩故事徵文1

在一個鬧饑荒的城市,一個家庭殷實而且心地善良的麵包師把城裡最窮的幾十個孩子聚集到一塊,然後拿出一個盛有面包的籃子,對他們說:“這個籃子裡的麵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麵包。”

瞬間,這些飢餓的孩子彷彿一窩蜂一樣湧了上來,他們圍著籃子推來擠去大聲叫嚷著,誰都想拿到最大的麵包。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麵包後,竟然沒有一個人向這位好心的麵包師說聲謝謝,就走了。

但是有一個叫依娃的小女孩卻例外,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只是謙讓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後,才把剩在籃子裡最小的一個麵包拿起來。她並沒有急於離去,她向麵包師表示了感謝,並親吻了麵包師的手之後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麵包師又把盛麵包的籃子放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其他孩子依舊如昨日一樣瘋搶著,羞怯、可憐的依娃只得到一個比頭一天還小一半的麵包。當她回家以後,媽媽切開面包,許多嶄新、發亮的銀幣掉了出來。

媽媽驚奇地叫道:“立即把錢送回去,一定是揉麵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趕快去,依娃,趕快去!”當依娃把媽媽的話告訴麵包師的時候,麵包師面露慈愛地說:“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把銀幣放進小麵包裡的,我要獎勵你。願你永遠保持現在這樣一顆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些錢是你的了。”她激動地跑回了家,告訴了媽媽這個令人興奮的訊息,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報。

我的感恩故事徵文2

在我的生活中,發生了許多事情,它們就像小星星一樣藏在我的心裡。今天,我把最亮的一顆星星取下講給你聽、他聽和我聽。

一天,太陽剛笑眯眯的從東方升起,我就起了床。我看見媽媽正坐在書房的電腦邊一絲不苟地工作著,一直到吃午飯才從書房出來。吃完飯又開始認真地工作起來。看到這裡我心裡閃過一個念頭,媽媽那麼辛苦,還要輔導我寫作業,彈鋼琴,每天還很晚睡覺,我為什麼不給她捂被窩呢?

反正我和媽媽睡一張床,要不被她發現也很方便,在她來睡覺前,我可以很快地逃回自己的“地盤”。說幹就幹,晚上我飛快地洗好澡,躲進了媽媽的被窩,一邊看書,一邊等媽媽,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咔嗒”一聲,媽媽洗好澡把衛生間的門打開了,我一聽嚇了一跳,趕快悄無聲息地躲進了自己的被窩。“啊,好冷呀!”我感覺到。媽媽進了被窩說:“啊!真暖和!謝謝明明哦!”“嘿!還是被媽媽發現了。”不過我心裡還是樂開了花!

我的感恩故事徵文3

山東省網上家長學校“我的感恩故事”徵文

作者:王欣茹

電話:7690155

學校:九龍街道尚莊國小

組別:國小組

指導教師:郭德巨集

通訊地址:坊子區九龍街道尚莊國小

感恩母親

這天底下最平凡的人是我們的母親。同時最偉大的人也是我們的母親。

從來沒有一種文字可以寫完母親的偉大。母愛就像是一潭清水,貫穿著我們的身體。

從那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間起,母親,就給予了我們的生命。那一個最平凡的,最偉大的母親,從此就在我們的心中了。

以前,我想。我們為什麼會把祖國尊稱為“祖國母親”,而卻不是“祖國父親”呢?我從電腦上查了一下,電腦上是這樣解釋的:祖國,是我們的一個大家,所以又叫做“祖國母親”。因為,母親是養育我們的第一個人。還有一種解釋說: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緣故吧。

母親,是神聖的象徵;母親,是慈祥的化身;母親,是厚實的棉被,緊緊地包裹著手腳冰涼的你;母親,是深情的歌,輕吟淺唱;母親,是春天的細雨,滋潤萬物;母親,更是青石中流出的山泉,細微周到。

母愛,我無法言語來表達完。但我可以用書中的一段話來讚美母親: 母親如梅花一樣——美麗,堅強,清高而又不失可愛。母親,您辛苦了!我不會再惹您生氣了,我會聽您的話,好好學習,長大後好好孝順你,報答你的養育之恩。

我的感恩故事徵文4

我想同學們長大以後,你們一定會想怎麼樣報答自己的父母,他們辛辛苦苦教育我們,把我們養大,幾乎她們每天都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如果我們違背自己的良心,不顧父母的安危,那我們就豈不成了千古罪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想著父母。

這不?就在今年大年三十晚上,家家熱熱鬧鬧、說說笑笑,在一起歡聚一堂,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一邊欣賞著春節聯歡晚會,就在春節晚會還沒開演的前幾個小時,我突然心裡有一個念頭,不如我自己包餃子,做一切事,只讓爸爸媽媽坐在那裡看電視,做飯就包給我了,我胸有成竹的跑到爸媽跟前自豪的說:“爸爸媽媽,一會兒您倆就不用包餃子了,我全包了。”爸媽非常驚訝,他們說:“你包餃子,這太讓人出乎意料了吧!”我二話不說,就開始包起來,先開始擀皮,拿起擀麵杖就擀起來,這時,我發現一個問題,這個擀麵杖很不聽我的話,我讓它擀哪,它偏不擀哪,結果擀出來的皮,不是方的,就是多邊形的,讓我可真為難,左擀也不是,右擀也不是,擀麵杖不聽我的話,我倒聽擀麵杖的話,擀麵杖讓我去哪,我就去哪,媽媽在一旁可就為我著了難,這時,媽媽忍不住了,她說:“來來來,還是讓我來吧!”我說:“不,我肯定行的。”我在心裡默默的說,我能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擀成了。好了,這個困難克服了,迎接下一個挑戰——包餃子,包餃子是最難的,這項任務一定要把餡放在皮裡放均勻,否則,是捏不緊的,這時,我小心翼翼的拿好餃子皮像手裡捧著一個剛生下來的雞蛋,拿起筷子,把餡夾在皮上,用手捏緊,這時,問題又來了,我怎麼捏也粘不到一塊去,我使勁一捏,餡從皮下面撲哧擠了出來,當我在捏另一邊時,另一邊的肉餡也擠了出來,這時,讓我急得一頭火,不知怎麼辦才好?這時的媽媽依舊忍不住了,很想來幫我,我說:“不,媽媽,還是讓我自己來吧!”這時,媽媽好像對我有信心了。又拿起餃子皮包了起來,還是不行,經過一遍又一遍的包,一遍又一遍的失敗,結果居然成功了,好了,“這應該成功了吧”,“不,還有最後一個專案,下餃子,”這時,放在火上的鍋裡的水已經滾了,我端起餃子就開始下了,過了一會兒水開了,餃子熟了,這時的餃子五花八門,不知亂到什麼程度,雖然沒有爸媽包的好看,不過也可以湊和著吃。這時,我端到爸媽眼前,看著我,這時我已經變成了一位臉上也都是面,衣服、頭髮上,幾乎全身都是的小花貓了。媽媽爸爸吃著我包的餃子,我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因為我終於為父母做了一件事了。

這一年的大年三十的.晚上,是我最高興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是我在照顧媽媽爸爸,我長大後,也不會忘記要感恩自己的父母。你們也千萬不要忘記哦!

我的感恩故事徵文5

感恩是一種美德。為了讓我們學會感恩,校長請來了中國著名教育家李垠琥教授給我們做了“讓感恩充滿校園”的報告會。

剛開始由少先隊員為領導戴上紅領巾,接著是校長和其他領導做了講話。李教授終於開始了感恩教育報道會。第一個主題是感恩祖國,他讓我們唱了國歌,並講了幾個關於愛國的小故事。我們聽了,十分感動!最扣人心絃的還在下面。李教授又給我們講了關於感恩老師的故事,全場人的心都被他緊緊吸引住了。接下來,他讓班主任站在前面,讓我們學生完成一個作業擁抱老師。同學們像潮水般湧了上來!我本來很好奇,但當我衝向老師那媽媽一樣溫暖的懷中,看到老師眼角晶瑩的淚花,我哭了!老師,您是我的第二個母親!您是我的好媽媽!我永遠不會忘記你慈祥的面容和那溫暖的懷抱!此時,我以控制不住情緒,眼淚不停地流淌。每個學生都被感動的熱淚盈眶。

當然,我們同樣要感恩父母,擁抱父母。我邊聽教授那感人肺腑的故事,邊倒在爸爸懷裡,此時的我是多麼幸福,一股熱流在我心中流淌。從小到大,爸爸為我付出了那麼多。從今天起,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他。最後,一個小鷹學飛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自立自強。

慢慢地離開了階梯教室,我緊緊的握了握拳頭。今後我一定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所有為我付出的人,感恩所有愛我的人!感恩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

我的感恩故事徵文6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世上只有母愛是最偉大的是值得回報的。

在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就為我操碎了心。據說那時我把覺睡反了,白天呼呼大睡,一到晚上,洗過澡以後,眼睛睜得大大的,一點睡意都沒有,任憑媽媽怎麼哄都沒用,只要把我放到床上就哇哇大哭。媽媽只好把我抱起來,在房間裡走來走去。過了一個多月,終於好了一點,但是媽媽的腰卻被累壞了,至今還有點疼。

在我稍稍長大了一點時,媽媽不為我睡覺而操心了,但我卻生病了。一天晚上,我病得好厲害,上吐下瀉,那時我們家住在農村,沒有公共汽車。媽媽焦急萬分急得淚流滿面,四處打電話,終於找了一輛車子,隨即把我送到兒童醫院。

現在我長大了,已經上學了,但是媽媽還在為我操心。每次上白班回來,都八點多了,顧不上吃飯就忙著看我的作業。每次下夜班回來,顧不上睡覺,就要做午飯,接送我放學上學。

我親愛的媽媽,您辛苦了,我拿什麼回報您呢?我想:只有好好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好女兒。

我的感恩故事徵文7

讀過魯迅先生那篇著名的雜文《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之後,我一直對舊中國“長者本位”的家庭觀念深惡痛絕。在這種觀念之下,“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利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而我要對那些“覺醒”的父親敬佩不已,他們“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揹著家庭生活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失去了這世人非人的忍辱,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然而魯迅先生並沒有告訴我們,把孩子放到“寬闊光明的地方”之後,他們並不能學會“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那又該怎麼辦?我曾親眼目睹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某大學校內公告欄中出現了一封署名為“一位親酸父親”的家信,信中這樣寫道: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自從你考上了大學,便成為我們家幾代裡的唯一一位大學生之後,我的心裡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我們收到了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簡言易駭,主題鮮明,痛篇字跡潦草,只有一個“錢”字特別工整清晰。

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我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OK、酒吧和飯館。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的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的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的一刀,還撒了一把鹽。不知在大學裡,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辛酸父親”的來信,在大學的校園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許多人都以為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刺痛了社會的心”。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這種現象的普遍性。父母從小沒有進行恰當的教育於此肯定有關係,然而我思考更多的是,在父親“覺醒”、孩子“解放”之後,“我們現在該怎樣做兒子”?這才是我考慮的關鍵所在。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告清楚“誰是誰的兒子”。這決非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孩子被解放到“寬闊光明”的地方之後,搞不清“誰是誰的兒子”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多。今天的父親在兒子面前意猶昨天的兒子在父親面前一般必恭必敬,惟命是從。孩子得到了“解放”,父親與兒子之間的角色也隨之發生了戲劇性的顛倒,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我不是“聖人之徒”,說要搞清楚“誰是誰的兒子”,當然不是要重新確立長幼之序,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在走到另一個極端去。而是因為,這一問題實在是討論的前提。試想,如果連這個問題都搞不清楚的話,還如何去討論“怎樣做父親”、“怎樣做兒子”這樣更進一步的問題?

那麼,“我們現在該怎樣做兒子”?

我們需要學會感恩。魯迅曾說,“父子之間沒有什麼恩”。我也曾說過,我不是“聖人之徒“,聽到這樣的斷語當然不會“面紅耳赤”,但我也確實坐不住了。按照費孝通先生的觀點,生育完全是一件“損己利人”的事情。單從個體的角度來說,在從性愛到生育的環節中,人具有這一圈子的能力。他既然能跳卻不跳,偏偏要這般“損己利人”,當然不能說一點恩也沒有。退一步來說,即便將“生”看作是滿足性慾的副產品,沒什麼“恩”的話,那麼“育”呢?難道一點“恩”都沒有嗎?我想,我們只有懷著感恩的心去對待自己的父母,才可能以感恩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我們需要學會體諒。就算有人堅持要說“父子之間沒有什麼恩”,他至少也得要承認“父親並不欠子女什麼債”。“覺醒的父母,完全是義務的”,這句話父母可以說,其他人也可以說,如果我們也理所當然的這樣說,就有點不合情理了。實際上,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含辛茹苦,盡心盡力。他們並不期望有什麼回報,如能夠得到一句關切的問候,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受寵若驚”的事情了。孩子若像債主一般,天天逼著父母做那些力所不及的“奉獻”,對他們來說幾乎就是人間最大的心靈折磨。我們都需要體諒,父母當然也不例外,要學會體諒別人,首先就要學會體諒自己的父母。

我們還要學會承擔責任。我們隨著年齡不斷的增長,我們就得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無論是對自己,或對父母、朋友,還是對競爭對手。而單從做好子女一面來講,我們尤其需要早日自立,儘量減輕父母的負擔與壓力,同時也可以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別忘了,在我們被放到“寬闊光明”的地方之後,父親還在身後獨自肩負著那道“黑暗的閘門”,我們有責任把他一起帶到幸福的生活中去。

這樣的“需要”還有很多,我當然不能一一指出。再套用一句魯迅先生的話作為結尾:“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心中有了愛,便能學會感恩,學會體諒,學會承擔,學會怎樣做子女。

TAGS:感恩 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