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徵文

才智咖 人氣:3.0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徵文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你寫徵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脫貧故事徵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1

5月3日星期四中雨

節後第二天,坐班車趕往扶貧幫扶地佛坪縣大河壩鎮沙坪村。駐村當天,先和村上幹部交談進一步瞭解村情,學習了駐村工作開始以來的所有檔案,仔細翻看了前期駐村人員的工作記錄,掌握了前期駐村幫扶工作情況和下一步重點幫扶內容。第一天到沙坪村,下著中雨,沒法出門,最多的是和村支部曹書記交談。

沙坪村全村6個村民小組,158戶595人。該村自然條件差,人口居住分散,有農村低保物件17戶52人。村上目前產業發展主要靠魔芋、天麻種植、生豬養殖和勞務輸出。西漢高速修建時,村上1—5組住在山上的絕大部分農戶,靠給高速路打工以及高速路帶來的連帶效應,紛紛在路邊修起了樓房,因修建貸款等原因,大部分家庭主要勞力都選擇外出打工,留在村上的大都是照顧小孩的婦女和老人。支書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幫助村上修訂制定了規劃,幫扶部門和各級領導都很重視,在政策和資金上有較大投入。用支書的話說‘感覺真的可以了,也不好再提更多的要求’。從這點看,我覺得各級各部門的幫扶工作確實有內容、有效果,也得到村幹部和老百姓的認可和歡迎。最重要的,就是把規劃和已實施的專案抓緊落實,不求多,求實際,求可行。

5月6日星期日晴天

沙坪村1—4組的農戶大多沿著大黃公路兩旁居住。大清早先去了沙坪一組樑清德家裡,家中三口人,低保物件。樑的兒子外出打工,掙錢只能養活自己。樑的身體不好,幹不了重活。在他家門口剛好遇到他用衛生紙捂著眼睛焦慮的站在門口,一問才知道是昨晚幹活時鐵絲刺傷了眼睛,我扒開他的手看了看,右眼睛紅腫的很大,無法睜開,忙建議他趕緊去鎮上醫院消炎治療,眼睛不敢馬虎,眼睛有問題,以後連幹小活都成問題了。下午再見他時,眼睛已包上紗布,神情也淡定了許多。農村勞動力好壞是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重要因素,身體好,能幹活,基本生活變沒問題,做的好的話,還可以有更多的收入,但是像樑清德,因修房勞累等因素導致身體差,蓋房欠款也多,要儘快翻身確實困難,政府的救助就顯得迫切和重要,當然,多保護身體是更重要的。

路邊就是二組穆貴麗家,她今年66歲,老伴去世多年,兒子外出打工,和家中兒媳、兩個孫女一起生活。穆貴麗是去年不慎摔跤,大腿骨折斷。當時,兒媳怕影響自己幹活和怕花錢,讓婆婆就近簡單看了看,導致目前骨頭沒扶正,拉下行動不便的後遺症。滿臉愁容的穆貴麗見到我就開始絮叨著自己如何受傷,兒媳如何不管,本來還能做家務帶孩子的她,如今卻只能照顧自己了。在和穆貴麗交流中,她發愁最多的是腿如何才能儘快好起來,想去看病,家裡既然找不到人陪伴。一年時間骨頭都基本定型了,怎麼辦?我告訴她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去看一看,起碼可以阻止病情的發展,有一份希望總是好的,何況新農合、民政上的醫療救助都可以解決醫療費用問題,自己負擔的也不多。我覺得,轉變思想觀念很重要,有病及時看,不是花錢,其實是省錢。穆貴麗兒媳婦要是當時花點錢、費點時間把婆婆的腿治好了,如今婆婆既能做飯,又能看孩子做家務,真是利大於弊呀!

5月8日星期二陣雨

駐村一個多月來,雖然有點勞累,但心情還是比較好,思緒更顯活躍,回到宿舍,心中想的還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腦海中浮現的還是那一張張淳樸的臉。既然睡不著,就把今天的活動和心得記錄下來!

現在農村條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來了,但還是有部分家庭很貧困。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居住條件惡劣,家中鮮有像樣的電器,而家庭成員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徑和實力,抗風險能力極其脆弱。

今天,也許是經過雨水的滋潤與洗滌,村民言語裡少了點顧忌;也許是對我們冒雨前來做工作的作風表示認可,無論是在村民家中或是屋簷下,我們講政策、送資訊,村民們表現出極大的理解和熱情;我們訪民情、收集民意,村民們也很主動。雖然今天入戶數量不多,但感受頗深。他們談到了家園建設、談到了救災救濟、談到了發展種養,談到了惠農政策的宣傳……

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樸的表情、質樸的語言、簡樸的方式,都是以往我們聽彙報、看介紹、讀材料所無法得知的情況,這些問題都是現實問題。下一步,我要想方設法去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質,增強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提高為民服務的能力。其次要從道路和水利專案建設上多渠道爭取上級資金、政策的支援,爭取早日硬化村道、解決村民飲水難問題。第三是要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動,為村民創造一個舒適、衛生的居住環境。第四是要發動群眾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資源優勢,通過規模種植砂糖橘、軟枝油茶、高脂鬆和養豬養雞,使農民群眾早日致富起來。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2

脫貧攻堅既是他們的工作,也是黨和國家賦予他們的神聖使命,他們不畏艱難險阻,面對貧困落後他們迎難而上,面對自然災害他們勇往直前,不論什麼樣的困難他們始終堅持在脫貧攻堅的一線工作,通過翻閱張小娟的事蹟,可以看得出張小娟是有大愛的人,作為共產黨員她時刻發揮黨員模範先鋒帶頭作用,對於工作認真負責,始終記得身為一名共產黨員需要幹什麼,應該怎麼幹。這是共產黨的榜樣,是廣大黨員群眾學習的模範。

英雄已逝,即使人民對張小娟有多麼的不捨,她再也不會回來了,可是她的精神會一直傳承下去,不光在舟曲縣,她的精神在全國都會繼續傳承下去,黨和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曾經有一群這樣優秀的人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國家的富強,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

年輕的生命,停格在了最美的年華。他們的初衷是認為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會有很多事可做。源於對家鄉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他們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投身民族地區的建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

20xx年6月開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讚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鬥志,逐漸陷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入黨誓言,不忘入黨初心,真正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

脫貧攻堅一直在路上,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xx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正是因為無數的革命同志保持初心,保持熱情,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燃燒自己的生命,才換來了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的安居樂業。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3

今天早上接到通知,2月22日上午在會澤縣城舉行20xx年會澤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暨駐村幫扶工作動員會。明天就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本來與兒子約好了中午爬一趟寥廓山,晚上到珠江源廣場放孔明燈、吃湯圓。請假留下滿足兒子的願望,還是收拾行李奔赴會澤,怎麼辦?考慮到我的駐村扶貧點剛剛從大井鎮馬鞍村調整到迤車鎮中寨村,只好再次與兒子失約,提前踏上去會澤的高速路。從曲靖到會澤有200多公里,明早出發來不及參會。

2月21日下午,市委辦下派會澤縣中寨村駐村蹲點幫扶的3名工作隊員相約14點出發,驅車來到會澤城時還不到17點,嵩待路打通新的隧道後,大大縮減了路程節省了時間。

趁著時間還早,我們3名隊員商量決定,直奔迤車鎮中寨村幫扶點。路上堵車,晚上18點,我們才來到中寨村委會破舊的二層辦公樓前,看到施工隊正在打樁劃線,準備在村委會側面的山腳下建一棟200多平米的便民服務綜合樓。10多米高的石擋牆邊預留了一片小廣場,廣場上堆滿沙子、石頭等建築材料。村黨總支書記計加眺說,村“三委”班子堅持“先治坡,後治窩”,先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水電路修好,再考慮改善村委會辦公條件。現在中寨村黨總支有11個黨支部117名黨員,每次開黨員大會都要到別的地方借場地,開村民代表大會同樣如此。經過村民代表會商議決定,年底前建好便民服務綜合樓,方便群眾辦事。今年改善村民活動場所,得到“8。03”地震迤車鎮災後恢復重建專案支援,大大減輕了籌款壓力。

迤車鎮有“會澤的江南”美譽,境內物產豐富、交通發達。靠近昭通方向的中寨村,地處迤車鎮北邊,距迤車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東鄰馬路鄉,南鄰中河村,西鄰迤北村,北鄰小河村。村委會轄11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現有1927戶7007人,其中現有貧困戶639戶1888人,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27%。主要種植玉米、水稻、洋芋等傳統農作物。

面對脫貧基數大、貧困程度深、產業結構單一等嚴峻現實問題,村委會一班人克服“等靠要”思想,積極尋求脫貧新路子。在與村幹部交談中發現,村委會宣傳員吳啟成對“農產品電商”鍾愛有加。他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定製農產品品種及規格,通過_網店等新的銷售形式,實現核桃仁、南瓜子、大豆、松子、蠶豆等農產品的網上銷售。20xx年,與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年銷售120餘噸,收入480餘萬元。核桃仁、南瓜子和蠶豆等30餘噸產品,遠銷迪拜等國家和地區,實現產值27萬美元。這為農產品銷售拓寬了路子。

另外,中寨村依託良好的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釀酒業。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基礎上,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自主研發“二次蒸餾”、“酒中加蜂蜜進行二次復烤”等釀酒工藝,著力打造“小鍋雜糧酒”、“銅鍋二次蒸餾酒”等品牌。目前,有大小酒廠43個,全年產酒20xx噸,實現產值20xx餘萬元。這也是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好路子。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4

按照市委、政府的統一佈署,我和移民小分隊來到高壩洲鎮天平山村,走進了三組董伶的家。這是一個四口之家的貧困家庭,他本人雙腿高度殘廢不能行走,膝下還一直哺養著一個剛剛職高畢業的侄子,父母已是80多歲的高齡老人,生活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當我第一眼看到雙腿盤座在小木板凳上的他時,卻使我感到非常詫異!在他的臉上沒有憂愁,也沒有悲傷;寫滿的是笑容,綻放的是陽光。他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怪自己命不好,兩腿不爭氣。經過仔細交流,我深深感受到:眼前這個小人物,有著超越時局的大境界,在他低矮的身材下,有著超越凡人的至高德性!

他是一個有夢想的好男兒!今年47歲的他,早在他1歲多時,因患小兒麻痺症,雙腿癱瘓,不能直立。從此失去了天真浪漫的童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小夥伴們無憂無慮的玩耍、嬉戲。成年後,他想的最多是不能依靠父母,成為他們的累贅。他要憑自己的本事吃飯,憑自己的實力穿衣!於是,他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學會了自行車修理技術,在家中開起修理鋪,實現了他自食其力的夢想!經過幾年的打拚和積累,在1998年他又建起了一棟二層小樓房,實現了又一個夢想!

他是一個有血性的男子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他沒有娶妻生子。兄弟三人中,他是老麼。大哥成家後已獨立門戶。二哥結婚僅6年就離異了,之後,又因病離開人世,把一個年僅4歲的小侄兒留給了他。從此,他就和父母一起承擔起撫育侄子的重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到侄子的身上,供他吃飯穿衣,供他讀書識字。在他的精心扶育下,侄子職高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可心的工作。

他是一個有孝心的好兒子!為了照料年邁的父母,減輕他們的體力勞動,他特意購買了一輛改裝後供殘疾人使用的三輪摩托車,用於購買種子、化肥,運送收穫的農副產品。在父母身體不適時,送他們問診就醫。鄉鄰們都稱他是一個身殘心不殘的孝子!

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纏住了他的雙腿,生活的陽光被烏雲遮擋,可他依然固執地相信:只要雙手還在肩上,夢想就能插上騰飛的翅膀,有黨的扶貧惠民政策,撥開烏雲定能見到溫暖的陽光!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5

11月2日,我和左拉村包村幹部張志荷一同走訪了城關鎮左拉村精準扶貧戶敏而不都一家。左拉村位於臨潭縣城郊4公里處。由於路途較遠,早上,我和張志荷搭乘一輛計程車來到了左拉村。秋季的左拉村,道路兩旁落滿了金的樹葉,已穿上秋衣的楊樹枝上時有麻雀在三三兩兩嬉戲玩耍。由於近年來的環境衛生整治,左拉村道路兩旁乾淨整潔,民房外觀是白牆青瓦的徽派風格,雖然建設的不是那麼整齊有序,卻也霎時給人一種走進江南小鎮的感覺。

在村主任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了敏而不都家,一座磚木結構的老房子裡凌亂的擺了幾件陳舊的桌椅,敏而不都和老婆奔達曲西正在熱炕上喝茶吃饃饃,地下火爐上的熱水壺在不停地沸騰,偶爾發出“呲呲”地響聲。見到有人進來,敏而不都連忙起身招呼我們坐下。看到我們,他顯得非常激動,向我們述說了他家的困難和基本情況。他說:“兒子都二十好幾的人了,給家裡掙不了一分錢。全家的生活就靠他這個65歲的老頭子和老婆種莊稼維繫。年初他家貸了5萬元的精準扶貧貸款,買了兩頭奶牛和五隻羊,奶牛產奶較多,賣牛奶掙來的錢可以補貼家用,全家人的生活稍微有所好轉。面對今後的日子,他們一家不知道該怎樣發展。”我們鼓勵他要堅強生活,勤勞致富,政府會盡力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敏而不都激動地說:“感謝你們,相信政府不會棄我們不顧的。現在我們一家也拿了低保,我很感激。你們今天來看望我,說明政府是關心我們的,我會打起精神,堅強地面對生活。”

我在筆記本上詳細地記錄了他家的一點一滴,我在想,像他這樣純樸善良的一家人,應該過上好日子,應該過的幸福,應該得到幫助。頓時感到我們作為國家幹部做的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將幫助群眾擺脫困難放在工作第一位,努力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走的時候他有些激動,一路出門跟著走了好長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他依舊在那裡張望,頓時心裡有條暖流直竄心田,很溫馨,很感動。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6

掛起紅來,放鞭炮。5月5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灘鄉的貧困戶迎來了一件喜慶事,他們將和金灘鄉“能人議事”大會的“能人”簽訂帶動脫貧的認領協議,“能人”們也作出承諾通過用工、分紅等形式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現場還對積極脫貧的貧困戶和精準扶貧帶頭人頒發了獎章。

身上掛著紅綢緞,手裡捧著“金灘鄉精準扶貧脫貧五星勞動戶”的獎章,馬秀清不禁展開了笑顏。金灘鄉黨委書記靳有元告訴記者,馬秀清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去年就已經脫了貧。

馬秀清的丈夫因為胃癌,在20xx年去世了。之後馬秀清沒有改嫁,自己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去年拿到產業入戶資金後,馬秀清收購了6頭牛來養殖,去年就掙了六千多元錢。今年,她買了10頭牛,等到牛出欄的時候,會有個不錯的收入。

馬秀清主動發展產業致富脫貧,為身邊的貧困戶帶好了頭、樹了榜樣。為此金灘鄉按照“五星級文明戶”中“五星”的評定標準,對馬秀清給予了500元的獎勵。像馬秀清一樣受到金灘鄉政府鼓勵的共有9戶。

馬秀清脫貧後,她所享受的扶持政策將不會發生改變。除了自己的產業,今年和“能人”簽訂了協議後,馬秀清還可以領到不低於1500元的分紅,而且他的大兒子可以到“能人”的合作社裡打工。

“現在,我們金灘鄉的貧困戶,家家都有了穩定的收入。9個村共223戶貧困戶中,有一部分受聘各村的保潔員、生態管護員,長期在‘能人’的合作社務工的有七八十個人,還有29戶是低保兜底。產業入戶資金正在發揮效益。”在靳有元看來,現在金灘鄉貧困戶,家家有不低於5000元的收入。

“今年金灘鄉要打贏脫貧攻堅戰,還要看能人議事會如何發力。”靳有元說道。為了發揮好能人議事會的作用,金灘鄉決定從今年的200萬元發展資金中拿出100萬元,交給能人議事會支配,充分發揮這些能人“會掙錢、能掙錢”的優勢,在發展壯大小實體、小產業的同時,為金灘鄉精準扶貧工作再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能人議事會保證將用1年的時間,讓100萬元的本金產生80萬元的利潤,並全部交由鄉政府用於脫貧攻堅。但是這份承諾卻讓靳有元覺得有些“不靠譜”。“一年下來100萬元怎麼可能會有80萬元的利潤。”能人議事大會會長張金元的解釋打消了靳有元的顧慮。

“我們將通過1:5比例撬動銀行扶貧貸款500萬元,發放給4家有實力能產生效益、有能力承擔風險的優秀企業進行發展,而這4家企業承諾無論盈虧都將按照16%的比例給能人議事會返還利潤,並層層簽訂了資金使用管理合同。”張金元說。針對這80萬元的利潤,金灘鄉黨委也有了自己的計劃。

金灘鄉通過成立能人議事會,在充分激發社會活力、藉助社會組織力量推進金灘鄉黨委政府工作的同時,探索形成了一種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專案走,產業專案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脫貧模式,將金灘鄉的脫貧攻堅推向了“2.0T”的快車道,脫貧步伐、脫貧質量將會隨之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7

自中央吹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號角以來,河口縣積極響應,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鬥志,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率、立體化地做好脫貧攻堅宣傳,全面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共謀民生新福祉。

妙用理論宣講平臺,強化脫貧攻堅思想引領。充分運用各級理論中心組學習、“河口講壇”活動、“大宣講”活動、“全國建小康 河口怎麼幹”大討論活動、“道德講堂”、“理論專題宣講”等宣講平臺,把脫貧攻堅理論宣講與學習宣傳省第十次、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州第八次、州委八屆二次全會等會議精神結合起來,與深入貫徹縣第十二次、縣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等會議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把脫貧攻堅政策理論列為重點宣講物件,選調政治素質強、政策理論水平高、有演講能力的領導幹部、理論工作者、黨校老師、“明白人”、“帶頭人”以及鄉土能人採取“課堂+互動提問+體驗”的方式,開展脫貧攻堅專題宣講,重點宣講脫貧攻堅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為困難群眾打下強心針,讓脫貧精神先立起來、強起來、富起來,一掃群眾“等靠要”思想。自20xx年8月中旬以來,河口縣開展多渠道發熱脫貧攻堅相關宣講共100餘場,近9000人受薰陶。

巧用新聞宣傳平臺,強化脫貧攻堅氛圍營造。充分利用報紙、電視、手機報、網站、等媒體平臺,多形式、多角度、持續不斷地宣傳好縣委、縣政府《關於實施“七個一批”精準扶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宣傳好扶貧開發的意義、相關政策、扶貧開發重大活動和重點工作、扶貧先進典型、成功經驗、良好做法,進一步擴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影響力和知曉度。在主要交通幹道、車站、主城區等人群聚集地懸掛固定宣傳廣告標語牌,組織縣內的LED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宣傳標語。各鄉鎮、農場及貧困村,包括村委會、自然村利用各種宣傳陣地,以宣傳欄、黑板報等載體向轄區群眾宣傳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內容,營造全社會關注和黨員幹部群眾支援的濃厚氛圍,有效凝聚脫貧攻堅向心力。拍攝南溪鎮南溪村黨總支書記何強、瑤山鄉八角村黨總支書記楊朝芬等先進典型專題片10餘期,在河口電視臺、河口新聞網、河口黨建網廣泛宣傳推廣,以身邊人身邊事為榜樣,引導群眾在自力更生、奮力脫貧的偉大實踐中“主動幹”“積極幹”,告別“養懶漢”現象。自20xx年8月中旬以來,形成相關資訊簡報14期近50條,河口報刊載相關資訊80條,河口電視臺刊播相關資訊近90條,河口新聞網累計刊載相關資訊112條,“天天看河口”刊載相關資訊40餘條,“河口外宣”刊載相關資訊18條。

活用文娛活動平臺,強化脫貧攻堅內生動力。河口縣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以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和諧中國夢·文化惠民生”、鄉村“兩委”換屆文藝巡演、四個農場成立60週年文藝聯歡晚會等文娛活動為平臺,把脫貧攻堅與重點專案建設、沿邊對外開放開發、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建立國家級衛生縣城暨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等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重點工作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政策法規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向群眾進行宣傳,為群眾送去一場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的同時,深化群眾對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的認識,讓爭當貧困戶、不願摘貧困帽的困難群眾積極轉變思想,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真正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標。截至目前,河口縣566戶2100人貧困人口的脫貧計劃均到達脫貧標準;3個貧困村271戶999人實現整村退出。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8

在這幾天調查走訪中,我瞭解到,農村貧困戶之所以貧困,有的是因病致貧,有的是因老致貧,農民因年歲數大了,勞動能力下降,又缺少青壯年勞動力,導致收入下降,生活境況窘迫;有的是因學致貧,農村孩子升學是農民的`開銷之一,孩子考上大學是件喜事,但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對農民家庭是天文數字,靠泥土裡刨食,根本無法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也有的是因愚因懶致貧,個別農民由於智力障礙或者沒有文化知識而導致貧困,他們思想保守,不外出打工,也不懂得積累,甚至因為遊手好閒、賭博,造成家裡生活艱難。

現在導致農民貧困的各項因素中,最主要的無疑是因病致貧。疾病是農民的大敵。一個農業家庭,如果其主要勞動力因病喪失勞動能力,如果有一人得了大病,對這個家庭來說,生活將被徹底打亂,那就是致命的打擊、無法承受的天大的災難。地沒人種了,不能出外打工了,更何況,為了治病,為了救命,可能把多年省吃儉用攢下的一點錢全花出去,還可能拉下幾年也還不完的債務。這樣的家庭生活隨即就會陷入困頓,陷入無奈,陷入絕望。

精準扶貧工作已經搞兩年,當前,群眾盼什麼,以後扶貧工作咋搞,我想除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宣傳到村戶,送進百姓家中,讓廣大群眾明白黨的政策,感受黨的溫暖,換要通過有效方法加大扶智扶志力度,加大帶動作用,精準扶貧不是簡單去拍幾張照片,噓寒問暖,更不是天天開會,整天糾結資料。我個人認為從以下幾方面應該如何加強完善:

1)如何通過個人貸款,調整小產業,如何通過引導調整一個地區整個大產業。

2)如何繼續推廣企業帶動和企業分紅;

3)如何完善醫療體制使每個人都能看得起病,每個人看大病,國家都能多報銷;

4)隨著農村老齡化發展趨勢越來越嚴重,如何加大和提高每位老年人基本生活補貼

5)如何提高給國家現在生活在貧困地區作過貢獻的人員,如農村退伍軍人、優撫物件、烈士的遺屬,抗洪救災,見義勇為等類人員的生活補貼或者救助。弘揚社會正能量。

6)如何更大利用現有普惠政策幫扶群眾,而不是普惠政策稍沒有執行好,就追責;

7)如何把等靠要變成我要致富,提高廣大貧困戶個人素質,對黨對社會要有感恩之心。要有誠信。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9

今天起了個大早,在附近的田間走了一走,看看村民們前些日子種植的青貯和栽的果樹苗長勢怎麼樣,今年雨水還算不錯,所以長勢都很好,看著綠油油的田野,我心裡甚是欣慰。

每天起來看一看這些個農作物的長勢,已然成為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只要有一天不去看,心裡就會感覺缺了點東西似的,所以我再怎麼累,早上起來時,也會去看看的,那樣心裡才會放心。泊白嘎查的村民大部分以養牛為主,而且村裡大部分地區都是沙地,對於他們來說,種植玉米和雜糧雜豆並不划算,所以結合他們自身情況和條件,我和嘎查“兩委”班子宣傳農牧民種植青貯玉米,一來青貯可以直接當成飼草料用於養牛,二來不用再種一些別的農作物來分身分心,來耽誤自身的優勢產業。為了鼓勵他們種植青貯玉米,我回單位找領導想辦法,領導為支援我們駐村工作隊工作,組織旗委宣傳部全體黨員進行了一次捐助行動。籌得的8000餘元錢全部買來青貯種子,分給那些買不起種子的貧困戶,而且我們還結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來到村裡開展了“送溫暖幫春耕”活動,邀請農牧業專家為他們進行培訓指導。現在一看,這些付出已然得到回報,也希望到秋收時可以看到更為豐盛的成果。

還記得我剛到村裡時,很多村民不看好我這個“城裡”來的“第一書記”,大家都以為我也就是來走走形式、擺擺樣子的,哪天“碰壁”了,三分熱情就沒了。為了改變嘎查群眾對我的這些看法,我積極主動跟老百姓談心、聊想法,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辦事,經過3個多月的工作、生活,現在老百姓遇到什麼困難,或是有什麼想法都會跟我說,只要我能幫上忙的都會盡力去做,盡力去協調。記得,有一天嘎查“兩委”班子來找我,說是旗裡讓有條件的嘎查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問我咱們嘎查整點什麼經濟好,我與“兩委”班子商討研究打算栽10畝林果樹,但是,問題接踵而來種植果樹區既沒有井,又不通電,土地又是沙質不保水,嚴重影響果樹的成長。這時嘎查烏書記向我會意的笑了,我也立刻懂了他的想法。我拿起手機給單位的領導打電話說明情況,並與電力公司認真溝通協調後,籌資1.8萬元,為林果地通上10千伏的生產用電,解決了果樹地澆水難的問題。

為了心中的這份信仰,肩上的這份責任,為了腳下的這片土地,百姓的這份信任,今後我將繼續全力以赴與貧困群眾一起走上一道光明的小康路。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10

經過數次努力,終於為社群的貧困戶李伯達找到了結對幫扶企業,廠長是位外地人,退休後到我鎮投資創辦了化工廠。記得前幾天和他聯絡時,他正在外地談生意,我告訴他我是社群貧困戶幫扶聯絡員,一番溝通之後,他答應“五一”節趕回來陪我一起去走走,看來今年的“五一”休閒計劃又沒指望了。

拎上包剛準備出門“你是我的一滴淚……”電話鈴“唱”起來。一接,是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從外地打來的,叫我約幾個老同學一起聊聊,我只能說抱歉嘍,畢竟工作第一啊,一腳蹬上車子便往化工廠去。

佘廠長見我來了,笑容可掬地看著我,“小張,我也是貧農出身,以前做得不夠,以後要多請你點撥點撥我,我對他們有一份感情。”看著眼前這位兩鬢斑白、一臉憨厚的老人,我心中不禁感動。

路上,我向佘廠長介紹了貧困戶的情況,老夫妻兩人,無兒無女,70多歲,老太太是啞巴,駝腰,身體很弱,不能做體力活,全靠家中的幾畝田地和老大爺的零工錢維持家用。住的是三間矮瓦房,已相當破舊,屋簷斜塌,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佘廠長聽後,非常同情。

來到他們家,老太太一瘸一拐地迎了上來,竟險些跌倒,我一把扶住她,她用感激的眼神看著我。再次看著她爬滿皺紋的臉,我的眼角溼潤了,這是一張怎樣的臉啊,彷彿所有的苦難都寫在了她的臉上,我的心頓時顫抖了一下。我趕緊從佘廠長手裡接過錢,轉身交給她,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手竟猛地一縮,嘴裡發出一連串“吱吱啊啊”的聲音,手不斷地比劃著。我把錢塞給了她,她嘴動了幾下,滾熱的眼淚滴在我的手上。看著她佈滿淚水的雙眼,我的眼淚不禁落了下來,一股熱流在心中湧動。

放下慰問品,就在我們準備走的時候,老太太突然拉住我的手,示意我們等會。她轉身向裡屋走去,出來時懷裡抱著一個鐵罐。就在我們疑惑的剎那,她從罐中抓出花生,分塞到了我們手上。我瞭解老人的艱難,說什麼也不肯要。可她執著地將花生硬塞到我們手中。“丫頭,收下吧,她拿你當自家孩子呢,你拿著她會更開心的!”佘廠長小聲地對我說。

晚上回到家,我打幵包,剝開了那些花生,一粒一粒,非常地玲瓏,捻一粒放在嘴裡,特別地香甜。今天,老太太的純樸深深打動了我,她的善良更讓我體會肩上擔子的沉重。我知道,社群還有不少像老太太這樣的貧困戶,他們善良、純樸、堅強。我知道,要帶領他們擺脫貧困、實現致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想,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再大的困難,除以眾力將不足為道。我相信:溝通才能心動,心動更能行動。

TAGS:脫貧 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