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徵文優秀篇

才智咖 人氣:7.15K

詩詞文賦,曲調令書,筆墨書歷史,素紙繹年華。這是對歷史的詮釋,也是一場文學的盛宴。本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徵文優秀篇,僅供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徵文優秀篇

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徵文優秀篇一

時至大學,空閒時間驟多,也終於有時間讀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年輕人,或許開始愛看網路小說,但漸漸的我發現與那些"垃圾食品"相比,國學經典才是最有營養的大餐。

透過國學經典,我感悟到的是足以震撼心靈的中華民族精神。沒有了中華民族精神,我們也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靈魂,當然我們也將不再擁有凝聚力、生命力。細細品讀國學經典,就會品悟到,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

品悟國學經典 ,在傳承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塑造了美好的人生,提升了生命價值。國學經典引導著我們追求真善美,適應大自然的生活環境,順乎天時,合乎人情,與時俱進,保持一顆永久年輕快樂的心。國學經典,其中多有思想義理,人生真諦。不僅古已有之,至今猶有價值,而且永遠對人有用。如今在中國港臺地區,東南亞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及海外華人文化圈裡,都越來越重視國學經典的訓練與學習許多著名的高校也興辦起國學院,孔子學院更是遍佈全球各地,"國學熱"悄然興起。國學經典給我的給我的初印象就是經典的份量,讓我從心底產生一種敬畏。我怕以我淺薄的學識難以領悟其中的奧妙。但當我手捧經典,細細品讀,我豁然開朗,想想自己的學識,似乎連冰山一角也算不上。

淺讀國學,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正直、謙遜、智慧與樂觀。《論語》:"言忠信,行篤敬。",教導我們做人說話應當忠誠老實,行為厚道嚴肅。這就是先人的高尚品德,我們中華兒女有何理由不去繼承?!但反觀如今社會,似乎並非如此!如果大家都聽從經典裡的這句名言,並且真正去履行,那麼哪會有三聚氰胺,哪會有瘦肉精,哪會有染色饅頭……《師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韓愈早就告知我們,人不是生來就什麼都知道的,誰能不遇到疑難問題呢?既然我們都有不懂的問題,那就說明了向他人學習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師!謙遜的品質不能缺少,眼下這個浮誇成風、利益至上、充滿享樂主義的社會是不是該經歷一下國學經典的洗禮呢?!追名逐利互相攀比成風,這是很成問題的。"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他人墮落的同時,我們應秉承自己的原則。學好像登山一樣難,學壞如山崩一樣容易。學好看似挺難,但不能因為這而去學壞吧!再難的事,只要堅持有何不成?再簡單的事不去做,何時能成?!事在人為!《晏子春秋》有言:"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堅持不懈做事的人,總會成功!不停向前走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國學讓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選自《禮記》),努力工作學習固然重要,但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有時緊張,有時鬆弛這是周文王、周武王處事的辦法,我們應從中學到的是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結合,有張有弛。

國學經典的寶庫,有我們學不完的哲理,通過研讀國學,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比如說,面對自己的父母,要學會感恩;對待犯錯誤的人,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生活中要樂於助人、尊敬他人、講話前三思而後語,小心謹慎;永遠記住要講信用……另一方面,國學其實是人生之路的一位偉大導師,我將來要經歷的一些事或許在歷史上早就發生在某人身上過,有過類似的記載,那麼這對我來講就非常有借鑑意義了,它就像一個人生方向的指南針,在我看不清前方道路時,為我撥開眼前的迷霧,為我指明正確的方向!

或許國學經典僅應用在個人身上,並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其價值。古今之變,這是歷史,可以認識歷史規律,以史為鑑,來治國平天下才是根本,我現在乃是一介書生。或許治國平天下並非我所能,但遠觀古人治國平天下的智慧何不是一樁樂事,以孟子為例,"春秋無義戰",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用孫臏,以富國強兵為第一任務,孟子目睹戰爭帶來的災難,竭力呼籲反戰,他把井田制度看做理想制度,在他的理想國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歲的人可以衣帛,養雞養鴨,不失其時,七十歲的人可以食肉,在當時,這是一種何等和諧的社會啊!另外,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思想裡滲透的不就是我們今天呼籲的民主嘛,同時也體現了孟子對人格獨立和平等的尊重。

西方人的道德培養,多有宗教信仰,我們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出之於讀書明理。中華民族的基本道德信條規則都被記載在我們的國學經典裡,如儒家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弘揚民族精神乃中華民族立國之本,國學的功能不只是固有的學術,也有現代精神,如明條理、辨次序、致知力行,這些便是科學方法。而仁愛精神和道德情操也是當今中國和世界所急需的!

國學經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年文化內涵,身為中華兒女,今後我更要多加學習,用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為我指明人生的道路,引領我前行,作為中國人,我為此感到驕傲!

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徵文優秀篇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介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裡,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錶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手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裡,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經典,華夏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徵文優秀篇三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誦讀經典,爭做博學少年。”

揮汗如雨,金桂飄香,在這個喜悅的季節裡,讓我們掀起誦讀經典的高潮,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經典文化,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的傳承。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園。中華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經典文化的結晶,是建設文明社會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情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國學經典,文化蘊含豐厚,蘊藏著豐富的文明禮節和做人道理。如《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的許多循循善誘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為至理;也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說法。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令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這件事講了白圭總自以為是,自私自利,只圖個人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到別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現。孟子則用和藹的態度、尊敬的言辭批評了白圭自以為是、以鄰國為壑的錯誤做法,體現了孟子的仁愛思想。主要啟示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顆仁愛的心,處理事情的時候既要有利於自己,又要有利於鄰居,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體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母愛如空氣,陽光和水,擁有他就擁有了世上的珍寶,什麼也不能換取,她卻讓平凡的生活充滿色彩。但沒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寶,也不過是一堆貨物而已。母愛神聖、淳樸,只求給予,不求回報。但我們一次次的辜負她,只求索取,不求報答。可惡的我們卻將母親一聲聲甜蜜的問候當做一次次煩躁的嘮叨,將母親一次次的關心當做是一種施捨、、、蒼天無情,世間萬物,唯獨將母親漸漸變老。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此孝順的孔融,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孩都知道孝順和謙讓。孝順是一個人的品德,謙讓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當今社會發展較快,但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素質越來越低,都遺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現在一個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會做到孝順和謙讓。好聽的話語誰都會說,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都是蒼白的。經典文學都是易學難行。放眼望去,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代詩人雖然生活貧困,但精神的財富戰勝了生活的貧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財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氣。

經典誦讀可以提高我們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養,通過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瞭解中華文化歷史,豐富我們的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讓經典浸潤人生,傳承國學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