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通用8篇)

才智咖 人氣:3.2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徵文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2022年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通用8篇)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 篇1

時光荏苒,轉眼間清明節又來了,這是屬於我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個清明節。一時之間,萬般滋味湧上心頭。

從我懂事起,老師們就對我們進行了無數的傳統節日教育。大多涉及愛國愛家之類的紅色旋律,懵懂之時,尚不懂得其間蘊含的重大意義,只是覺得該哭就哭,想笑就笑,無拘無束,一派天真。記得第一次寫有關清明節的作文是在二年級,老師佈置我們把清明節時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於是就把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掃墓的經過寫了下來,記得習作的情感格調應該是快樂而興奮的,因為覺得去山上踏青啊、漫山遍野地亂跑摘果子吃啊,是多麼開心的事啊!可是習作交上去後老師專門又上了一節講評課,她說清明節是憂傷的節日。是會讓人哭的節日,是不可以傻樂傻笑的節日!大家在寫時不能老用很開心很快樂之類的話語,那時候稚嫩得我們總弄不明白,為什麼老師的眉頭要深鎖著呢?老師說的`話為什麼就那麼深奧呢?

漸漸長大了以後,書讀多了,隨著知識的日漸豐盈,我認識了很多愛國烈士,學校也組織幾次了清明節去給烈士掃墓的活動,站在烈士墓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漸漸明白了這個節日是需要緬懷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可是如果不是當初他們的浴血奮戰,為國捐軀,就不會有我們如今的安逸生活。生命是何其可貴的,可是他們卻甘心為國捐軀。心裡有了感動和懷念,清明節到了的時候便有了絲絲愁緒,時不時會冒出如司馬遷說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豪言壯語,並萌發長大了身先士眾死而後已的報國情懷。

到如今,覺得一切都開始轉變了,從心境,到覺悟。去年隨親人去山上掃墓,正是陰雨霏霏,感覺行人匆匆,大多神色悽然,天地暗淡,行雲陰沉,似是寄託無限的哀思。山丘間此起彼伏不時響起清亮的鞭炮聲,風吹過,一陣陣壓抑或放肆的哭聲就在空洞的山間迴盪,好生淒涼!那聲聲呼喚,好似生者在期待著著親人能再入夢中相見,可從此上窮碧落,下落黃泉,生死兩茫茫!感覺人生的無常和生死的無奈,不覺兩行清淚潸然淚下。便不知不覺握住媽媽的手,感受那無盡的溫暖和踏實。死者已矣,生者長存,把握好每一天,好好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想,這就是清明節給我的最大感觸吧:學會緬懷,學會感動,學會珍惜。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愛家,更要愛自己的祖國!心中有愛,一切才會顯得那麼的實在和珍貴!

人的一生,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到箭步如飛,總是要經歷漫長的過程,而人對事物的感悟,也如清明節給我們的啟示,那麼深刻,那麼綿長……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 篇2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紀念祖先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紀念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用火燒著,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磕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 篇3

清明節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每當清明節倒了,家家戶戶都帶著香燭、紙錢,來到祖先的墳前焚燒,表示祭奠祖先。清明節正好趕上了陽光明媚、柳綠花紅、百花齊放的好時光,正好人們踏青春遊,氣溫也漸漸升高,人們也可以開始種田,所以有一句古老的話:清明前後,點瓜種豆。

清明節我們不僅要祭奠祖先,還要深深地緬懷革命先烈們,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為了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所以我們要深深緬懷革命先烈們,讓他們在地下安息吧!

革命先烈們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看看家家戶戶的衣櫃裡都放著大人和小孩五顏六色的衣服,看看我們現在吃的,白麵、大米,有營養的美食。有的人們住的大平房,還有的住的樓房,甚至有的人們住的別墅呢!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

因此,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決不辜負先烈們的期望,長大報效祖國。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

我和爸爸回到了鄉下老家給祖先上墳。我們來到了祖先的墳前,爸爸用鐵杴把墳塋修繕了一番,然後把帶來的貢品放到墳前,帶著我給祖先磕了三個頭,起身倒了一碗酒,圍繞墳塋灑了一圈。上完墳,我們就在山裡踏青遊玩,高高的山上,有茂盛的樹林,有綠綠的青草,還有清澈的湖水,美麗極了!

回家的路上,迎春花、梨花、櫻花爭相盛開,花香四處飄蕩,好多遊人在花前拍照留影,一張張笑臉和鮮花一樣美麗,多麼幸福呀!爸爸告訴我: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烈、祭拜祖先的節日,也是春暖花開、遊玩踏青的節日。他還給我講了先烈們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故事。我聽了很感動,正是先輩們流血流汗、艱辛創業,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長大了貢獻力量、報效國家!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 篇5

4月的黎明,儘管漫長的冬夜已經離去,但陰霾卻不肯放棄人們的籠罩。牆角的一抹新綠,是人們的嶄新的希冀。走在巷子裡,卻沒有喧囂,有的,是那行色匆匆的身影,與一抹尚未乾去的淚痕。

這是清明節,山野中,陵園裡,前來掃墓上香的人絡繹不絕。香火,承載著哀思,繚繞在沉重的墓碑前。年輕人們,或是看著碑文久久矗立,或者雙手合十,彷彿正在低聲對墳墓說著些什麼。他說的是回憶嗎?他是在告慰逝者安息嗎?我看見一個老人家在墓碑前,如同雕像一般,久久地跪著,淚水隨著他誠摯的禱告再次消逝在時間的急流裡,留下一抹淡淡的悲涼。他悼念的是他的母親嗎?他痛苦的是因為沒有給他母親剪一次指甲嗎?冰冷的大理石,在禱告中透出只有靈魂才能賦予的神聖與莊嚴。人們不肯離去,這土地裡沉睡著他們的親人,這土地裡埋葬的是他們的思念,這土地彌留著他們的記憶,這土地昇華著逝者的靈魂與尊嚴。可是,生活迫使他們最後一次,莊重的看這墓碑一眼。他們強迫自己邁開步子,離開這裡。因為這裡,承載著太多的悲悽。

“媽!我後悔沒再回家看您一次!”老人哭道。他的滄桑的臉頰已經佈滿褶皺,他的真誠讓人肅然起敬。這即使在百米之外,也能聽見的鄉音,就決定了清明的主旋律——這是悔過的日子。可是,悔過,只能給生者一些告慰罷了,卻永遠無法彌補逝者的遺憾。活著的時候不去珍惜,難道只有死了,才肯悔過嗎?我不解,我困擾。可最終我明白,擁有的不去珍惜,失去了才拼命去後悔,這難道不是人性的弱點嗎?

我後悔自己沒能兌現與父親的諾言,我愧疚於不能理解母親的一片苦心。我後悔沒能給爸爸洗一次腳,我悲傷於沒能給爺爺送行。或許,歷史會重演,我可能會成為那個老者,在親人的墳頭哭上幾天幾夜。

不,我不想這樣。我要努力的珍惜美好的當下,我會用心去理解愛我的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落葉並不遺憾,因為新的葉子會蓬勃而出。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遺憾。逝者安息,生者堅強。但願在遠去的日子裡,時光能承載人們無悔的魂靈。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 篇6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學生工作處檔案要求,要求我係開展關於“我們的節日 ,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各班從清明節的由來,講述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故事,大力提倡緬懷先烈情懷,從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清明節將至,在繼承這個節日的傳統文化的同時,要求同學們在祭奠祖先緬懷先烈同時還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注意到防火,回家掃墓祭祖的過程中注意與每一個細節,注意腳下留情,留下青青。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 篇7

這是一個短暫但可以讓我們修生養息的耗時間,這是我們開學以來第一個假期,我們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清明。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 “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 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使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好習慣。

我們的傳統節日有很多,然而當我們享受節日給我們帶來的假期時是,是不是也應該像祖先一樣在這些節日裡做些什麼呢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徵文 篇8

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人們紀念逝去親人,寄託哀思的日子,更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時機。為號召全域性幹部職工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大力倡導孝心、推行孝行、弘揚孝道,我局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

一是開展文明祭祀活動。幹部職工以“健康、安全、文明”為主題開展了文明祭祀活動。用手機簡訊、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的祭祀方式,在祭祀活動中移風易俗、文明祭祀。

二是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幹部職工利用休息時間積極參與了中國文明網開展的“傳承紅色基因網上祭英烈”活動,在網上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表達對先烈、先輩、先賢的感恩和緬懷之情。

三是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我局組織環保志願隊伍開展了文明勸導、植樹、清潔環境、保護生態環境等志願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