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報告:皆大歡喜的改革已越來越少

才智咖 人氣:1.68W

中國發展報告 關鍵之年深改全發力

中國發展報告:皆大歡喜的改革已越來越少

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已從多個方面深度楔入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之中,楔入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程序之中

20**年,註定將在中國發展歷程上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頁。

這一年,被稱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提升為中央治國理政總方略的背景下,改革全發力成為貫穿全年發展的最鮮明特徵。

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從“開局”進入了“關鍵”。這不僅意味著改革階段的遞進,更標誌著改革難度的增加。

一個個過去被表面擱置而內在發酵的改革難題,擺在了光天化日之下,破難而進,推石上山,必須一鼓作氣、堅韌不拔。在這一年,改革頂層設計不斷加強,一批標誌性改革措施陸續推出。截至本刊發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年內已召開了11次會議,平均不到5周召開一次,設計圖、任務書有條不紊地提出,施工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央抓改革的力度甚大。11次會議共出臺了60多個推進改革的意見、辦法、方案等重要檔案,內容涵蓋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領域。

從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到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從放開“全面二孩”,到戶籍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從為“雙創”提供全方位服務,到生態文明建設完善頂層設計,從加力夯實教育、醫療基礎,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出臺,從全面從嚴治黨紮緊制度籠子,到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實施階段……全面深化改革,已從多個方面深度楔入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之中,楔入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程序之中。

20**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了對中國發展規律的認識。在“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中,五大發展理念是價值層面的思想引領;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五大發展理念是實踐層面的行動指南。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總體構想的內涵,標定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發展路徑。

這一年,中國“十二五”規劃收官,“十三五”規劃建議審議通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開啟了向著全面小康的最後衝刺。全面深化改革,也與前後相續的五年規劃實現了有機對接,將以“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姿態邁入“十三五”。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指引著改革進一步聚焦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發展新體制”,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系列部署已被納入改革臺賬,進行統籌部署。

這一年,改革尤為堅持“人心標準”,將群眾的“獲得感”作為試金石;改革更加註重成效落地,著力疏通“最先一公里”與“最後一公里”,解決“上下熱中間冷”、“上下通中間阻”現象,以實實在在的成果為創新、為發展開路清障除弊。同時,改革注重發揮試點作用,激發從中央到地方的改革動力,加強從頂層設計到基層探索的聯動,一批批改革成果不斷顯現,群眾切實從改革中獲得益處,改革的勇氣與智慧正進一步成為執政黨和我們國家的寶貴氣質。

謀大局,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進入20**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持續加大、世界經濟的“亞健康”狀態,曾令人們對發展能否保持長期活力、改革能否頂住壓力爬坡過坎,產生過疑慮。中央果斷給出了明確回答——改革是提振經濟的關鍵一招。

要想化解過剩產能、啟用新的發展引擎,想要重現碧水藍天、打贏脫貧攻堅戰,想要攻破利益藩籬、分享更多改革紅利,都要求改革者必須迎難而上。這些困難與難題不會自然解決,必須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把需要攻堅克難的硬骨頭找出來,把需要闖的難關、需要趟的險灘標出來”……20**年之所以關鍵,原因有二:一方面,改革難題多,發展轉型之艱與改革攻堅之難,交織並行,既面臨著改革阻力較大、障礙較多的硬骨頭,也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強民生保障等硬任務,還有“三期疊加”、“兩難”增多背景下的新難題。另一方面,改革任務重,隨著改革進入密集“施工期”,新的方案不斷出臺,頂層設計能否落地生根,取得讓群眾滿意的實效,成為了新的考驗。

而在20**年,傳統業態、傳統行業的衰落與“網際網路+”催生而來的新產業、新業態的突起,表現得更為明顯。發展方式的變革,無疑會加大改革的複雜性與曲折性。

在這一年,改革由單項和區域性突破轉向全方位系統設計和整體推進的趨勢更為顯著,改革內涵已由經濟領域全面拓展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及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國內改革更加深入地拓展到參與、應對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中來。

啃“硬骨頭”、探“深水區”,離不開對改革大局的全面把握。特別是“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已經明確了“統籌兼顧”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任何改革都要從全域性出發,從全域性思考,最終落實每一項具體措施。只有從健康發展的全域性出發,才能明確每一項改革的最終目標和終極意義,也只有明確了航向,改革才能進一步走穩走遠。

關鍵之年,發展的速度之變、結構優化、動力轉化,與改革的時序、節奏緊密咬合。新動力的積聚、新舊增長動力的切換,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發展的路徑。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握的“大局”。

而衡量一項改革部署出發點,則離不開三個“有利”,即改革能否對全域性改革有利、能否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利、能否對本系統本領域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有利。惟其如此,才能抓住根本、堅守自信,才能對改革的責任自覺擔當。

20**年多項改革綜合施力,已表現出對改革深層次脈絡的把握。例如,簡政放權成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政府主動瘦身營造出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深化結構性改革,推動“網際網路+”和“中國製造20**”相融合;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並進,激發發展的活力;自貿區試點擴大,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寬了中國發展的外部空間;司法體制改革多項試點漸次展開,為發展奠定了法治基礎;治黨從“全面”、“從嚴” 兩個關鍵點發力,為發展構建日益清朗的政治生態……

走到今天,中國的發展和改革已經高度融合,發展每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改革不斷前進也能為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可以說,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後的持續發展。

正因如此,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軸,同時通篇貫穿改革精神,包含大量改革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與下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的有機對接,更要求改革者講大局、顧大局,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中的利益調整,提升改革方案質量,聚焦體制機制頑疾,進一步突破部門利益的藩籬,切實向要害處發力。

抓落實,讓改革落地生根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縱覽20**年的11次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會議,從年初的第九次會議強調“努力使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到年末的第十九次會議指出“改革工作能不能落實到位,落實責任是關鍵”,可以說,“抓落實”是一年多次出現的高頻關鍵詞。

關鍵之年,關鍵的關鍵就在於落實。以“施工圖”方式落實改革藍圖,是一個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的過程。決策層反覆強調,深化改革已經到了真正的關鍵關口:因為肉已經沒了,到了啃骨頭的時候了。

改革難落地,或變形或走樣,往往就卡在“骨頭”上。這其中,有某些部門和某些幹部的為官不為、懶政怠政,更深層原因則是深化改革已經直接觸動了一些部門和一些人的既得利益。

當前,改革不是做表面文章,攻堅戰已經開題,正待全面破解;改革由表及裡、從淺入深,正在逐漸觸及癥結核心;一系列深層次體制機制弊端與既得利益阻礙越發凸顯,各種矛盾交織疊加更為複雜。

正因如此,中央把“抓落實”貫穿於20**年改革始終。從一年的改革實踐來看,抓落實,體現在改革方案聚焦更準上,面對深層次的社會關係和利益調整敢於動真碰硬;也體現在緊抓改革配套、明朗改革預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