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考前模擬題(二級)

才智咖 人氣:2.38W

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關於心理諮詢師考前模擬題,歡迎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諮詢師考前模擬題(二級)

選擇題

1.我國學生最喜歡的教師特徵是( B )

A.知識廣

B、教學方法好

C、親近學生

D、熱愛學生

【解析】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我國心理學工作者謝千秋曾以“學生喜歡怎樣的教師”為題向42所中學(從七年級到高二)91個班級的4415名學生作了問卷調查,歸納出學生喜歡的教師特徵,依次為教學方法好,知識廣博,耐心溫和等等。

2.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正式形成,其標誌是美國心理學家(D)的著作教育心理學(1903)

A、華生

B、斯金納

C、皮亞傑

D、桑代克

E、維果斯基

3.心理學家是通過下述兩種方法來選出專家教師的(BD)

A、同事推薦

B、學生成績

C、學生推薦

D、領導推薦

【解析】心理學家是通過下述兩種方法選出專家教師的:一是通過學生成績來確定,用標準化測驗研究學生在一定時期內(如5年)的增長分數。如果某位教師所教學生的增長分數在一定地域範圍內位居前15%位,則該教師作為專家教師;二是通過學校領導來選定。研究者列出專家教師的一些特徵,然後拿給校長或督學看,讓他們據此選出專家教師。

4.教育心理學家的使用“教師角色”這一術語時,含有以下三方面的意思(ABE)

A、教師行為

B、教師的地位和身份

C、教師的認知

D、教師的情感

E、教師的期望

5.教師專業需要某些特殊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ABCD)

A、思維的條理性

B、思維的邏輯性

C、口頭表達能力

D、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解析】許多研究表明,教師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診斷學生學習困難的能力,以及思維的條理性、系統性、合理性,都與教學效果有較高的相關。這些特殊能力既有天賦的一面,即認為好教師是天生的,但也有後天習得的一面,即認為好教師是後天訓練的。

6.專家教師與新教師的差異表現在三個方面,具體是(ADE)

A、課時計劃

B、課堂管理專長

C、教授專長

D、課堂過程

E、課後評價

【解析】專家教師與新教師的'差異

(一)課時計劃的差異

專家教師的課時計劃只是突出了課時的主要步驟和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目標區分不同型別的課,對所教授的課程分析主要步驟和教學內容及相對應的教法

(二)課堂過程的差異

明確行為目標強調學習之後的行為變化和變化的條件,將刺激和反應規則提具體,則陳述的目標也就具體了。通過練習與反饋來教學生習得,教會學生一些重要的鑑別課堂活動能力。如上課時老師聲音大小(變化)的含義;教師步伐的快慢意味著什麼。能不斷地暗示學生,課堂需要的行為是怎樣的,以及自己應有怎樣的表現。使之課堂規則明確、執行規則一致。通過利用各項“技巧”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一上課就開始注意和立刻參與所要求的活動;在一個活動轉移到另外活動時,或有重要資訊時,能提醒學生注意。

(三)課後評價的差異

在課後評價時,專家教師和新教師關注的焦點不同,引發不同觀點的決定因素既是對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兩種教師執行的態度不同。只有當明確教學目標,在授課活動中的各種活動圍繞著教學目標時,教師對課的評價才會恰當。而注重完成目標的效果,而後才會去關心隨之自然做得到的東西,使之更近一步地提高。

7.專家教師具備的教學專長有多種形式,包括:(ABCD)

A、學科知識專長

B、課堂管理專長

C、教授專長

D、診斷專長

8.促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反思的方法有(ABCD)

A、寫反思日記

B、觀摩與分析

C、職業發展

D、行動研究

9.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傳遞給學生,學生會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這被稱為(B)

A、暗示效應

B、期望效應

C、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應

D、被動接受效應

【解析】心理學中,在無對抗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企望的相符合,這種現象稱為“暗示效應”。

期望效應就是著名的皮格馬利翁(Pygmalion)效應.是根據古希臘的一個神話命名而來.說的是國王皮格馬利翁(Pygmalion)發現了一塊難得的好石,晶瑩剔透,令人愛不釋手.於是國王將石頭雕成一尊美麗的少女像,每天早晚都含情脈脈地長時間凝視少女像,期待著石像能變成真人.國王的誠意感動了上帝,鍥而不捨的期望產生了神奇的效果.一天早晨,國王欣喜地發現美麗的少女已端坐在他的床前.有時候,期望就是具有那麼一種神奇的力量,從而產生令人難以想象的結果.人們通常用這樣來形象地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

心理學家森瑟爾和傑卡布森(nthal & bson)所提出.即人們的預期心理會影響行為,而導致結果和原先預期一樣。因此,如果你一直告訴自己:“不可能”,那就絕對沒有“可能”的一天。對於這樣的現象,以心理學的眼光來看,就是“自我應驗預言”或簡稱“自驗預言”。

所謂接受效應,就是如何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不產生反感消極抵制情緒,並增強想聽、要聽教育者施教的需求和渴望感。

10.處於(B)階段的兒童的思維往往是自我中心的。

A、感知運動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解析】前運算階段 對大多數兒童來說,前運算階段( representational thought)發生在大約24個月到七歲之間。兒童開始積極地發展心理表象,這在感知運動階段末期就已經有了初步發展。這個階段,兒童在與同學之間以及父母之間開始通過詞語進行交流。前運算階段兒童的交流通常是自我中心的(egocentric),只集中於自我,而不能理解別人是如何知覺情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