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社工考試青少年社會工作考點整理

才智咖 人氣:1.11W

社會工作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係,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促進社會和諧的職業活動。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青少年社會工作的考點,歡迎大家閱讀。

2017社工考試青少年社會工作考點整理

青少年的界定

我國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滿18週歲的男女為未成年人;最高人民法院公佈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的年齡規定在25歲以下;共青團規定團員年齡為14-28週歲;少先隊隊員的年齡為7-14歲。

青少年時期的最主要特點:多變、創新、反叛。

青少年文化四型別:正直青年、問題青年、文化叛逆青年、政治偏激青年。

青少年發展性特徵:

一,兼具質與量的改變;二,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特質;三,同時兼具穩定性與不穩定性的特徵;四,具有共通性與變異性的性質;五,兼有分化與統整的功能;六,兼有正常發展與易受傷害的可能。

青少年個體發展性需要;1.接納自己的身體和容貌,表現符合社會所規範的性別角色需求;2.個體與同伴發展適當的人際關係;3.追求獨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4.自食其力,尋求經濟獨立;5為未來的生涯作準備;6.發展符合社會期望的認知技能和概念;7.努力表現負責任的行為,追求理想和抱負;8.為未來的婚姻和家庭作準備;9.建立個體的價值體系,符合現實世界的需求。

青少年工作:把青少年作為工作和服務物件,通過運用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規律性,以及社會工作專業的理念、理論、方法和技巧,來最大限度地發掘青少年的潛能,促進其全面健康發展,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專業活動。

青少年社工分微觀、中觀、巨集觀三個層面;微觀層面針對青少年個體需求,中觀層面針對青少年家庭需求,巨集觀層面指社群社會工作和相關組織,針對法規或政策進行。

青少年社工的服務原則:

一,尊重青少年的價值與尊嚴;二,接納與關愛青少年;三,注重青少年的個別需求;四,協助青少年具備適應社會變化不斷成長的能力。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發展性的、預防性的、治療性的青少年社會工作。

發展性青少年社工內容:一,提供青少年閒暇場所;二,舉辦各種活動;三提供國內外時速資訊服務,使其瞭解世界發展的趨勢;四,提供其發展中各方面的知識性輔導服務;五,提供就業資訊及就業輔導等。

預防性青少年社工內容:一,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環境;二,改善青少年學校生活環境;三,改善青少年社群生活環境;四,探索學校、家庭、社群良性互動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模式;五,倡導有效的青少年服務和發展政策等。

治療性青少年服務的內容:一,提供補助幫助困難家庭的青少年正常成長;二,提供被忽略或虐待的青少年的保護服務;三,提供青少年安置服務;四,提供治療性服務;五,提供矯正服務。

青少年社工方法分直接和間接兩個部分。直接的社會工作方法包括針對個人、群體、社群開展工作所必須運用的個案工作方法、小組工作方法、社群工作方法;間接方法主要包括社會工作行政和社會工作研究等。

小組工作的核心要素:目的性、過程性、計劃性、互動性。

羅斯總結的小組工作功效:一,提供同伴增強機會;二,更能刺激大多數當事人的真實世界;三,對規範小組組員的行為直到很好的制約作用;四,小組內獲得的經驗將有助於組織重新建立良好人際交往和行為習慣。

青少年小組工作:娛樂小組、遊戲技巧小組、教育小組、任務小組、問題解決和決策小組、焦點小組、自助小組、社會化小組、治療小組。

社群工作特點:一,以社群為物件;二,以結構導向的角度分析問題,調整各種關係;三,介入的層面比較廣泛;四,強調居民的參與;五,社會資源的廣泛運用。

社會工作行政:把一個服務機構的社會政策轉化為社會服務的行為。包括行政人員——領導者——與所有其他職員——下屬或團隊成員。基本過程是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和控制。

社會研究:在獲取知識和發現事實的過程中,社會工作乾及其他領域的理論和實務工作者使用社會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與社會工作有關的資料,以協助達到社會工作目標。

社會工作研究五層面:一,青少年群體特徵和社會環境狀況研究;二,青少年需求調查和服務設計研究;三,服務過程研究;四,社會服務與政策改善研究;五,社會工作理論研究。

整合社會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務中的運用:一,青少年需要的多元性決定了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二,社會資源的綜合性決定了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三,社會工作專業的通才要求決定了青少年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青少年服務計劃設計:指社會工作者達到一定的服務目的`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設計。兩個層面:計劃的過程和計劃的結果。計劃根據方案形成的不同依據,劃分為社會問題取向和個人需求取向兩型別。

社會問題取向;指計劃設計是通過問題分析、診斷、方案設計的過程來完成的,。

個人需求取向:指服務方案的設計是迴應服務物件的需要,社會工作者是發起者和推動者。

影響計劃設計的主要因素:機構的宗旨、服務物件的需要、資源條件、計劃設計的理論基礎、服務物件的參與。

計劃設計的過程:評估需要、確定目的及目標、制訂活動方案、評估、撰寫計劃書。

清楚的目標需要具備的條件:一,應該是與問題和目的有關聯的;二,是可達到的;三,是可量度的;四,有時限的;五,目標間是有關聯的。

活動方案的制訂包括:理念、目的和目標、物件、性質、時間、地點、程式、資源、應變計劃、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