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應外合 提升職場價值

才智咖 人氣:1.01W
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楊永歧告訴記者:“在職場中,許多年輕人不懂得把握這些關鍵因素,丟掉了讓自己走向更多或更大成功的機會,最終庸庸碌碌,變成了為生活奔波的機器。”

  前人之轍,後人之鑑。而人在職場,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麼如何去把握那些關鍵因素,以成己所願呢?

裡應外合 提升職場價值

  提升公眾影響力

  提升公眾影響力並不是要你必須成為“明星”或“公眾人物”,而是說要增加你在自己所處的領域或行業的知名度。在當今的資訊時代,引起別人對你的關注(當然是好的方面的關注),你就會擁有更高的價值。

  尋找市場化的開放平臺

  “對於剛進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來說,選擇一個市場化的較為開放的平臺,對他今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研華科技的大中華區總裁何春盛說,“市場化的開放平臺,一方面可以有助於員工接觸到較為廣泛的資源,形成開闊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員工市場化的思維方式,按市場規則辦事。另外,也有助於鍛鍊他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

  不過,找到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後,如何來利用這個平臺積累自身資源,也是一門學問。“在這方面,我們比較倡導與資源的互動,打個比方,如果你是一家企業的銷售人員 ,你就要學會與客戶進行定期的交流、溝通。這種交流、溝通不是說每次你都一定要談到賣東西給他,而是你要經常發現對客戶有用的資訊或機會,然後提供給他。甚至更為技巧地去請教對方一些問題或諮詢一些資訊,這是溝通的方式。”

  “當然,還有一項資源是你不應忽視的,就是你的同事或上司,當他把客戶介紹給你的時候,你要學會把與客戶溝通的進展情況反饋給他,聽取他的思路或建議。這樣,即使他不能提供好的建議給你,也會對你保持好感。之後他們有可能會繼續提供資源給你。” 何春盛繼續解釋道。

  的確,資訊經濟時代,最重要的兩種資源一是“資訊”,二是“人脈”,而“人脈”往往又是原始資訊的載體或持有者,按照這樣的邏輯,一旦懂得與“人脈”資源的溝通技巧,事實上你就擁有了如上的兩種資源,而這兩種資源的互動亦可使雙方都獲得增值。

  搭建通向更高平臺的階梯

  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你還沒有找到理想中的平臺,或者當前的平臺不足以為你所用時,你該怎麼辦?借用現在管理諮詢公司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不斷把自己關於時下某個事件的分析或觀點發表到媒體上去,最終引起關注。作為個體的員工,尤其是較為高階的人才,也完全可以採納這種辦法,將自己對本行業或本領域的獨到見解發表出來,時間久了自然就樹立了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當然你也會引起你老闆的關注,職場價值也會隨之上升。

  如果希望在企業內部引起關注、獲得提拔的話,一個有用的方法就是要學會在公司會議上或提交公司的報告中表現自己的才能。勇於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當然這種意見應該是能夠行之有效或有所建樹的,而不是單純的牢騷或抱怨。

  加強內在競爭力

  在“獵人”時,“我們往往會關注人的幾個方面:一是他對資源的掌握程度及其在行業的影響力;二是他做過的專案及其業績;三是他的耐力及其對企業的誠信。”資深獵頭顧問李向東表示,“一個人所做過的專案及其業績,是其內在能力的表現,這個人在一個不錯企業裡服務時間的長短,是這個人耐力及其誠信力的表現,兩者共同構成了一個人在當前職場上的內在競爭力。”

  在柴婧案例中,她能在不斷積累過程中寫出獲得“《財經》獎學金”的文章,這是其內在能力的表現,同時,她能在她最早就業的媒體做到三五載,也表現出了其一定的耐力。李向東說,“現在有許多大學生或研究生,本身很聰明,但畢業沒兩年就換了三五個工作,這是我們在選擇人才時最大的忌諱。”

  自我學習是最大的競爭力

  不可忽視的是,柴婧是一個很注意學習的人,她能在工作中學習,也能夠在出現適當機會時去參加系統化的進修,這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是極其重要的成功要素,也是使自身業績獲得提升的重要前提。李向東說,“我們在選擇人才時,非常關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我們會看他參加過哪些培訓,是不是在工作之後還在主動學習,學習的有效性程度如何等等。”

  當然,也有人不斷學習之後職場價值卻不升反降,這就涉及到一個學習的集中性問題。如果學習的知識或者掌握的技能比較分散,這些知識或技能就很難形成合力,很難創造出業績,而多樣的淺層次的技能卻經常分散人的注意力,造成眼高手低的狀況。

  區分職場價格與職場價值

  蕭劍是一家知名外企的高階營運經理,但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得到提攜,看到以前的老同學有的升官,有的發財,他很著急。這時候,同行的另外一家小企業找到他,提出給他一倍的薪酬挖他去做副總,他很動心,但也有些猶豫,就去找正好做人力資源經理的朋友去諮詢。

  這個朋友反問他,“如果這家小企業一年之後倒閉了,你計劃怎麼辦?”的確,對於偏向金字塔頂端的人來說,找工作可能更難。因為你不可能願意再降低身份,而頂端的職位也更加稀少,競爭更為激烈。另一方面,在小企業工作一年後,雖然職務晉升為副總,但平臺、視野都有可能會縮小,在當今急速發展的時代,一年的時間就有可能把一個人甩得很遠。這樣,表面上,蕭劍的職場價格雖然上升了,但職場價值卻未必能同樣上升,這種狀況會在尋找下一次工作機會時徹底暴露。

  典型案例

  職場“升值”路線圖

  認識柴婧是在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的辦公室裡,我的`第一感覺告訴我:她不是律師,但在這個位居“全球五大”的律所裡,她有相當的影響力。

  交換過名片後知道,她是這家律所的公關顧問,在等待被採訪人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她以前也是媒體出身。

  因為律師行業在宣傳方面的專業性與特殊性要求,使我對柴婧的職業背景及其轉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路偉近幾年在中國形成的突出的品牌優勢以及與中國政府保持的良好關係,也證明了柴婧的工作業績及其職業轉換的成功。

  在隨後的多次接觸後,柴婧道出了她的職場故事。

  “我大學讀的專業是生物育種,但小時候的理想是做一名記者。大學畢業就在媒體做財經方面的報道,有三五年的時間,很執著地鑽研,逐漸掌握了系統的財經知識,並在財經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資源。

  經過大量的財經新聞採訪、策劃、編輯實踐後,我決定系統地讀書。3年的北京大學經濟學課程攻讀,我獲得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碩士學位,後來又幸運地獲得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財經》雜誌獎學金,這應該是國內媒體中一個非常優秀的獎學金。之後我感覺自己在分析問題、把握問題時的專業深度增加了不少,我決定放棄回媒體的機會,選擇到路偉來做一名公關顧問。”

  “應該說,媒體工作期間的積累以及在北大學習期間的拓展,為我現在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推動律所與中國企業界進行廣泛交流,與政府、媒體、高校加深合作方面逐漸顯示出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