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士呼籲:大學生職業規劃應前置到高中

才智咖 人氣:2.03W

[業內觀點]

教育人士呼籲:大學生職業規劃應前置到高中

“輸不起”心理導致事事包辦

中國藥科大學(微博)招生老師張桂軍今年已連續參加了10餘場大小諮詢會。對於諮詢會中出現的家長(微博)代辦、中學生缺乏清晰的發展方向和專業選擇能力等現象,他表示:這和當前社會獨身子女家庭居多和大學聯考(微博)制度下“輸不起”心態有關。

南京大學(微博)招生辦姚軍老師對此也深有感觸:“大多數家長對孩子要求,一切以考上好大學為目標,除了學習,讓孩子什麼都不要管。家長不放手束縛了孩子獨立思考、興趣培養等能力;另外,所有國內中學都有‘大學聯考升學率’這道門檻。為了提高升學率,中學大多以‘抓大學聯考成績’為主,而忽略了學生除學習以外的素質培養。”

大學生涯規劃應前置到基礎教育

在大學聯考填報志願時,常常有很多考生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明確,這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往往容易出現專業興趣不濃、自主學習動力不足等不良現象。對此,目前國內很多大學紛紛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心理諮詢等課程和活動,提供專業的指導來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

具有多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招生就業工作經驗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博)金城學院招就處處長劉向龍直言:“儘管各個大學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都開展了大量工作來‘惡補’,但由於學生進入大學時已接近成年,要想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科學的調整,實現與社會的順利對接還有不少困難。”劉處長特別以大學生中出現的一類“好好學生”為例道:大學裡往往有群“好好學生”,他們在中學學習就很好,到了大學後他們像高中一樣心無旁騖地繼續努力學習著,考試成績也很好。但到了單位實習、面試時往往會遭遇困惑。“這和這類學生對自我、社會、所學專業未來發展及面試企業的認識度不夠有關。這些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不能僅靠到了大學階段再進行,而需要前置至基礎教育當中。”

[他山之石]

西方國家生涯教育是條完整的“鏈”

高一就到加拿大讀高中、大學,現加拿大教育局國內招生主管王抒先生,在加拿大已有10餘年學習工作時間。他在談及生涯規劃話題時介紹道:加拿大教育融合了英國學術嚴謹和美國自由創新兩者的特點,結合上百年的大量實踐研究經驗,總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生涯規劃體系。從國小到大學有一條完整的生涯教育“鏈”。

“生涯規劃”是加拿大高中生的必修課

據他觀察:加拿大國小生最忙的事情就是玩。光一個體育課,就有10餘種課程和專案供學生選擇。“國小生接觸多了,視野寬廣,也就逐漸瞭解自己喜歡什麼。”

加拿大沒有升學壓力。即便高三學生每天下午2:30以後就下課了。王先生以自己所在的holy cross catholic 高中為例道:“我們實習學分制,高中共6個學期,平均每年級修8門功課。其中必修課除了常見的英語(相當於國內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任選一門)外,體育和生涯規劃課也是高中生的必修課。此外選修課、社團等足足近60種。”

記者得知:王抒從高一開始,每天接受1小時15分鐘的`生涯規劃課學習。先是系統地瞭解加拿大各行各業現狀;然後參加學校邀請的政府或企業內從業10~20年的業內人士進行的演講活動。以此逐漸啟發對行業的興趣、瞭解職業發展路徑。“比如我高一時感興趣的工程方向,高二時我選修了汽車工程、木工工程和電子工程方面的選修課。真正確定以電子工程作為大學目標,還是高二下學期聽了一次政府部門有關‘太空機械手’的報告。看著PPT上精彩的太空機械手,當時感覺能成為研發人員應該很酷,後來,我還特地去了趟多倫多自然博物館親睹了機械手模型。回來後,我就找學校生涯規劃老師諮詢大學情況。按照我平均85分的在校成績,加上我喜歡的電子工程專業和城市,很快鎖定了Queen's university作為理想大學 。”

大學學習同時加強工作經驗積累

經過學校系統的生涯教育,有的高中生希望繼續從事學術方面,就忙著申請大學;有的學生則選擇直接工作。

國外大學採取申請制度,學生在校成績佔到70%考查比例;其餘則考查學生社會實踐情況。一般來說,只要學生們正常出勤、學習,在校成績都能在80分以上;學習更好的均分達85分及以上,就可以申請加拿大前10名大學了。進入大學後,將會涉及更深的知識內容,一般大學生課上1小時,課後需要3小時消化才能完成學業。

當然,為了順利走上社會,加拿大學生也很重視社會實踐。據王抒觀察:加拿大本土學生的週末、假期大多用在參加實習結合專業工作經驗的積累上。一般大四畢業的課題和未來就業行業有關,每位加拿大本科生畢業找工作時,有1~2年工作經驗。“擁有紮實的學術功底、自主學習能力和工作經驗,走上社會時自然也被單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