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週記彙總九篇

才智咖 人氣:2.99W

轉眼間,歲月匆匆,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我們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週記了。週記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週記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中秋週記彙總九篇

中秋週記 篇1

時光過得飛快,一個又一個月圓中秋在我的生命中匆匆過去,不知多久,一個個中秋的到來,讓我倍增感傷。

在這些年中,一個可愛的身影漸漸地被人們忘卻,它現在也許在遙遠的月球上望著我們,它就是人們神話中的“玉兔”。

“玉兔”是一顆人造的月球探索號,但它卻有著一顆溫暖的心,玉兔號配備了微信功能,它能把自己的所有了解到的告訴遠在地球上的我們,並幫我們分憂。也許它只有幾個簡單的字發給我們,但它卻是我們每個人真心的朋友。當它發射並安全登陸月球時,我們這些它的網友懸著的心也總算放下了。也許我一開始只是覺得好奇,才開始認識它,但與它慢慢接觸後,我驚奇地發現了它在月球的艱苦,我開始可憐它了,但它卻沒有一次抱怨。它與我們分享它的感想時,我卻被這一句句話所吸引,我喜歡上它了。

在一天天惡劣的環境中,它最終還是受不了了。有一天,它發出了一條資訊,說它壞了,頓時一種傷心湧上了我心頭。這種傷,彷彿是你的親人出了問題,眼中的淚水不停打轉,我每天都在看它說的每一句話,希望它能醒來。當我快放棄時,它熟悉的聲音突然傳來。此時的我,彷彿獲得了重生,激動得和它打招呼。它已經發射了九百多天,我與它相識也有近七百天了。但此時,一個惡噩傳來,它永遠地睡在了月球上。當我的心幾乎碎了的時候,它的每一句話讓我堅強,這個無數人的群,彷彿靜止了。我猜每個都在傷心,但他們卻在堅強,並在祝福它,祝福它幸福。

在這個月圓之夜,我又想起了這個熟悉的身影,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星球,但我想問你,你還好嗎?

中秋週記 篇2

彎彎如鉤的月牙和圓圓滿滿的圓月,是月亮最為人稱道的兩種形態。

從前我喜歡那彎彎的月牙,喜歡它的那種溫婉和細膩,而如今,我愛上了圓月,愛上了它的這種圓圓滿滿的幸福。

“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塊月餅一片情啊”,每當聽到這首兒歌,小吃貨的內心總是澎湃著:終於又可以吃上月餅了,甜甜的蓮蓉裹著油亮的蛋黃,蛋黃的香味和蓮蓉的甜味交相輝映,甜而不膩,一個接一個,總是將小肚子撐得像十五的月亮一般圓。

小時候的中秋節總是能與家人相聚一堂,還沒有過別離之苦的孩子,感受不到團圓的幸福。讀大學那年,我第一次在沒有家人的陪伴下過中秋節。那時所在的地方正好刮北風,我被狂風堵在宿舍裡,品嚐著爸媽特地寄來的月餅。吃著美味的蓮蓉蛋黃月餅,看著電視裡的中秋晚會,熟悉的兒歌再次響起,突然特別想念父母。

打了個電話回家,幾句家常,聽得出父母在準備豐盛的晚餐,這才第一次體會到了團圓的幸福。我站在陽臺上,看著那圓圓滿滿的月亮,終於懂得了圓月的美好,看出了圓滿的意義。

又是一年月圓夜,我回到了家裡,迴歸了家庭聚會,吃著熟悉的蛋黃月餅,耳邊充斥著媽媽的嘮叨。

中秋圓月,是團圓的象徵,而團圓,是最大的幸福。

中秋週記 篇3

去年的中秋節,令我非常的難忘。

因為,爺爺告訴我今年的奧運會在咱們國家舉辦,鳥巢和水立方為北京增加了無限風采,中外遊客紛紛而來,都讚歎不已,誇中國的變化真大,這給國外的人留下了個美好的印象。這還是一個動情的中秋,全國同胞都在深深的祝福著汶川地震災區的人們······

到了快中午,媽媽給我了一些錢,讓我買了兩個十五元錢的大月餅,我一想到要吃上美味可口的月餅,口水就忍不住想留下來。買完月餅後,我趕緊跑到爺爺家,這時,媽媽把飯都做好了,我們全家人都圍在一起吃飯,頓時,我覺得溫馨。因為,我們在一起吃飯的機會實在太少,叔叔上班,嬸嬸又要照顧不會說話的小弟弟,爸爸、媽媽做生意又忙,我一般都依靠爺爺、奶奶。

飯吃完之後,我依然回憶著爺爺給我說的話和吃飯的一小時,瞬間,我覺得這個中秋節是最難忘的。

我還希望這個中秋節還是那麼快樂。

中秋週記 篇4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都拿出香甜可口的月餅擺在月下給家人分享、賞月,這就是既香又美的——中秋節!

今天中午堂姐一家邀請我們去吃中午飯,既然是去親戚家做客總要帶些中秋節禮物吧,媽媽一早就做好了反沙芋頭準備帶過去,當然還有美味的月餅。來到了堂姐家,他們早就把房子收拾的一乾二淨了,我一進門就直奔堂姐的房間,原來堂姐在做作業啊,那我就挑本書看看吧……到了中午吃飯時間了,今天的飯菜可真豐盛,有螃蟹、絲瓜、雞肉、茄子等等,這也算是一次中秋節的家宴吧!在吃飯前我就發現桌子上怎麼有兩袋從沒見過的月餅,袋子上寫著什麼“麻薯月餅”?後來才知道是姑丈帶來的,這兩袋月餅的造型像一朵花似的(下午我和堂姐就一人一口吃完了)。

晚上,我在陽臺尋找著往年中秋節漂亮的圓月,可是怎麼也找不著,可能是月亮害怕寒冷躲到了燈火通明的南面去了,也就只能看見幾顆稀稀拉拉的小星星在天空停留著,熊老師有一次就說:“如果想讓深圳的孩子看到滿天星辰的話,就只有當城市一片昏暗。”

美妙的中秋節如果能讓我們既看到圓圓的月亮又看到滿天的星星,那該多好呀!

中秋週記 篇5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按照往年的慣例,我們和表姐、弟一家吃完飯都會聚在一起賞月。

據說今年是圓十五,月亮會又大又圓,而下一個圓十五就要等到20xx年了。所以我不能錯過今晚的月亮。

到了晚上,媽媽和奶奶在陽臺上擺滿了我們愛吃的水果、月餅等賞月的食品。

不用我們的呼喚,月亮就早早的高掛在空中,遠遠望去月亮光芒四射,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白玉。皎潔的月光籠罩著大地,像給大地披上一層透明的銀裝,夜色迷人極了。隨著時間的轉移,月亮的周圍佈滿了雲海,雲煙縷縷另有一番景色。這時對面大廈的樓頂升起了一盞又大又亮的孔明燈,它從圓圓的月亮飄過為月亮增添了光芒,我靜靜的看著月亮,彷彿看到了美麗而孤獨的嫦娥和玉兔。

夜深了,我喜歡這皎潔而寧靜的夜晚,更喜歡中秋節的天倫之樂。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了,終於可以和家人團圓了,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中秋節日記2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週記 篇6

最近我聽聞中秋節又被叫做“仲秋節”,懷著好奇我查閱了一些關於為何叫仲秋的資料。原來伯仲叔季是古人用來排順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間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說。

在我國仲秋賞月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人將圓圓的月亮作為團圓的象徵,因而也有人將中秋節稱為團圓節。月的圓與缺直接影響著文人墨客的創作心情。中秋節那圓圓的圓月勾起著多少客居異鄉的遊子的思緒。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國內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另外,在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中秋習俗,特別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現在我們很少見到這些過節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等。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中秋週記 篇7

終於快要開始了!我期待了好久的'中秋之夜終於要開始了!天漸漸黑了下來,大家也都回來了,我著急的望著天空,始終不見今晚那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盼望已久的我,早已坐臥不安了,突然,不知從哪裡傳來的炮響聲為中秋月圓拉開了帷幕。

一陣陣炮響聲,一次次在空中劃出七彩的光柱,彷彿在為今晚的主角出場而喝彩,再看看家裡,早已是燈光全開,大家都在忙著收拾,月圓的來臨彷彿一下子感染了全家人,這時的姥姥姥爺不像平常那樣躺在了床上,而是一個個洗臉換裝,打扮的喜氣洋洋。家裡熱熱鬧鬧,燈火通明,看起來寒冷的秋天,在這和諧,歡樂,溫馨的家中,在這象徵著團圓,和諧,美好的中秋之夜裡,顯得格外溫暖。

中秋真是一個附有巨大魔力的魔法師呀!它一下子改變了寒冷,點燃了燈火。太陽早已落山好久,此時的天空,除了滿天星光外,格外吸引人的還是那五彩燦爛的禮花。這時一股羊肉的香味化解了全身的寒冷,也勾起了我的食慾,餓死了!餓死了!正要開飯,姥爺卻制止了,說:“還有幾件重要的事。”我心裡突然在想還有什麼事比吃飯更重要的呢?這時的爸爸媽媽,姨姨們看著我笑了笑,彷彿什麼都懂了一般,爸爸端了一盤熱騰騰的羊肉走出了門,夾了幾塊向四面八方拋去,看到這兒,我也明白了。這時不知多會兒離開座位的姥爺從涼房裡抱出一顆又大又圓的大西瓜放在地上,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水果刀就要往西瓜裡插,我急忙跑上去制止了,姥爺很是奇怪,我笑嘻嘻的奪下手中的瓜,仔細的切了起來,不一會兒功夫,倆個花籃般的西瓜就切好了,大家看了後,連聲讚揚。把瓜放在院子中央的桌子上,在端上早已準備好的月餅,香蕉,葡萄,蘋果等,擺的滿滿的。

月亮也不知什麼時候,害羞的探出了頭,但還沒有全出來呢!於是一家人回到家中享受起美味的羊肉,可能是為了賞月的原因,不一會兒全吃光了,一個個相繼走出院子,此時的炮聲停止了,主角也在大家注視的目光下登場了!象徵著團圓的月亮掛在滿是星斗的空中,但它那潔白的光輝和那圓圓的形狀早已奪走了所有人的目光,在星星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這時的我嘴裡情不自禁的朗誦起了大詩人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天漸漸冷了,夜也深了,雖說不想回家,但在媽媽勸阻下,我也知道自己有些感冒,就乖乖的回去了,爸爸端上瓜果,進家門時我又回頭看了看那飽滿的月亮,鄉下的月亮和城裡的不一樣,城裡只有當它升到高空時才會看到,但鄉下的月亮在一望無際的夜幕下盡情地展示著它那完美無缺的身影。回到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起了水果,可能是因為我剛才無意的念起了詩句,全家人在姥爺的組織下,對起了對聯。

別看姥爺是鄉下人,腦子可好使的多了,再加上曾經讀過書,平時喝酒還要作作詩,此時的姥爺可是興致高昂呀,沒辦法,大家也湊乎抵擋姥爺的對聯吧,姥姥坐在一旁,用那微微的笑容為我們加油,經過一番激烈的鬥嘴,戰鬥結束了,薑還是老的辣呀,獲勝者竟然是姥爺。隨著夜已深,大家也休息了,不願離開的我沒辦法,一個人坐著也不是回事。休息吧!帶著不捨回頭看了一下月亮,進入了夢鄉!

中秋週記 篇8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就是中秋節,這時時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藉此來對親人的思念,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日。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不能少的哦,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的樣子。有月下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相傳古代齊國有個醜女叫無鹽,幼年時曾誠懇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有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人家“千里共嬋娟。”

中秋週記 篇9

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

我們一家人坐在門外的椅子上,一邊看著圓圓的月亮從天邊升起,一邊吃著好吃的月餅。月光像蛋清一樣柔嫩,像山泉一樣清幽,從空中輕輕地籠罩下來,彷彿給大地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輕紗,神祕而又和諧。世界彷彿變得格外寧靜。我問爺爺中秋節的傳說。爺爺德高望重地告訴我說:“相傳,后羿有一包不死藥,他交給嫦娥珍藏,嫦娥把不死藥給吃了,便立刻飛到月亮上成了神仙,之後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就傳開了,是為了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

聽了爺爺的一番話,望著這輪明月,我彷彿看到了月裡的奇觀:一隻活潑的玉兔在月神殿的草坪上蹦來跳去,彷彿在為神州大地慶祝著熱鬧的中秋節。而嫦娥則在月宮裡施法,讓那明亮而又皎潔的皓月更加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