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端午節週記精選

才智咖 人氣:6.15K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精選了一些高二端午節週記,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高二端午節週記精選

  高二端午節週記精選一

今天一早就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讓我們端午時去她家過端午節。說實話,至少有四年了,沒有好好的過過端午節了,漂泊在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忙碌,哪裡顧得了什麼端午!不過真的很懷念兒時的端午節。

我家屋後有一大片竹林,那是我們兄妹四人的樂園,每年端午前,我都和奶奶在竹園裡撿荷葉,包粽子。新長出來的竹子青青翠翠,還有一股淡淡的香氣,奶奶總是讓我撿已經脫落在地上的荷葉,可是我總是喜歡把包在竹子上的慢慢的撥下來,我喜歡看藏在裡面的翠綠的竹竿,白色的竹節,雖然常常被奶奶發現,也常常免不了一頓斥罵。

竹林後面是一個大池塘,把我家的老房子和竹園緊緊的包圍起來,端午前後池塘裡滿是藕葉,放眼望去翠綠如海,真的叫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現在想想當人脫離了鋼筋水泥的叢林,拋開都市的喧囂,和大自然近距離的接觸,是多麼幸福的事情!雖然現在,老家的竹林已經荒蕪雜木叢生,那些大大小小的池塘也已經成為平地,但是經常在夢裡覺得自己被一片片翠綠所包圍,侃兩句吧:風吹藕葉碧蓮天,青蓮紅蓮綴其間。清香薰的孩童醉,流連忘返學神仙。

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門頭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傳艾草能辟邪,然後媽媽就端來滿滿一盆用艾草煮過的雞蛋和鴨蛋讓我們吃,聽說吃了它就不會長瘡了。當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還是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邊看,看著一堆堆荷葉在媽媽手中變成形狀各異,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羨慕,不過直到現在我也沒能包出一個來。

想起李清照的那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位偉大的女詞人在詞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而有盎然情趣的畫面又給記憶中的竹林,藕塘,端午,增添了很多的詩意和情趣。借用誰的一句話:姐憶的不是端午,是快樂;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高二端午節週記精選二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聽說每年端午節吃棕子賽龍舟為了記念楚國的一位叫屈原的人。每年端午節最開心就是小朋友了,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吃棕子,因為棕子糯米和竹葉包制而成的,既有竹葉的清香,又有糯米的彈性,吃起來特別美味,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美味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大人準備美味的飯菜和粽子,小孩就是等著品嚐棕子,媽媽把糯米洗乾淨,放在一旁。又把粽子用的竹子洗乾淨放在一旁。接著媽媽又拿來一些葡萄乾和紅紅棗,是放在粽子裡面調味的,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接著就是包粽子。只見媽媽把竹子捲成一個原錐形的圓筒,把圓錐倒過來,但下面不封口,然後把糯米葡萄乾涸紅棗放進去包成一個稜角形的樣子用繩子把粽子紮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突然我也包了起來,可是怎麼包也不像,媽媽就教我該怎麼包,開始我包的粽子像一個扁三角形,後來在媽媽的指導 下終於包的勉強和媽媽一樣了、然後把粽子放在高壓鍋裡壓兩個小時,熱乎乎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吃了。吃著美味的粽子,我的'心裡別裡別提有多高興,看著晶瑩稜角分明粽子,我真是欣喜若狂。

  高二端午節週記精選三

屈原——一代愛國詞人,中華歷史上一朵絢麗的奇葩,為文壇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知識淵博,深受重用,但只因楚懷王聽從了上官大夫和子蘭的一面之詞,而錯過了這個人才,最後也導致國家的衰敗。

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屈原創作了《離騷》、《國殤》、《九章》、 《九歌》、 《天問》等大作。抒發了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與一番對國君無能的悲嘆。

最終,他看見國家日益的衰敗,國君的無能,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無法抒發等等原因,最後導致他無奈,投江自殺。

這樣一個愛國,傑出,深受人民喜愛的大詞人,人們怎能忘記他呢?因此設立了端午節。

而就在這樣端莊嚴肅,富有意義的節日裡,我們一心只想著要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應該嗎?不應該。難道我們不應該為我們的行為感到羞愧嗎?

如果你真的忘了端午節的真正意義,請趕快覺醒,你說是嗎?

  高二端午節週記精選四

小的時候,我對端午節的記憶,是從吃粽子和黏米飯開始的。

說起粽子和黏米飯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大約我3歲的時候,那一年的端午節,幼兒園的小朋友‘‘鵬鵬’’神神祕祕的對我說;我會包粽子了,我和媽媽一起包的。我說;那有啥呀!下學後我也和媽媽包粽子。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把想包粽子想法說給了媽媽,媽媽真就買了。江米。小棗。葦葉。馬蓮等等包粽子的東西。恰巧姥姥去太姥姥家了。我們倍感無助。多虧 媽媽還算懂行,先把米用水泡好,把葦葉。馬蓮。小棗煮了。我們就開始包了,心想這有啥呀,不就是把米和小棗往裡包嗎,由於媽媽也沒包過粽子,就出了洋相,媽媽不是把葦葉弄壞了就是捆不住米和小棗。我就更別提了用挺大的葦葉就捆了一小點米,連小棗都沒放進去。

就這樣我們兩個人包了半天都沒弄成,媽媽說咱們這樣吧!把葦葉平鋪在籠屜上,把泡好的粘米和小棗放在上面蒸。當然粽子是沒包成但是蒸了黏米飯,味道也不錯。粽子嗎還是姥姥從太姥姥家回來後,她老人家給包的,那天我在姥姥手把手的指導下,終於包成了像樣的粽子。

小小的粽子,看似簡單其實這裡面有大的學問,做人做事都是一個道理。看似簡單的事是要認真地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