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童年》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5.26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童年》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童年》讀後感

國中《童年》讀後感1

童年是人生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童年的遊戲更是難得的寶石,童年無論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在日復一日的歲月裡它都會成為生命中最誘人的磁場。而《童年》這本書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樣令人忘懷,令人感慨的呢?

《童年》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從三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片段。一直讀下去,我進入了一個黑暗但又光明的世界。讀到他的外祖父如何貪婪、殘暴,有一次竟將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結果大病一場;還曾瘋狂地毆打外祖母的腦袋,致使髮針都扎進了她的頭皮裡;他的舅舅為了爭奪財產,把阿廖沙的爸爸推進冰窖裡,還殘無人性的折磨自己的老婆,害死徒工小茨岡。他們冷血得連禽獸都不如。

我認為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個階段,可讀到這裡,我才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我不禁感到我比阿廖沙幸福多了。他的童年充滿黑暗,而我童年時,周圍人可疼我了,常常買好東西給我吃,和我一起玩遊戲,還帶我到郊外遊玩,快樂極了。一陣悲涼,一陣滄桑。我對阿廖沙的同情,就像惡魔一般,吞噬著我的內心。一瞬間,惡魔消失了,我的心又像刀絞一般,隱隱作痛,我不禁為阿廖沙感到心疼。

正當阿廖沙處在困境時,終於出現了一縷陽光——他的外祖母,她經常講正義和光明的故事給他聽,像個天使般引導他走向光明。她給予阿廖沙知識和戰勝黑暗的力量,給予他迎接光明、嚮往美好生活的希望,使他成為一個堅強、善良的人。

讀完這本小說,我受益匪淺。我現在才知道:時光,一觸即去,童年,也隨之流逝。讓我們一起趕上童年的末班車,奮鬥拼搏,脫離有力的庇護,不再依賴別人,靠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深深紮根,茁壯成長,給自己帶來更精彩的人生。

國中《童年》讀後感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名著,是高爾基的《童年》,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有勤勞,善良的外祖母,有正直本分的老匠人格利高裡,也有睿智,正直,先進青年的“好事情”……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外祖父的鞭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像還沒開的花蕾用花瓣護著花蕊一樣。在外祖父家,他熟悉了很多性格各異的親戚,可能讓阿廖沙壞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了,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而在外祖父鞭打阿廖沙的時候,每次都用胳膊擋著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的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儘管每次都會被抽得又紅又腫,像紅薯一樣,但他還是重複地做著這個舉動。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地壓死了......在這樣一個瀰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裡,幼小的主人公過早的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醜惡。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裡,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經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在無形中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而小阿廖沙正是以一顆脆弱而敏感的童心生活在這群人中,體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愛豐富了他,使他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應對困苦的生活;苦難讓他明白,俄羅斯人大多像小孩子似的,喜歡拿憂傷來逗樂,玩弄,不為做不幸的人而羞愧……正是從這個足跡裡,走出來了一個文學巨人,世界因他而增輝。《童年》,也為我們認真瞭解一個偉大民族打開了一扇小小窗戶。

當阿廖沙生活在那黑暗的家庭裡時,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堅強、勇敢地生存著。我們應該學習阿廖沙在童年時的執著求知、持之以恆、不怕困難、和積極地對待生活的態度。

國中《童年》讀後感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就像一艘船,裝滿了糖果,裝滿了玩具,也裝滿了歡笑。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或快樂或幸福或悲痛,童年裡的故事,值得回憶的有很多很多……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社會底層度過的。由於生活所迫,他十一歲便走向社會,獨立謀生,他當過鞋店裡的夥計,輪船上的洗碗工人,甚至更苦更累的活兒他都幹過,可以說是飽嘗人間苦難。他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但他渴望新生活。

他是一個正在成長著的正直的少年形象,在外祖母美好品質的薰陶下,他同情不幸的人,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嚮往。他鄙視小市民世界的自私貪婪性格,野蠻殘酷的手段。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在這個繁華的時代,甚至有那麼多孩子不懂什麼是“打”,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被打,更體會不到被打的痛苦。他們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豐衣足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

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絢麗多姿的。難忘童年的那次垂釣,讓我體驗到了“釣勝於魚”的過程。難忘童年時水上樂園的玩耍,讓我體驗到了衝浪時的激情。更難忘在姥姥家的果園裡,大人們在忙著採摘果實,孩子們卻像猴子般的靈巧,在樹上竄上跳下,玩的不亦樂乎……

現在的我們更應該學會感恩,做一個正直的少年。感恩父母對我們的精心呵護,感恩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導,感恩朋友對我們的無私幫助,感恩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享有他人的幫助是幸福的,而給予他人幫助更是快樂的,一顆善良正直的心會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更加溫馨。

童年是基石,奠定了我們的未來,讓我們撿一塊五彩石,採一束七色花,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國中《童年》讀後感4

我讀的書名叫做《童年》,這本書主要寫得就是阿廖沙幼年父親去世,母親和姥姥帶阿廖沙去姥爺那。阿廖沙當時去的時候,兩個舅舅剛好在以分家這個事大打出手,兩個舅舅怕阿廖沙的母親要回本屬於自己的嫁妝,就強烈要求歸他們所有。因為姥爺家開個染坊,阿廖沙聰明好學很快懂得了染色方法。

有一次他用白桌布拿來染色,結果被學徒茨岡發現,姥姥來了之後讓茨岡不要告訴別人。可後來還是被姥爺知道了結果阿廖沙遭受了一頓毒打,最後阿廖沙承受不住暈了過去。雅可夫舅舅以前發過誓要在當天妻子的忌日親自把十字架背到墳上,因為天氣原因所以讓茨岡把十字架背到妻子墳上。

過了一段時間,舅舅們把茨岡抬回來了,聽舅舅說,因為茨岡體力不支,被十字架砸傷了,舅舅們怕砸到自己,就扔掉了十字架,回來後茨岡因失血過多所以死了。一天晚上,家裡廚房突然燒著了,到處都是火,姥姥喊周圍鄰居都來幫忙,過了一會兒,才把火滅了。姥爺把房子賣了,又買了一個宅子。一天,雅可夫舅舅來說:“米哈伊爾舅舅瘋了,他喝醉了,說要殺了您。”(您指的是姥爺)姥爺說:“你們不得到嫁妝就不甘心,是不是?”米哈伊爾找來一群人,最後米哈伊爾被制服了。

姥姥以為她的上帝對人間的一切都是一樣的慈祥,一樣的親切。姥爺講到的上帝的無限力量時,總是強調這種力量的殘酷。他認為,人如果犯了罪就會被淹死,再犯罪就燒死,而且他們的城市要被毀滅。上帝用飢餓和瘟疫懲罰人類,用寶劍和皮鞭統治世界,與上帝作對必然滅亡。

之後母親回來了,姥爺讓母親結婚,最後,母親結婚了。可是到最後,母親死了,阿廖沙走向了人間。

從這本書中,我認識到了聰明善良的阿廖沙。雖然他的童年有很壞的影響,但是阿廖沙還是度過了艱難的童年。

我從書中兩個舅舅的行為中得出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能貪得無厭,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要去拿。

國中《童年》讀後感5

午後,淡淡的陽光照在書桌上,”童年“這兩個字顯得閃閃發光。我放下書,揉揉痠痛的眼睛,喝了一口茶。突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難道不是嗎?我想,要是能給阿寥沙一個這樣清靜的午後,這樣舒服的學習環境,以他的聰明,一定可以成才吧。

”童年“這兩個字對大部分小孩來說應該都是最幸福的。因為在童年裡,有父母的疼愛,有精緻的玩具,有可口的生日蛋糕……可是阿寥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如他的家庭一樣黑暗。

可憐的阿寥沙三歲喪父後,由母親帶到外祖父家。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通話故事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爭吵、大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歲,阿寥沙母親去世,外祖父也破了產,他無法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上了社會,獨立謀生。這便是阿寥沙的童年。

曾經,一直以為幸福離我很遠,我的雙眼保持著眺望,我的雙耳仔細聆聽,唯恐疏忽錯過。後來看了《童年》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都是個幸福的孩子。

我們都很幸福,可為什麼我們常常覺得自己不幸福?因為,我們常常在怨天尤人。有天我看見,一個孩子在哭泣,我問他:”孩子,你為什麼哭?“結果他卻告訴我,他手裡的玩具比別的孩子的玩具要小,要難看。他說,都怪他媽媽買的不好。我深深地嘆了口氣,這麼小的孩子就學會怨天尤人了。在這個世界上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小孩太多了。他們從來都不知道有些人別提玩具了,就連一如三餐都有問題。我想,要是阿寥沙看到這個哭泣的小男孩會怎樣勸他呢?

今天,我在公共汽車上,我看到一位可愛的長髮少女,我嫉妒她。她那麼快樂,那麼美麗。可這些我都沒有。

可是,當她突然起身離開的時候,我看到她蹣跚著走過道。她只有一條腿,拄著一根柺杖。當她經過我身邊時,她笑著。哦,上帝,寬恕我,在我怨天尤人時,我有兩條腿,雙足健全的世界是屬於我的。

我停下買一些糖果,為我服務的小夥子風度翩翩。他散發著智慧和熱忱。後來我發現他是一位盲人,哦上帝,寬恕我,在我怨天尤人之時,我有兩隻眼睛,雙眼明亮的世界時屬於我的。

然後,沿街道而行,我看見一個有著又黑又大的圓眼睛的小孩,他站著看別人玩。好像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稍停了片刻,然後我說:”為什麼你不和他們一起玩呢?“他一言不發地望著前方,於是我知道他聽不見。哦,上帝,寬恕我,在我怨天尤人只之時,我有兩隻耳朵,雙耳健全的世界時屬於我的。

腳帶我去到世界各處,眼帶我看見日暮光芒,耳帶我聽聞見解訴說,我真是太有福了。這個世界是屬於我的。哦,上帝,寬恕我,在我怨天尤人之時。

當我們怨天尤人時,我們想想《童年》裡的阿寥沙吧,我們是不是比他幸福多了呢?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當你為錯失月亮而哭泣時,你也便錯失滿天的星斗了。“我們不要怨天尤人了,珍惜眼前的一切吧!

國中《童年》讀後感6

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裡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看看自己現在的生活條件,想想作者的坎坷經歷,不禁感嘆:生活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阿廖沙四歲喪父,跟隨慈祥的姥姥來到了姥爺的家中。在這裡,他認識了許多人,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到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野的兩位舅舅;遇到了樸實仗義的朋友“小茨岡”;還有與他朝夕相處的吝嗇、小氣、貪婪、專橫、殘暴的老爺。。。。。。阿廖沙的每一天幾乎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鉤心鬥角的爭吵之中。在善良與邪惡之間,阿廖沙懵懂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他比起來,咱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無憂無慮的生活在父母包圍的幸福中。僅從這一點來看,咱們與阿廖沙就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咱們擁有無憂無慮的生活,擁有父母滿滿的愛,但是咱們對此早已司空見慣。咱們並沒有滿足於現在的生活,還想奢求人世間更多、更好、更想要的東西。

咱們經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咱們還是沒有滿足。曾幾何時,咱們因為同學的名牌服裝而丟棄了自己還嶄新的衣裳;曾幾何時,咱們因為飯餐不合口味,而扔下碗筷;曾幾何時,咱們遇到困難就跑向父母懷抱。咱們只知道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去從沒有感覺到有一點不應當。咱們生活中的困難有父母來承擔,根本用不著自己獨自在“人間”闖蕩。現在,咱們應該重新審視曾經的一切,不應該再像以前一樣,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應該勇敢堅強。

從現在開始,咱們要學或珍惜,珍惜咱們擁有的美好生活。從現在開始,咱們要自立起來,遇到問題時要勇敢擔當!

國中《童年》讀後感7

童年是什麼?是一串閃閃發光的珍珠,珍珠裡積累著快樂;童年時是一個棒棒糖,棒棒糖充滿著甜蜜;童年是一隻小船,飄在海里蕩啊——蕩,盪到了一個歡樂的世界;童年時多姿多彩的,就像天上的星星,每一顆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它們都值得回憶,值得珍惜。而高爾基的卻不一樣,就拿《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童年》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它講述了高爾基童年的生活。小說中的主人公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便跟著外婆和媽媽來到了外公家。外公是個個性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小主人公就在如此的家庭中飽受虐待,遭受外公的毒打。在那樣的環境下,誰能覺得恐慌和不安?

我讀了之後心情非常壓抑,小小的高爾基在這麼小的時候就已經體會到了社會的心酸。而相比之下的我們呢?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被父母寵著慣,著甚至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打”,什麼是“罵”。這一點我們應該好好想想,如果生活在高爾基那樣的環境裡,日子會不會非常痛苦,悲慘,甚至絕望,但我們不能這樣,像高爾基那樣堅強。

有人說:“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汙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汙染。反而變得開闊,也許這就是成功的祕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永遠堅強、正直自信!

國中《童年》讀後感8

太陽公公從東方升起時,我和媽媽還沒有醒,太陽公公見了,要給我們一點小懲罰,於是它用金絲把我和媽媽燒了起來,看到我和媽媽的樣子,太陽公公會心的笑了,在太陽公公的監督下,我和媽媽捧起了一本寫高爾基悲慘童年的書,你猜猜這本書的'書名是什麼,你猜不到吧,我告訴你,是高爾基的第一部自傳體小說《童年》,這本書中塑造了許多人物,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薛婧家長:來慶榮

以前我就讀過童年這本書,那是在我上國中的時候,現在一捧起這本書我就想起我童年的時光,日子雖然很苦,只能吃煎餅、鹹菜等東西,但過的很幸福,童年的回憶對我來說是美好的。我總是借我們以前的生活來教訓我女兒,讓她知道現在的生活有多麼美好,還不珍惜,整天要這要那,不知道珍惜,要是她生在我們那個年代估計得餓死,因為她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看來我以後也要藉助悲慘的童年教育我女兒了。

對話:

媽媽:“你看見了阿廖沙悲慘的童年作何感想?”

我:“感想談不上,有點感觸,我從童年裡看見了一位善良的老人指引阿廖沙走向光明之路的故事,同樣也看到了阿廖沙的兩位舅舅為了爭奪阿廖沙母親的財產而勾心鬥角的故事,一個是‘善和美’,一個是‘醜和惡’,這兩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比起來我相信大家更喜歡‘善和美’。我相信大家的童年都是在我們記憶裡最甜美的回憶,童年美好而短暫,時間一去不復返,珍惜你現在美好的童年吧。”

媽媽:“是啊,你的見解是與眾不同的,有些地方我甚至都沒有想到。”

國中《童年》讀後感9

“於是,我去了人間。”“哎,阿廖沙童年就已經夠悲慘了。那他面對人間該是多麼艱苦啊”我凝重的合上了書,深深嘆了口氣。很幸運正值豆蔻年華的我,讀完了高爾基著名的三部自傳體小說之一——《童年》。

年幼喪父的阿廖沙跟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在外祖父家中,阿廖沙親眼目睹了兩位舅舅為爭家產而打架的自私與貪婪。也親身經歷了脾氣暴躁的外祖父經常為一些小事而用柳條抽打自己的凶殘與可怕。更不幸的是在他十一歲這年。母親的離世,外祖父的破產。讓幼小的他被迫走上了社會,童年也因此而終止。

難能可貴的是。在阿廖沙遭受了種種不幸後並沒有自甘墮落,依然在黑暗社會中保持著一份善良、樂觀、美好的心靈。我知道,這份“功勞”很大部分原因來自他的外祖母,外祖母會讀詩也會分享許多故事給他聽。外祖母的樂觀積極、熱愛生活,對誰都十分友善的心時刻感染著阿廖沙,像一抹暖暖的光照進了阿廖沙內心的灰暗地帶,將他領到了明亮的大千世界。“這是她對世界的無私的愛充實了我,使我面對艱難的生活充滿了堅強的力量。”這是阿廖沙對外祖母的描寫,也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一場普通的數學考試,粗心大意的我只有70多分。我心驚膽戰地回到家後,心情低落地和爸爸說:“爸爸對不起,我這次數學考試發揮失常了。”但是爸爸並沒有罵我,而是鼓勵我說:“這次沒考好沒關係,以後要更加努力,爸爸相信你!加油!”聽到爸爸的激勵便覺得心裡暖洋洋的。也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學習,下次一定不辜負自己,讓爸爸看到一份驕傲的答卷。阿廖沙在逆境中有外祖母的關懷。而我在逆境中有爸爸的鼓勵。我們都是幸福的人啊。在逆境中能得到長輩的美好的祝福,再加上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念,保持內心的光。那最終的碩果一定屬於我們!

突然就不擔心阿廖沙去人間了。因為無論遭受多大挫折,深深烙印在阿廖沙的心裡光將永不熄滅!

國中《童年》讀後感10

經過漫長的1個月,我最終咀嚼完了一本書—《童年》

作者是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

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的環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嗎?!所以這本書都會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到不快和壓抑,這也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我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可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期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能夠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構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讓這種卑鄙靈魂消失,正是無產階級努力的方向,直至今日還在繼續……

經過讀這本書,我徹徹底底的瞭解到了我們此刻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所以,我們不能放棄,因為我們的前途似錦。完美而幸福,但那是在努力的前提下……

國中《童年》讀後感11

讀完書的最後一頁,阿廖沙的童年也結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著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人生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裡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裡,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國中《童年》讀後感12

《童年》大家知道嗎?它可是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作品。

這本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內容包括了高爾基幼年三歲至十歲這一段時間的生活斷面。它詳細地描繪了高爾基的童年。我讀完這本書時,感覺高爾基的童年過得好不快樂,而我們的童年卻跟他的童年恰恰相反,我們的童年過得像神仙的生活一樣,。我們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高爾基呢,他差不多經常被外祖父的毒打,和我們的童年是天壤之別的。本書的人物有許多,我最喜歡高爾基的外祖母了。高爾基的外祖母仁慈、聰明,對生活的美好品質有信心,對周圍的人散發著明亮的光輝。

我來說說我的童年吧。

我的童年過得可愉快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把我當做掌上明珠,有好吃的都給我,危險的東西都放得遠遠地。

又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去兒童樂園玩。我一蹦三尺高,牽著爸爸媽媽的大手手,甩來甩去的,別提有多高興了!來到兒童公園,我就拉著爸爸媽媽去撈魚。池裡有許多金魚,魚的顏色豐富多彩:有黃的,有黑的,有紅白相間的,漂亮極了!我拿著一個小網,往池裡一撈,一條紅色的魚就被我撈上來了,媽媽在一旁說道:“寶貝女兒真棒!”“讓我來試試。”爸爸說道。他往水裡一撈,嘿嘿,半毛都沒撈到,我在一旁笑著,說:“爸爸撈不到,讓媽媽來!”媽媽聽了,撈了起來。媽媽的運氣比爸爸的運氣好多了,媽媽一撈就撈到了,一會兒,媽媽又撈到了一條,我開心極了,在一旁玩著剛才撈到的魚兒。那天,我還玩了許多的遊戲。

高爾基還有許多的作品,大家要看嗎?

國中《童年》讀後感13

這幾天,我讀了《童年》這本書,這使我受益匪淺。他是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著作。經過讀這本書和經過自身的聯想,我明白了現實社會和舊社會的不一樣。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幾乎每個人都很幸福,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每個人都能夠上學,很簡便就能夠考上大學。而此刻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車,接送也很方便,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幸福的不能再幸福了。而在家裡,每個父母都會十分疼愛自身的孩子,有的甚至是寵愛,所以生活在這個年代的我們,應當感到十分幸福。

可是讀了《童年》這本書,我感受到了現實社會和舊社會的截然不一樣,主人公高爾基的童年是多麼的不幸福,我真對他表示同情,他的父親死後,他進了外祖父家,正好趕上兩個舅舅鬧分家,並且兩個舅舅也不喜歡他,經常罵他是兔崽子。他的外祖父在他犯下錯誤後也會教訓他,甚至是打他。他的母親雖然很愛他,但也會經常打他,好像在這個家裡,他就是一無是處,幸虧他的外祖母還很心疼他,很愛他,要不然他在這個家裡真是沒法過了。

這就是高爾基童年的遭遇,我深深地同情他,也為我的幸福感到慶幸,可是高爾基的外祖父也很心疼他,叫他念詩,和他喝茶,只是在他犯下錯誤後狠狠地教訓他,有時候用鞭子狠狠抽他,這也是對他的關愛。我認為高爾基的童年是極其不幸的。我們作為幸運的孩子,要好好學習,長大報答父母。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高爾基儘管身為名人,卻也有著不幸的童年。所以,我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好日子。要像高爾基等名人一樣,長大有所作為。

國中《童年》讀後感14

在歡喜熱鬧的過年中,我讀完了這本悲慘的小說。一開始我不是很情願,但是後面,主人公阿列克塞的悲慘遭遇與他的樂觀精神吸引著我讀了下去。

在這部作品中描寫了許多目不忍睹的慘事與醜事。諸如死亡,充滿了阿列克塞的的童年,作品以死亡開頭,也以死亡結尾。開篇,父親就得病去世了。母親帶著他四處奔走,最後滯留在外公家。在這裡,最好的朋友——小茨岡人被木頭砸死了,然後是唯一願意陪伴自己的彼得大叔自殺……最後,自己的依賴——母親也悲慘告別人間……至於醜事——打架、鬥毆、謾罵,冷漠的自私,利益的爭奪,幾乎貫穿著全文。

但即便如此,整部作品仍然象陽光透過雲層一樣放射出了樂觀主義的思想光輝。這是因為阿列克塞沒有被艱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壓倒,他滿懷信心和希望,衝破種種障礙與不幸,不斷探索新生活,這主要得益於在他最最落魄的時候,給予他溫暖、感動的外婆。

外婆是一個勇敢、樂觀、慈祥的人,她就是阿列克塞得精神導師。文中寫道:”外婆到來之前,我彷彿在昏睡,彷彿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現喚醒了我,使我見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圍的一切聯結起來,把這一切編織成色彩繽紛的花邊圖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終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貼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貴的人,這是因為她對世界充滿了無私的愛。這種愛使我感到充實,使我在艱難的歲月裡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詩歌、傳說、童話多得不計其數,阿列克塞聽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裡突然失了火,家裡人驚慌失措,外婆卻非常勇敢,用一隻空袋子蒙著頭,身上披著馬被,毫不畏懼地衝進火裡,從裡面抱出一隻水桶大的盛滿硫酸鹽的瓶子,又鎮定地指揮別人滅火。大火後,又忍著巨痛去接生孩子。她是一個怎樣偉大的人啊!

高爾基寫童年的悲慘經歷,不是為了博取人們的同情,也不僅僅是簡單的童年生活回憶,而是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讀者,無論環境多麼惡劣,生活多麼艱難,總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懷著一顆向上的心,在齷齪的環境下也能培養出健康、正直的心靈,”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他的筆名”高爾基“就是”最大的痛苦“的意思。正因為如此,他成了”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列寧語),他的名字”代表著世界文學史上的新時期“,才有了許多如”不要慨嘆生活底痛苦——慨嘆是弱者!“”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傳誦至今的名言。

關於死亡和希望,我想到了餘華和魯迅。希望的有無,在於是我們是否努力去實施。

”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我們都不能放棄希望。”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愈是悲慘,愈是要有希望,愈要努力去創造。這,就是高爾基《童年》給我的啟示。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接著我會去讀他的《在人間》、《我的大學》。

國中《童年》讀後感15

“童年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間的時間段,沒有確切的定義,時間在上國小的前兩年和上國小的時間段。所指一般被人們認為人生中最快樂的時期,無憂無慮,在文學作品中常有著快樂的寓意。”

童年和快樂似乎已經被人們劃上了等號,原先我也和平常人一樣,快樂的童年,幸福的童年,美好的童年······可是高爾基的童年卻不然如此,那是個悲慘的童年。

《童年》是高爾基寫的三部自傳中的一部。高爾基三歲時,父親病故,而自己的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貪婪而又專橫的小業主,殘酷剝削僱工等,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我們的不開心和這個童年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他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他們豐衣足食 ,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 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 一個是地獄 ;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美好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在這本書中,善良慈祥的外祖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遼沙的

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遼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這種人關心著我們,或許是我們的存在感太強了,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似乎忽視了他們的存在。

我們是否應該學會珍惜,珍惜這美好的時光,雖然已經不再是童年的時光;學會在意,在意身邊愛我們的人,讓我們有存在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