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水滸傳》讀後感11篇

才智咖 人氣:2.9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水滸傳》讀後感11篇

《水滸傳》讀後感1

這個疫情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水滸傳》,它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裡面主要講述的是宋朝年間,一心想被朝廷招攬的宋江帶領著其他107個梁山好漢先徵田虎、再徵王慶,後徵方天定,雖然取得勝利卻損失慘重,最終皇帝給他們封官進爵,但是因為宦官奸臣當道,他們下毒害死盧俊義,宋江、李逵也慘遭毒手,好漢們有的辭官回鄉,有的甚至自殺身亡,結局慘淡!

裡面人物形象眾多,每一個好漢都是“義”字當頭,俠肝義膽。裡面有神箭手花榮、足智多謀的吳用、飛石打人的張清、擅長水性的張順、擅用鉤鐮槍的徐寧、打虎英雄武松……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公孫勝,因為他會法術,金木水火土五行均是他所擅長的。他有一次與喬道清鬥法,喬道清擅長水性,與五行均擅長的公孫勝相差甚遠,最終公孫勝毫無懸念地取得勝利。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受到做人要講義氣,但是我並不認同宋江的做法,因為朝廷奸臣宦官當道,一心想要投靠這個腐敗的朝廷,導致兄弟們死的死,傷的傷,歸山的歸山,終歸是白忙活一場,還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他的方向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在選擇目標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正確的目標才能引導我們做正確的事情。

《水滸傳》讀後感2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最著名的圖書之一。

水滸傳是一本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故事。我最喜歡宋江及李逵,宋江有一個綽號叫“及時雨”,講的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在後面他陸續和弟兄們交往中能夠看得出來。李逵綽號為天殺星黑旋風,最魯莽的人物,儘管如此,但他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仗義疏財,是《水滸傳》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宋江有義氣,而且還很善良,如果有人想要和他做兄弟,他一句話也不說,就讓那個人進來了,不管原來是敵人還是自己的人,只要想入夥,就說一聲,馬上就可以進來了。

李逵十分厲害,也很有膽量,有一次,他把他的老母親接過來的時候,在半路上他去打水了,他回來的時候發現有一隻老虎在吃他的母親,他發怒了,他拿起棒子拼命的打老虎頭,直到打死了為止。

《水滸傳》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林沖、魯智深、武松、吳用、李逵、宋江等人物最具神采!

我喜歡這本書,喜歡裡面講義氣、講友情。

《水滸傳》讀後感3

中國有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和《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不是師徒歷經艱難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西遊記》,也不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悽美故事的《紅樓夢》,而是講述了一群好漢忠肝義膽的《水滸傳》,這本書我看了之後久久不能忘懷。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個好漢投奔梁山,替天行道,一共有一百零八個好漢,其中有很多是被他們的義氣感動後加入進來的。後來受到朝廷招安,大破遼軍,卻遭奸人謀害。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轟轟烈烈幹了一番事業,但最後卻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這本書裡有豁達魯莽的魯智深、深沉穩健的林沖、情深義重的武松、單純狂野的李逵……我最喜歡的卻是吳用,他足智多謀,常常是他讓敵人戰敗,也是他識破別人的陷阱。我真的很佩服他們,只有七個人的時候,他們智取生辰綱,到一百零八人時他們起義,宋江受朝廷招安,最終釀成了梁山英雄好漢的悲劇。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一百零八好漢的豪情壯志,為兄弟朋友赴湯蹈火也是為了一個“義”。雖然最後的結局悲慘,但我依然佩服梁山好漢的英勇。

《水滸傳》讀後感4

暑假裡看了許多書,其中最愛不釋手的就是《水滸傳》了。

《水滸傳》這這本書是由著名作家施耐庵寫的,書中寫了梁山泊108將由上山到對抗朝廷再到被奸臣所害、隱歸山林的事情。我認為梁山好漢落得如此下場全是因為朝廷奸臣所害。

書中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和姦臣高俅、蔡太師等人的神態、動作都描寫的惟妙惟肖體現出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我最喜歡《水滸傳》中的武松,因為他十分勇猛三拳兩腳就可以打死一隻大老虎,他還十分講義氣他哥哥武大郎死了,他不顧自身安危,為武大郎報了仇。武松看到任何不平事都會打抱不平,因此他和魯智深成為結拜兄弟。

《水滸傳》向讀者們展現了那一百零八英雄好漢嫉惡如仇,除暴安良,劫富濟貧,伸張正義,讓人不禁讚歎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的不凡氣概和寧死不屈的精神。

《水滸傳》中的事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比如不可以出賣親人、朋友,別人遇到困難時要竭盡全力幫助,還有隻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就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水滸傳》讀後感5

《水滸傳》故事情節曲折搞笑,事態的變化常常讓人意想不到。

認真品讀《水滸傳》,才能感受到梁山好漢的“忠孝義”。

孝:梁山英雄身上不缺乏對父母的孝。李逵思母心切,便回家背老母,沒想到母親卻被老虎給吃了,李逵怒殺四虎。這是危險呀,是對母親的孝給了他力量。還有當武松得知武大郎是被潘金蓮毒害的,為了替哥哥報仇,於是就割下潘金蓮的狗頭,掏出其五臟六腑,殺了西門慶,獲罪被流放孟州,也在所不惜。

忠:他們有對國家社會忠心。宋江寧願死也不願意讓李逵造反,李逵幾次想起兵造反,都被他阻止了。寧可朝廷負他,他忠心不負朝廷。這是“忠”還有林沖的妻子被高俅的兒子欺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

義:為了朋友兄弟,赴湯蹈火,捨命相助、同生共死。何其偉大的“義”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於登天。而梁山好漢個個義膽包天。

《水滸傳》讓人過目不忘的就是英雄們的“忠孝義”,使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豪邁的氣概和性格。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文學名著。

《水滸傳》讀後感6

《水滸傳》這是一本婦孺皆知的書了,他被中國人民分為四大名著之一。

早在許多年前,我也曾在影視劇中看過《水滸傳》劇情的確很精彩,我也陷入了痴迷。

但如今我才知道閱讀原著是什麼感覺,就像其他書籍一樣,影視劇中的劇情和書中的內容是略有差別的。

我所喜歡的書中人物便是主要人物之一:宋公明瞭。說起他,讀過水滸就會想到正義二字,我還會說他仗義。但是他也是個令人琢磨不透的人物。“宋江身居水火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國……忠義之烈也,真足以服100單八人者之一。”文學家李卓吾曾如此褒揚宋公明,而文學批評家金聖嘆曾認為,《水滸》宋江獨惡。對此,我也有自己的看:此人乃忠義之士,絕不會背叛梁山兄弟,這是他的性格,但他過分認同朝廷,覺得所見之惡事只官兵所為,上了梁山後,他只是一心等待朝廷招安,這是他的信仰,只不過最後,信仰蓋過了性格而已。

無宋江,不水滸。沒有宋江,梁山也不會興盛太久,最終結果只有一死,有了宋江,才有了後面的故事。水滸傳耐看的是人,其後才是故事,不同的人讀水滸都有不同的感覺,這便是《水滸》了。

《水滸傳》讀後感7

這幾天我在看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水滸傳》。這裡面的故事特別迷人,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武松打虎。

這個故事說的是:武松想回家去看望自己的哥哥武大郎。他在路上餓的時候,看到一家酒店,他先吃了一盤牛肉,喝了十八碗酒。然後要走,店小二對他說不讓拿給他走了,前面岡上有一隻白毛猛虎,已經害死了幾十條人命了。你這樣去不是白白送死的嗎?武松不聽他的,就醉醺醺的.上了山,後來就躺在一塊石板上睡著了。突然有一隻大老虎來了。武松就拿著梢棒向老虎打去,誰知打到了樹上,梢棒斷了,老虎也發怒了,武松趁機跳到老虎的背上,打他的頂花皮,然後老虎又挖出一個土坑,武松打了五六十拳,老虎的嘴巴,臉都出血了,武松又拿起那半根梢棒,把老虎打得一點氣都沒有了。然後下岡的時候,有兩個披著老虎皮的人問他:“你難道都不怕被老虎吃掉嗎?”武松說:“老虎被我打死了。”他們找到了老虎的屍體,才知道武松真的是個打虎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8

最近幾天,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出名著作之一——《水滸傳》,書中的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以抹滅的印象。

《水滸傳》的筆者是施耐庵,元朝末期人,他是我們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而他創編的《水滸傳》則更是眾所周知、盡人皆知。《水滸傳》是我國第1部以反映農民舉事為體裁的長篇小說,它深刻地揭發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殷勤地詠贊了農民的革命鬥爭。它不止描寫了一個個惡貫滿盈,欺負壓迫老百姓的害對人民犯下罪行的人,同時也描寫了一個個劫富擠貧、冒險行動的好漢,它們被那一些大體積小的統治者,上至宋朝聖上、高官顯宦,下至惡棍地主、衙役鷹犬,逼得沒有辦法再生活下去,走投無路,只好走上抵抗的道路。經過閱覽《水滸傳》不止讓我對封建社會形態有了更實質的理解,並且還讓我知道得清楚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它們是多麼讓人心裡嚮往啊!它們就好比劉備、諸葛亮、關羽、孫悟空……普通,是永恆生存在許多人心裡的藝術形象。

《水滸傳》讀後感9

今年寒假,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很受啟發。書中描寫的是宋朝時期水泊梁山108位好漢的故事。很多英雄人物個性鮮明,講情講義,本領高強,英勇善戰,讓人印像太深刻了,比如林沖、魯智深、武松等。

林沖本領高強,是當朝八十萬大軍的總教頭,但受盡了小人高太慰的陷害,開始雖忍辱負重,但最終還是反了朝庭上梁山當了好漢。

花和尚魯智深力大無比,能圖手拔起高大的楊柳樹,感覺他很粗魯,但他可是個粗中有細,足智多謀的人。當街打死了壞人鄭關西,說人家是裝死,不緊不慢的揚場而去,化解了自己當街被抓送官的危機。可見他遇事多麼的從容鎮定,換作一般人早嚇死了。

還有打虎英雄武松,真是膽大包天,一人上了景陽崗,遭遇了大老虎,他奮力搏擊,赤手空拳把吃了很多人的大老虎打死了,替當地老百姓除了一大害。

小說中英雄人物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也很多,總體來說,告訴我們為人處事要善惡分明,有情有義,做個有血有肉的人。

《水滸傳》讀後感10

最近我在讀《水滸傳》,裡面的108位英雄人物個個俠肝義膽,伸張正義。看的我是熱血沸騰,激動不已。打虎英雄武松,善良隱忍的豹子頭林沖,孝順直爽的黑旋風李逵,聰明機靈的浪子燕青……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力大無窮,勇猛無比,更是有一股嫉惡如仇的豪氣。為了幫助可憐無助的金家父女,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三拳打死一條惡霸之犬。硬是給正義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人頓覺暢快淋漓!

只見魯智深隻身一人前往鎮關西的肉鋪,一會兒讓他切瘦肉,一會兒讓他切肥肉,著實狠狠地耍了他一番。讓人看了心中舒暢!活該!你這個鎮關西!鎮關西終於被激怒了,與魯智深打了起來,他一條小小的惡霸之犬哪是魯智深的對手?魯智深的第一拳已經讓他頭暈目眩,第二拳就開始求求饒,第三拳就已經一命嗚呼。自知打死人的魯智深毫無後悔之意,勇往直前,一路正義,走上梁山。

以後,我也要做像魯智深一樣正義的人!當然,老師父母都教育我不要打架,我會用自己正確的方式伸張正義!我似乎看見碧血丹心,俠肝義膽的我,在向我招手!

《水滸傳》讀後感11

暑假裡,我讀了《水滸傳》,我的心靈一直被那一百零八個好漢的行俠仗義和打抱不平所震撼。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深山起義,由盛轉衰,曲終人亡的故事。

書中有忠義兩全的宋江,性格剛烈的武松,見義勇為的魯智深,還有足智多謀的吳用,他們在我眼裡都是忠義的化身。

我也很欣賞李逵,但李逵他頗有些拗,遇事不分青紅皁白,動不動就發火,總是和人打架,給宋江等人惹事生非,但是他身上有股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精神,願意為自己的兄弟豁出性命,就是這種精神使我大為感動。

書中我更欣賞的是吳用,足智多謀,他曾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醉了青面獸楊凌,巧妙地奪取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我要向吳用學習,做一個聰明的人。

讀了這本書,使我非常敬佩梁山好漢,也使我懂了很多道理,這真是一本百看不厭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