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11篇

才智咖 人氣:8.97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讀後感11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在《三國演義》中,蜀國後主劉禪昏庸無能,聽信讒言,不重用姜維,終於導致了蜀國的滅亡。這似乎已成為現代人對蜀國滅亡的共識了。然而,要是拆穿西洋鏡,換個角度看,蜀國之所以滅亡,劉禪的昏庸固然是原因之一,而蜀國國策不得民心,諸葛亮的戰略方針不符合實際,更是蜀國滅亡的主要原因。

諸葛亮的戰略方針為什麼不符合實際呢?這還得從諸葛亮的北代談起。諸葛亮雖然在北伐中屢敗魏國,但從總體的戰略上卻是失算的,應該說是聰明人做出的違背客觀實際的糊塗事。

諸葛亮在“王業不偏安”的思想指導下,多次主動北征。曹魏採取戰略防禦方針,以逸待勞,拒險固守。這樣,蜀軍往往因長途征戰,糧草不濟,不能以戰養戰,屢遭挫敗,最終也弄得蜀國變得疲憊不堪。

諸葛亮死後,他那不符合實際的戰略方針也未曾改變,因為繼任者姜維,也是個心存漢室,主張王業不偏安的將領。更不看客觀條件是否成熟,有無可能,也連年出兵北伐,竟有九伐中原之說。長期而頻繁的戰爭,動師擾民,嚴重的損耗了國力,終於把疲憊的蜀國拖到了崩潰的境地。

當時,吳國一使臣出使蜀國後回去報告說,所到之處,士皆飢色,民皆菜色。蜀國境況如此,又怎能安邦定國,統一天下呢?據史書記載,蜀漢滅亡時,有戶28萬,人口94萬,卻養了4萬官史,10.2萬士兵。平均7戶養一官史,9人負擔1個人士兵!老百姓負擔這麼重,怎麼能長治久安呢?!

歷史反覆證明,任何雄才大略的人物,包括具有諸葛亮一樣聰明才智的偉大人物,如果試圖幹那種超越客觀條件的事情,都只能以失敗為其歸宿。蜀國的滅亡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三國演義讀後感2

“草船借箭”中說的是周瑜嫉妒諸葛亮,他就派魯肅前去打探,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得知後,認為此人不除,日後必為東吳大患。因那時缺箭,便要諸葛亮三日內拿出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他的神機妙算,不費吹灰之力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支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

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不同的兩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就像周瑜這樣,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就像諸葛亮這樣。考慮他人利益,自己也能帶來好處,但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反而不能帶來好處。

諸葛亮人人都知道他聰明有才幹,有一次,諸葛亮率領蜀軍北伐中原時,大將馬謖剛愎自用,使得魏軍司馬懿乘機而入,為了避免更大損失,諸葛亮急忙安排大軍趕快撤回蜀國,城中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同時下令:把城內所有旗幟藏起來,然後大開城門,並讓兩個書童跟自己一起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來後看到這番景象,很是納悶,忽然他神色緊張,立即下令:馬上撤退。諸葛亮看他走後,長吁了一口氣,對大家說:“司馬懿一向知道我謹慎,一定以為我是在用計騙他入城,所以反而慌忙退走了。”

《三國演義》不僅內容精彩,還讓我知道了許多戰略,真是讓人難忘!

三國演義讀後感3

今年寒假,我在爸爸的指導下,認認真真地讀了《三國演義》的前二十五章。

我很欣賞關羽,我覺得是英雄。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都表現了他的英雄氣概。他還是個有情義的人,華容道放掉曹操,足見他重情義。他還有一匹重情義的馬,在他被擒拿後,赤兔馬絕食而亡。

要說關羽的不足,就是他有些自負,因為自負他才大意失荊州。

這就是我眼中的關羽。我要學習關羽的重情義,珍惜與他人的友誼。做人但不能太過自大,要謙虛,否則就釀成大禍。

今天讀了《三國演義》使我認識了曹操,故事是這樣的。

袁紹聽說董卓橫行霸道,非常氣憤,就寫信給責備王允。王允就請大臣到家裡商議,大家因無能為力而抱頭痛哭。這是曉騎校尉曹操來了,說道:“哭能將董卓哭死嗎?”他願借王允的七星寶刀去殺死董卓。董卓視曹操為心腹,曹操趁四周無人就要下手,此時董卓突然翻身看到曹操舉刀。曹操連忙跪下,詐稱要獻七星寶刀。曹操趁董卓分神之時逃跑了。董卓懸賞捉拿曹操。

曹操逃到成皋時在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家借宿,疑心呂伯奢要殺自己請功,便殺了他一家八口人,路上遇到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刀殺了他,並說到:“寧叫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個故事使我印象深刻。曹操本可以是一代梟雄,一統三國,但只因他的多疑和凶狠,使的身邊的心腹紛紛離開。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心存善念,心懷感恩。

三國演義讀後感4

前半部分很帶勁,被曹操這個奸雄所折伏,勝不驕敗不餒,的確實真英雄。與之後的衰敗形成對比。很多落淚的地方,比如郭嘉死,曹操三哭~再比如諸葛亮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可歌可嘆。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曹真、王朗,羞辱仲達,再比如司馬懿見到“死而復生的”諸葛亮,嚇到用手摸頭曰:“我有頭否?”

聽著張衛健的《真英雄》,觀三國,很多感概。人生只不過一場廝殺,若是真英雄,怎會怕?成王敗寇,一念之差,生死一霎那,豪氣永放光華,江山如此大,何處是家?

後半部分略倉促,很多英雄倉促死,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評三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著實透徹。

摘錄最喜歡的一段 諸葛作書痛斥曹真:

其書曰:“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稱帝號於洛陽;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水陸睏乏,人馬猖狂;拋盈郊之戈甲,棄滿地之刀槍;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面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仲達聞陣而惕惕,子丹望風而遑遑!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掃秦川為平壤,蕩魏國作丘荒!”曹真看畢,恨氣填胸;至夜,死於軍中。

三國中的恩怨情仇,戰亂紛爭,何其悲壯!需仔細體會。

三國演義讀後感5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很多書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講述了漢朝與晉朝之間一段分裂的歷史,當時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想統一天下自己當皇帝,但最後誰也沒有成功,被統一歸於晉。我特別欣賞小說中的三個人物——關羽、張飛和曹操。

紅臉的關羽身高九尺,面如重棗,手持青龍偃月刀。他是個重感情、講義氣的人。當初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後來曹操將三兄弟殺散。關羽沒辦法,投降於漢朝。曹操一直想收降關羽,但關羽並未投降,而是千里走單騎尋找到了大哥劉備和三弟張飛。

黑臉的張飛身高八尺,燕頜虎鬚,聲音如雷,氣如奔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非常有勇氣。在討伐董卓的時候,敢於和天下第一勇將呂布對陣;在當陽橋上,面對百萬曹軍,他大喝一聲,橋樑斷了,水也倒流了。我很欽佩他這種氣魄。

舞臺上的曹操是白臉,代表著奸詐。其實他並不奸詐,開始他是為了漢王朝行刺董卓,雖然沒能成功,但他發表討伐董卓的檄文,並聚集了天下十八鎮諸候征討董卓。在他擔任丞相之後,統一了北方,更想統一中國,可是“挾天子以令諸候”的做法被人稱為“漢賊”。我覺得他是個有功也有過的人物。

我認為《三國演義》是一本很值得讀的書,書中的人物各有特色,故事情節更是精彩紛呈,如草船借箭,赤壁大戰,水淹七軍等。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覺得《三國演義》很有意思呢?有時間一定要讀一讀哦!

三國演義讀後感6

《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裡面精彩的故事實在太多了,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青梅煮酒論英雄……其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七擒孟獲。

《七擒孟獲》主要講的是:劉備死後,蠻王孟獲造反。諸葛亮率部南渡瀘水,想要平定南中的戰爭。諸葛亮率軍隊到達南中時,聽說孟獲在這裡威望很高,遂決定生擒孟獲,感化他。孔明共擒孟獲七次,放了他七次。雙方首戰,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孟獲但孟獲不服氣,說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孔明得知只是微微一笑下令放了孟獲。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孟獲不是詐降,就是因手下自相殘殺而戰敗。第七次,孟獲決定用藤甲兵戰孔明,那兵雖強,但卻是用草本植物做的戰袍,用火攻自然可破。孔明得知後,用火攻戰勝孟獲,七戰七敗,孟獲輸得心服口服。諸葛亮不但本領高強,又宅心仁厚,他的所作所為深深地感動了孟獲,孟獲誠懇地說道:“您具有上天一樣的神威,至此之後,南中人不再反叛了。”

“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傳為千古美談。讀了這個故事後,我覺得諸葛亮不但智慧過人,而且心胸開闊。面對被擒住的敵人,他完全可以將其處死,可他不但沒有這樣做還為他鬆綁、賜酒食,以禮相待,將蜀國佔領的土地退還給他。孟獲雖然是個粗魯之人,但也被這種寬巨集大量的情懷所感動了,由此可見,最強大的力量不是拳頭啊!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慨良多。要想征服他人,就要贏得人心。因為靠蠻力解決問題只是一時的,所以我們要學會運用智慧去解決深層的問題。所以,當同學之間產生了矛盾我們一定不要大打出手,換個方式,也許就可以把“敵人”變成朋友!我們如果像諸葛亮那樣做就多了一個朋友,少了一個敵人,此乃得人心者得天下也!

三國演義讀後感7

在這個假期裡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進兩百個人物形象,此書的作者羅貫中將三十六計融匯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我喜歡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些語句也富有很深的含義。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說關羽。這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再說我喜歡的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書中的情節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書中人物的優秀品德、智慧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8

“長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這首詩描寫的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雲。暑假裡我看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書中記載趙雲是“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這幾句話足以表達趙雲的威風。既然威風凜凜,必有一番武將氣概。

渾身是膽、智勇雙全

在長阪坡時,趙雲單騎救主,一小我在曹操百萬大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救出幼主劉禪。趙雲護送劉備,江東娶親。一起上經歷重重阻礙,最終成功娶親回到荊州。這不僅體現了趙雲的膽大,還體現了趙雲。不顧自身的勇氣和見義勇為的忠義。

諸葛亮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敗。趙雲領兵斷後。在萁谷退軍時,用疑兵之計。不傷一兵一卒,全身而退。

品德高尚

趙雲智取貴陽之後,太守提親,在美貌和各種利益勾引下。他為了他的國家,為本身的品德不被玷辱,拒絕婚事。這是一件我們很難做到的事情。

無論做前鋒,照舊壓糧官。他每次都任勞任怨的完成,無論對將帥,照舊士兵,他都等量齊觀。也從來不擺架子。

往往看了《三國演義》。第一個在腦海中閃過的人物就是趙雲了。

我最喜好趙雲的英勇無畏,任勞任怨,對國家赤膽忠心的高尚品德。

我們要學趙雲的英勇無畏,熱愛祖國。要堅信。我們的祖國是最好的。我們所有人都要變的頑強起來。那句話說得好。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也應該像趙雲那樣,讓我們國家也變得富強起來。

三國演義讀後感9

《三國演義》是一部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也是四大名著中人物最多的小說。那首著名的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次聽到或看到,都讓我心潮澎湃。

三國時期是一個英雄雲集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誕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每個人物都獨具特點,各領風騷。在這諸多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顯示了關羽的勇猛;千里走單騎,顯示了關羽的忠心;單刀赴會,顯示了關羽的勇敢;下棋刮骨療毒,顯示了關羽的堅毅;華容道義釋曹操,顯示了關羽的仁義。關羽的這些品德,都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在學習,生活中,我要像關羽一樣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毫不退縮;碰到失敗,毫不氣餒。還有一個人物也是我的偶像,那就是諸葛亮。他是三國時期蜀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身高八尺,羽扇綸巾,才智過人。許多精彩的故事,都發生在他身上。劉備沒碰到諸葛亮之前,一直東奔西走,寄人籬下。自從諸葛亮出山助他之後,他就鹹魚翻身,有了自己的地盤。而且這地盤還越做越大,在曹操佔盡天時,孫權佔盡地利之後,依靠人和與其他兩人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可見諸葛亮的厲害。

曾經多少次我在夢裡穿越到了三國,我夢見和關羽談笑風生,和張風大口喝酒,與諸葛亮學習謀略,與曹操吟詩作賦。在夢裡,我時而是將軍,時而是謀士,時而是文人,與三國英雄們一起對酒當歌,仰天長嘯,醉臥沙揚,開懷大笑。每次夢醒十分,我總是不能在夢裡多待一會兒而憂傷。

三國演義,每次翻起你都讓我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啊!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在我的書架上,擠滿了一排排或新或舊,或大或小,或厚或薄的書。它們伴我成長,是我的精神食糧。在這個浩瀚的書海里,我最喜歡的書一枝獨秀。它是長篇,卻不是累牘;他刻畫了上百個活靈活現的人物而毫不乏味,它就是舉世聞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皇帝無能,天下大亂。這是,曹操、劉備、孫權分別建立魏、蜀、吳國政權,呈三國鼎立形勢。之後,三國戰亂紛紛。劉備、諸葛亮相繼去世後,劉禪無力治國,蜀國被魏國吞併。不久,魏國司馬家族兵變,改魏國為晉國,然後南下消滅吳國,一統天下的故事。

書中的人物被羅貫中先生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那麼多的人物,竟沒有兩個人的性格完全相同。劉備謙和善良,諸葛亮聰明機智,關羽沉著冷靜,張飛勇敢無畏……其中最令我佩服的就是諸葛亮。他躬耕隆中而知天下事,他舌戰群儒毫不膽怯,他足智多謀又神機妙算……他的聰明才智讓他在很多事件中都有令人拍板叫絕的表現,比如:草船借箭、七擒七縱、空城計等等。諸葛亮的一生,無論是出世時的躬耕不忘天下事,還是入世後的為蜀國鞠躬盡瘁,都是胸懷遠大抱負的體現。

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雖然我沒有諸葛亮的才智,但只要我從小立志,努力學習,“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己任,那麼總有一天,我也會有一番作為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歌為我們打開了歷史的序幕!

讀三國,品三國,唱三國……在這春意盎然的日子裡,青少年版的《三國演義》成為我這個加長版假期閱讀的書目之一,作者羅貫中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它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裡面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它主要講述了三國時期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也詳實地介紹了劉備集團的崛起和壯大,三國鼎立形成以及互相爭雄的局面,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在我眼前重現著。書裡個性獨特的人物比比皆是,比如三顧茅廬的劉備慧眼識人才,武藝超群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還有英勇無比的張飛……他們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更讓我感動不已!

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可是我們之間卻少了真誠的友誼,有時候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鬧的不可開交,誰也不讓誰。和他們比起來,我們的心胸真是太狹隘了!

讀了這本書後,我下定決心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學習三國演義中各個人物的優秀品質,懂得尊重別人,謙遜真誠待人,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擔當的新一代少年!

讀三國,品三國,中國歷史故事源遠流長,讓我們在閱讀經典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