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一幫扶民情日記

才智咖 人氣:1.11W

我的新“物件”

二對一幫扶民情日記

久雨後的陽光溫和燦爛,但氣溫不是很高,大家穿著較厚,感覺還有一絲冷。我們幾個“二對一”幫扶物件在沙塘鄉沙塘村的人,聯絡好去走訪我們的幫扶物件。

今年,我的幫扶物件叫楊小春,是沙塘鄉沙塘村一組村民。在去的路上,我在想象我的這位幫扶物件應該是一位老太龍鍾、慈眉善目的老大爺或者老大娘。我在村支書的引領下,在鄉村路上左拐右拐,來到一棟陳舊的樓房前,看到有一個穿紅上衣、藍褲子、赤腳穿拖鞋的大男孩,正把溼衣服涼放倒在坪裡的樹枝上。同去的村支書王書記告訴我,那個正在晒衣服的年青男孩就是楊小春---我的幫扶物件。王書記對他叫了一聲春伢子,他沒有反應,也不理會,自顧自的涼溼衣服。我想他是不是聽力有點問題。當我近距離見到楊小春時,只見他單瘦臉,臉部有點扭曲變形,眼睛沒有光彩,嘴巴合不攏露出右邊的三顆門牙,雙腿盤曲,身體站不直,顯得有點傾斜。他的娘從屋裡出來,看到王書記叫了聲“王書記”。王書記向她介紹我們的來意,她同我們打招呼,連聲說太感謝了,感謝領導的關心。她讓我們在門外坐,說,我的兒子楊小春,今年27歲了,因在3歲時患重感冒發燒,無錢醫治,而引發了小兒麻痺症。到六七歲時,看到別家小孩子都上學了,儘管家裡條件差,還是千方百計想辦法送他讀書,讀到國小三年級時,因他說的話其他人聽不清,小孩子們嘲笑他,他就讀了,以後再也沒有讀書了。直到現在,他的面部肌肉仍然扭曲變形,嘴巴也合不攏,說出來的話有時連他的老孃都聽不清,走路一拐一拐的,行走極不方便。現在已經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目前,靠在附近拾破爛、廢品等謀生。

他的老孃告訴我們,儘管她自己是女性,年紀也有62歲了,身體不是蠻好,但她比一般的男人更有骨氣,不要集體照顧,不要親戚朋友施捨,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艱苦勞作,保持天天粗茶蔬菜飯,過最簡單平常的日子。她說自己苦一點沒什麼,最關心的是她的兒子楊小春,現在27歲了,生活不能自理,煮飯煮菜、洗衣漿紗、買東買西,什麼事都要她親自動手,兒子的生活全靠她照顧。而其他人的兒子27歲就已經結婚生孩子了。她說不怨別的,就是怨自己的命苦。情況是這麼一個情況,而她則是60多歲的老人了,她自己年紀大了勞作也一年不如一年了,想到今後兒子的生活,她堅毅的眼神暗淡下來,眼睛裡顯出了紅絲絲。

我們勸她,要過好當前的日子,現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了,特別是對貧困戶、貧困物件的幫扶力度增強了,我們今天來,是政府的安排,也是代表我們的心意。她說,那是,多年來,政府和領導對她及兒子的關心、支援,鄰居和親朋對她的幫助、關愛,她都心中有數,記在心裡。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大家的關心。

她目光不由自主的轉到楊小春身上,指著他穿的衣服說,這些衣服都是附近好心村民給他的。她起身在門角里拿出好幾只不同的鞋說,還有好多鞋子,也是村民們給的。因他走路時,雙腳總是向前趨,每雙破爛的鞋子都是前方被他的大腳趾磨穿了一個大洞。每年穿的鞋子要40多雙。如果去買的話,不曉得要花多少錢。我記下了楊小春的鞋子尺碼是40碼,心想下次去的時候,帶幾雙新舊鞋子給他,還有新舊衣服也帶一些過去。

我給了楊小春200元,說要他去買點什麼。他還有點羞澀的意思,不願意接。他的老孃很不好意思,說我們太客氣了,太好了,對她們娘倆這麼關心。我知道這點錢對他的幫助實在有限,只能表示我的一點心意。

如果我們對需要幫助的人,儘自己的能力多一點幫助,他們心裡會多一些溫暖,大家的心情會多一些快樂,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特殊的幫扶日記

永豐鎮磨刀村合興組的肖金蓮鬢白老人,已經80高齡,老伴已故多年,一生育養兩兒兩女,兩個兒子已經死亡,大兒子結過婚並有一兒一女,都在外打工,媳婦早改嫁了。老人的兩個女兒遠嫁在他鄉,一年四季很少回家,只是電話聯絡。幾間平頂屋裂痕累累,老人說每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鎮上、村上都幫忙檢修過,也只能好一時。這次到老人家是為了給她送新手機的,因為上次走訪時碰巧老人孫女給她的手機壞了。幫老人家裝好手機,存好號碼後,她硬是提出要給買手機的錢,說已經送過錢給她了,不能再白要。說到這都忘了告訴大家:這個幫扶物件其實不是我的幫扶物件,而是我局肖局長的幫扶物件,因為同在一個鄉鎮,我們經常搭個順風車。但這個老人家實在是太讓我感動了,對她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老人家讀過幾年書,很健談,雙手在顫抖,她說現在身體確實不好了,但一直堅持力所能及的勞作,也經常得到左鄰右舍的幫助,自己儘量不去增加別人的麻煩。他對我們的幫扶更是千恩萬謝。在如今這個現實的社會,“以貧為榮”,“以賤為貴”的人實在太多,他們一味地向社會索取,仇視社會。而像肖老人家這樣高風亮節的人,就是我們全社會學習的榜樣。她自強自立、性格開朗、堅忍不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感染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我覺得我們只是給了她物質上的幫助,她卻反而給了我們精神上的幫助,教會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在反思,自己每天坐在舒適的辦公室裡,衣食無憂,不要日晒雨淋,卻還在怨這怨那,說長道短,實在是太不應該了,我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好好工作,體現出我們對這個社會的價值。

我的幫扶感想

這是我今年第二次走進沙塘鄉沙塘村羅玉蓮的'家,雖然知道他們生活過得清苦,但眼前的景像還是讓我再次震驚:原來那個危舊的土磚房,在左鄰右舍的東拼西湊和鎮、村兩級的幫助下,終於換成了紅磚房,解除了危房的危險,但是整個房子只有兩扇門,還是以前舊房子拆下來的,已經破爛不堪,窗戶上全部空著,連窗簾都沒有裝上;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連這樣高溫天氣來臨,也沒有一個風扇可以乘涼;家裡凌亂地擺放著幾件破舊的傢俱……遠遠地我們就看見了羅玉蓮老人坐在家門口乘涼,手裡拿著一把蒲扇在一下一下地扇著,眼睛看著前方,佈滿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蒼桑,我想每一條“溝壑”都代表著一個辛酸的故事。

由於老人的眼睛已經基本上看不見,隔得遠遠地我就大聲地叫著“羅奶奶”,這個年近80歲的老人,耳朵還是很靈光,馬上顫顫微微地站起來,駐著柺杖駝著背向我們迎過來。老人記性很好,當我說明來意後,他馬上就知道我就是上次來看望幫扶她的小蔡同志,這瞬間我真的很感動,也許老人家這一輩子雖然貧苦,但是每個人給予的幫助她都記得牢牢地,並且用自己的特殊地方式表達著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