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維權,話發展民情日記

才智咖 人氣:1.07W

今天上午,根據局黨組三萬工作計劃安排,我與局協調管理處蔣誕一處長、雷瑜副處長三人一行,前往我局三萬活動駐點村之一鶴峰縣太平鄉沙園村走訪民情。行前商定此去任務主要有兩項:一是實地瞭解省委、省政府關於抗旱保春播有關部署的落實情況,帶去由我局特意給村民準備的化肥等春播農用物資。二是和村民進行一次面對面的法律交流。昨天,聽縣委孫書記介紹情況得知,沙園村村民由於林場林權問題正和縣政府處在一場法律訴訟之中,而自己恰好有法律教育的經歷,也正在從事與法律相關的工作,此去和村民面對面交流、溝通一下,如果能有點幫助,則也算是善莫大焉吧。早飯後,我們一行從駐地出發,一小時左右的車程。順著九曲八彎的山間柏油路,車子跑的很輕快。車窗外一會兒是綿延起伏的綠色山巒和錯落有致玉米梯田,一會兒又是片片水汪汪的稻田和間或一閃而過的飛簷吊腳特色民居。是塞北的高原?還是水鄉的江南?正值困惑之中,不覺間就已來到了沙園村。

說維權,話發展民情日記

在我局駐村工作隊員的引領下,我們先來到村委會。村委會是一幢磚混結構二層小樓,樓內窗明几淨,劃分有辦公室和會議室,牆上掛有村務宣傳欄,辦公物品和檔案檔案擺放歸類,井然有序。我不覺回想起十幾年前自己曾在某山區縣掛職參加扶貧工作時一個村委會的場景—一間簡陋的土坯草棚房加上幾張破舊的桌椅。今昔對比,真有恍若隔世之感。沙園村的村支部書記劉守成、村委會主任王強,一個老成持重,一個年輕幹練,見面寒暄中他們將我局三萬工作隊駐村工作隊誇讚和感謝了一番,說他們不僅訪了民情、送了政策、辦了實事,而且還和村民們交上了真心朋友。我連忙對他們說:“農民是我們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是我們廣大機關幹部的衣食父母,要說到感謝的話,也應該由我們來說才是。”

座談會上說維權

參加座談會的有村黨支部和村委的全體成員以及六名村民代表。在村委會主任介紹了沙園村方面人員後,我也簡要向大家介紹了我們一行及來意。見村民們顯得有些拘謹,我便又說:“我們來自城裡,對農村的情況瞭解很有限,這次來村裡,的確是想通過和大家以這種面對面聊天的形式,更多地瞭解農村的情況。城裡人有城裡人的問題和煩惱,村裡人也有村裡人的問題和煩惱,大家隨便聊聊,交交心,想起什麼,就說什麼。”我的話音剛落,村委會副主任劉義文就說:“你們工作隊員在我們這裡走村串戶的,家裡有人的每一戶基本也都去到了,也都看到了。我們這裡還是比較窮的,不是由於政策不好,黨和政府的惠農政策的確很好,在我們這裡也都得到了落實。村民窮也不是我們這裡的人懶,主要原因還是我們村與林場的.林權爭議問題現在還沒得到很好解決。現在我們的村民平均每人只有30來棵樹的山林和3分左右的山地,面積這樣少,山地只能種些玉米和土豆,產量也比較低,群眾的自給糧食都不夠,所以只有依靠出去打工賺錢來維持生活。”他的話說完,屋裡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圍繞著本村與林場的林權問題說起了自己的看法。村一組組長廖道貴講到情緒激動處還流下了眼淚。

村委會主任王強是這次林權爭議訴訟中村民方面的主要代表,他介紹了訴訟的一些基本情況,也提出要和我們討論一下對於訴訟中時效問題的疑問。他還介紹,村民以前雖然為此事上訪過,但現在大家都支援通過法律的途徑來進行維權,因此,村民並沒有過激行為。聽完了他們的發言後,我說:“說心裡話,聽了你們的介紹,對於受過多年法律教育的我而言,心中感到特別欣喜,看到我們一個邊遠的山區中一群普通的農民兄弟們能夠選擇用法律的途徑去解決和政府之間的爭議,我感到這的確是我們國家法制建設的進步,是我們農村文明的進步。雖然現在訴訟程式還在進行之中,最後的結果還不清楚,但大家既然選擇了法律途徑去解決問題,肯定是相信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的。無論將來訴訟的結果是怎麼樣,大家都應該以冷靜、理性的態度去面對。這起涉及歷史遺留問題的林權爭議,涉及到的法律和政策都很專業,我們不是這個方面的專家,但我們會把與你們交流的情況向相關部門反映,你們也要充分相信黨和政府,黨和政府是一定會把農民的利益放在心上的。”

農舍田間訪民情

座談會結束後,我們前往兩個特困農戶家走訪。到農戶張冬生老人家時,正好他兒子和一個女兒也在家。我們就和他們聊起了家常。閒聊中得知張冬生老人已經80歲了,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都成家了,兒子在縣城打工,老伴得病癱瘓,家中現在住的磚房及老伴現在用的輪椅都是在村委及縣政府等幫助下解決的。他們表示,雖然現在生活仍然困難,但相信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生活會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臨走時,我代表局裡的黨員幹部將慰問金交送給老人,將局裡編印的《農村政策彙編》、《農業科技手冊》、《便民服務手冊》和工作隊便民聯絡卡等送給老人的兒子和女兒。和他們道別後出門下山,我們走了一程回頭一看,見老人和他女兒仍跟隨在我們身後,連忙上前一問究竟,原來他們心中很是感激,想一直把我們送下山。於是我們堅決地將他們勸了回去,自己心中也暗暗感慨,村民的這種感情是樸素的,真實的,是我們應該牢記和回報的。

在另一個特困戶潘永福家進行走訪時,我們瞭解到,潘永福夫婦及成年兒子一家三口,其中母子兩人都患有慢性病,現在不僅家中缺乏勞力,而且醫療費用也是個沉重的包袱,雖有農村合作醫療補貼,但報銷不到實際開支的一半,因此可以說是個因病返貧的典型,聽村幹部講,這種情況在農村裡也還不少。

在走訪農家的山間小路上,我看到一束涓涓清流從山上順勢而下,彙集到路旁一條小水渠中。田鄉長告訴我,這是山泉水,用於灌溉和飲用。現在由於政府重視和投入,村裡的安全用水問題已基本得到了解決。他又指給我看腳下延至遠處一家農戶的水泥路,說該村不僅完成了通村路,還實現了通戶路—直達農戶家門口。我說,再加上通電,那該村不就已經實現了三通了。時值正午,日光正烈,感到有些口渴難當,我於是俯身路邊水渠,捧起一掬清泉入口,頓覺一股甘甜沁入心底。

飯桌之上話發展

午飯是在村民劉先旺家吃地道的農家飯,鄉長、村支書、村主任還有村民,我們熱鬧地圍坐一桌,邊吃、邊喝、邊聊。吃的是農家自產的小菜,喝的是農家自產的苞谷酒,聊的是村裡未來的發展。當我問到村裡下一步關於集體山林的打算以及村集體經濟未來發展時,村主任王強說:“關於山林,有兩種選擇,一是分林到戶,分散經營,一是集中管理,統一經營,共享收益。後者更方便山林的整體開發和種植,有利於集體經濟做大做強。”我問道:“那麼如何來作選擇呢?”王強主任笑著答道:“當然要通過召開村民大會,聽聽全體村民的意見,要大家都同意才能行。”我說:“著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確更符合村裡的實際。第一,能夠更加合理有效地整合林地資源,提高其綜合使用效益,比如可以通過開辦木材加工企業,進行木材深加工,提高林木的附加值,第二,村級集體經濟也有利於保護到村裡老人、病人等弱勢群體的利益。所以制定村裡發展計劃時一定要注意考慮到不同方面的情況,在開發、收益分配形式等方面都要考慮周全。”

TAGS:民情 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