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記的記錄本

才智咖 人氣:3.83K

民情日記大多記錄居民們諮詢政策、法律知識,反映家庭矛盾或鄰里糾紛,以及生活困難尋求幫助等內容。

民情日記的記錄本

篇一:民情日記的記錄本

今天是我們入戶的第一天。上午,在701大隊保衛科一個英俊的維吾爾族幹事阿巴斯(也是我們的組員之一)和組織宣傳科幹事熱汗古麗,一個典型的維吾爾族美女的引導下,我們首先來到該隊維吾爾族65歲退休黨員幹部阿不都 克里木大叔的家裡。藉助阿巴斯的翻譯,克里木大叔知道了我們的來意。他和老伴熱情地請我們就坐,又是切西瓜,又是洗蟠桃,還拿出自家烤的饢請我們品嚐。我們和克里木大叔一家盤腿圍坐在一起聊開了。克里木大叔說,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的民族政策非常好,新疆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我們各族群眾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7 5 事件發生後,我很痛苦,也很氣憤。我們維吾爾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絕大多數維吾爾族群眾也是熱烈團結的群眾。伊斯蘭教義古蘭經提倡和平、和諧、團結,沒有分裂的概念。少數暴徒的行為代表不了伊斯蘭教,代表不了維吾爾民族。他們的行為也破壞不了民族團結的局面和安定團結的局面。我本人堅決反對民族分裂,也要教育好7個子女維護民族團結。

在愉快的交談中,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要走了,克里木大叔和老伴熱情地留我們在家裡吃抓飯,我們婉言謝絕了。

離開克里木大叔家,我們又輕輕敲響了維吾爾族職工祖諾的家門。祖諾的遺孀對 7 5 事件真相的認識和克里木大叔一樣清楚,而且相信黨和政府會處置好這起事件。

篇二:民情日記的記錄本

民情日記中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話套話,翻開民情日記,循著下派幹部們探索奮鬥的思路和足跡,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篇篇體現幹群關係魚水情深的生動素材。“災情檢視的感想、引水架電的困惑、脫貧致富的思索、矛盾糾紛的調和……”,在這些反映著下派幹部真情實感和良言佳策的民情日記中,無一不凝結著他們對群眾的牽掛、對工作的思考…… 其次,民情日記在緊扣下派工作這一主題的基礎上,培養了下派幹部積極思索和勇於創新的意識,同時也增強了下派幹部的自我約束力。記好民情日記,不但要不間斷地完成規定的篇數,更要對所記載的內容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篩選使之得以昇華,記民情日記的過程,對下派幹部而言,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自我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加壓和自我約束的過程。我們對民情日記的要求是:要記一些對工作、對個人的'思想進步有積極意義的典型的人和事、對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以及加快農民群眾脫貧致富有參考價值的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和感想以及對指導農村工作有借鑑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工作經驗和方法。這樣,就能夠達到培養下派幹部積極思索、勇於創新的目的。由於在這一過程中,下派幹部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因而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也能從不同角度去進行分析,非常有利於問題和矛盾的解決。 再次,民情日記對於研究分析下派幹部的思想狀況、工作狀況以及考核考察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民情日記不但反映了下派幹部的工作狀況,而且反映了下派幹部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反映出了一個下派幹部是否具有開拓創新意識,是否一心為公、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篇三:民情日記的記錄本

6月8日是個讓人高興的日子,我們福利院供養的兩姐妹 李琳、李鑫終於如願以償走進了大學聯考考場.為了能讓他們順利參加這場最重要的考試,我整整奔波了近兩個月,但是現在所有的的辛苦,都因為這一個令人高興的結果而煙消雲散了.

李琳、李鑫是我院供養的同母異父姐妹,姐姐李琳現年19歲,系嘉峪關市市民朱珍與其前夫所生,1994年雙方離婚後,法院判決由其母監護;妹妹李鑫16歲,朱珍離異後再生的.因朱秀珍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姐妹倆因監護人沒有監護能力而流浪街頭,生活無著.1998年建設街辦事處與市婦聯,市民政局協商後,交由我院供養至今.

由於姐妹倆均系計劃外生育,入院時就沒有戶口,直到現在面臨大學聯考,因為戶口問題無法報名參考,為了不影響她們今後的正常學習和生活,院領導安排我去辦理孩子們的戶口.到市公安局戶政科詢問後,我才知道辦理戶口需要很多原始材料.按照戶政科的要求,我一項項落實:先到居委會,街道辦事處瞭解情況補辦手續,又通過多方打聽尋找到張玉蘭的親生父親,請他出具當時法院的判決書及單位的處罰證明.由於姐妹倆是計劃外生育,最終需要計生部門的手續,事隔多年,計生部門也從未遇到過此類情況,很難做出決定.可這事關係到孩子們的前途,經再三研究,院領導請示市民政局後,由民政局副局長親自與公安、計生等部門協商.經過協商,這兩個部門針對這一情況,給予特事特辦,我們終於趕在大學聯考前拿到了落戶批覆.

在整個落戶過程中,市民政局、公安部門和計生部門給予我們大力支援和幫助,正是他們的支援換來了姐妹倆今天的考試.我想,這對姐妹定會一生永記社會的愛心和人間真情,好好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