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民情日記五則

才智咖 人氣:5.02K

  2月13日  星期三   晴

大學生村官民情日記五則

今天對我來說是值得思考的一天,有些東西讓我很舊無法釋懷。記得以前看到過這樣一段話:人就是一棵樹,當我們有所失的時候,必須去適應,你會發現生命中那些曾以為不可或缺的東西,就像樹的根鬚,一旦失去,同樣也能頑強地活下去,這就是生命力。

一個人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強,我無法判斷,只是今天的所見讓我內心受到了震撼。吃過午飯,洗完碗,抬頭看見一位爺爺步履蹣跚地向我走來,他一手拄著一根棍充當柺杖,另一隻手在半空不停地顫抖,嘴裡說著聽不太清楚的話。我走上前去問他找誰,有什麼問題?他嘴裡說著我聽不太清楚的話,我依稀聽到“民政”兩字,以為是要辦理高領老人補貼之類的,便直接領他去民政辦公室。老人走的很慢,耳朵似乎也不大好,後來通過王鎮長的交流才得知,他並非辦理補貼之類的,而是因為兒子不管他,實在沒辦法,才來找政府的。聽完之後我覺得不可思議,我以為在物質生活充足的今天,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王鎮長立刻給老人所在村的村長及支書打電話,要求他們與老人的兒子詳談,進行調解。

老人坐了一會才離開的,他沒有說一句話,就像來時我見他的那樣發抖著蹣跚前行。老人是礆窪村的,離鎮政府很遠,我無法估計老人要走多久才能回家,更無法確定那個家現在是否溫暖。

後來我問像這樣的事情我們要怎樣管呢?大家說先由村上調解,不行的話鎮上再派人去調解。

“調解”我一天都在思考這個詞的意義,調解的結果會是我們想要的嗎?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老人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氣才來找我們的,這在農村算是很大的家醜了吧。

回想起從小到大犯過好多次錯,爸爸媽媽都耐心地教導。天底下的父母都包容著孩子的每一個錯誤,也許老人的心已經涼了,為了生存,也只能讓別人幫自己管教兒子,也許老人是想通過這樣讓兒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管怎樣,我覺得在老人餘下的生命中,總有那麼一個心結影響著他。

看著老人離開,我的心裡很難受。有機會我一定要去一趟老人家裡,我要去問問老人的兒子,問問他是否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如何長大的',告訴他不在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2月19日  星期三  晴

“拇指樹旗”,是“十指聯動工作法”的關鍵。

左家村左小林左書記今天對我說:要想建設美麗的左家村,就必須充分有效的發揮黨員幹部的示範引領作用,就好像人的兩隻手,十根指頭,要以拇指帶動十指,通過示範引領,讓幹部群眾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推動村裡的各項工作都向著良性方向發展。

左小林書記的這番話,讓我感觸頗深。在左家村,情況也確實如此。

左小林書記是靠種植蘋果致富的。在掌握了技能並獲取利益以後,他帶動村民種植蘋果,左家村逐步成了蘋果種植大村,蘋果也成為其主導產業。

相同具有榜樣作用的例子還有左家村監委會主任左肇偉。左肇偉以前在工地打工,後來他在村裡組建了一個小型基建隊,帶著村民在塬區包工包活,搞小型建築,這個基建隊,現在已經日益龐大,基建隊不僅收益頗豐,還解決了村裡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這兩個例子充分說明“拇指樹旗”的重要性,我想,在這些經驗豐富的村幹部身上,我要學的還很多很多。

2月26日  星期三  陰

連續幾日的陰霾,讓初春的氣息少了些許,但是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卻如春風一樣吹進了每個黨員幹部的心中。鎮上的“群眾大走訪,問題大排查”活動,更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找問題,聽意見”,帶著這六個字,我走進了村民馮師盈的家中。馮叔今年60歲,除了和老伴一起經營著家中的四畝核桃樹外,還要照顧快九十歲的老母親。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大兒子在榆林上班,小兒子在外地打工。

提起我此行的用意 ,馮叔忍不住感嘆:“黨的政策是越來越好了,不收農業稅了,還給農民良種補貼,還有保險,年前鎮上的幹部都來了好幾次,發放給我們便民服務卡,有什麼問題或手續需要辦理都可以聯絡鎮上的幹部,先諮詢下需要帶什麼證件,讓人就少跑冤枉路,這就是真正的為群眾著想,就是好。”問到老奶奶的身體,馮叔說都很好,還有老年人享受的補貼,有什麼頭疼腦熱的,老人住個院,合療還能報銷,經濟上也能接受。唯一想讓政府幫忙解決的就是把村上的道路修一下。一到下雨天,出門路難行,娃娃們上學也不方便。這些我都一一記錄好,並說明一定會同村兩委一起為村道路的硬化問題積極與鎮領導溝通,爭取資金解決。

其實像馮師盈這樣樸實的群眾很多很多,他們常年辛勤勞作在這片黃土地,用汗水滋潤著生活的點點滴滴,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深入基層中問群眾所需,解群眾所困,急群眾所急,用這些利民益民為民的好政策,把我們人民群眾的生活點綴的更加美麗。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一個年輕的基層工作者,我急切地想為我們的群眾做實事,同時也深知:學習是服務的前提,只有學的好才能服務好,學不好,一切都無從談起。初出茅廬的學生,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相信我的決心與毅力一定會幫助我不斷提高學習和服務的能力與本領,讓我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工作者。

1月12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上午走訪到二組村民,低保戶陶月芳家中,其家中現有兩口人。陶月芳現年58歲,身體情況不好;其子30多歲還沒有結婚。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為民政低保救濟及兒子打零工。

在交談中得知:其丈夫原先在蘭州煤建系統上班,後因患病買斷工齡,隨後輾轉蘭州、西安等地治病,於2006年去世。長期的患病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一貧如洗。丈夫過世後,家中還是原來的老房子,後在村內親戚的幫助下,蓋起了磚混房,在我們坐的房間裡也只陳列著一些最簡單的傢俱。而兒子今年已經30歲了,還沒有結婚,之前幾年也有介紹的可是打聽了家裡情況後就不了了之了。她自己也說這年頭沒正式工作、沒新房,大多數家庭都是不容易接受的。家裡少了頂樑柱,兒子又不成器,這如今就是她最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