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自查報告範文

才智咖 人氣:1.15W

  生態農業自查報告

農業自查報告範文

市黃藍兩區建設辦公室:

為做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河口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抽調專人組成自查評估小組,按照評估方案的總體要求、評估原則、評估內容和方法步驟,通過深入調研、調閱資料、現場考察核實等形式,組織進行了自查自評。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發展指標完成情況

自國家《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批覆以來,在省市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河口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規劃》精神,堅持用世界的眼光、超前的思維、科學的理念對接黃藍經濟區開發建設,努力在全域性發展中找準定位,科學謀劃,不斷完善發展思路。適應黃藍經濟區建設要求和港區城一體化發展的新形勢,研究確定了“發揮港口優勢,科學規劃‘一港三區一帶三線一城’經濟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五大基地,努力實現在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中高點定位、率先崛起”的區域總體發展思路,牢牢把握“港區聯動、工業優先、富民強區”的工作基調,深入實施重大專案攻堅、和諧城鄉建設、機關效能提升“三大行動”,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成效顯著。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5.89億元,人均149724元,比20XX年分別增長62.4%、80.4 %,經濟總量快速提升;核心保護區面積達到152萬畝,生態系統結構不斷優化;單位GDP能耗、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超額完成市裡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和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均達到100%,提前3年超額完成《規劃》2015年預期目標;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8%,比20XX年增長2個百分點;總供水能力達到1.5億立方米,比20XX年高出6300萬億立方米,用水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605,比20XX年提高0.0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5830元、9787元,比20XX年分別增長42.5%、50.8%,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區高效生態經濟發展繼續保持了良好態勢,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02.77億元,同比增長17.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63億元,增長1518/26.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3%;實現一般預算財政收入6.96億元,增長32%,;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達到172.5億元和79.9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9.8%和13.1%。

二、重大事項推進情況

(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效顯著。始終堅持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不斷加強生態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穩步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全面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是強化自然生態保護。劃定152萬畝的核心保護區,對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孤河水庫庫區及水源地等重點區域實施強制性保護;實施溼地修復工程,連續三年對黃河刁口流路進行生態補水,累計修復溼地20餘萬畝;實施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修復示範工程,規劃建設了50萬畝的東營河口國家級淺海貝類生態海洋特別保護區,區域自然生態系統得到持續良性發展。二是強化生態建設。率先啟動實施了以“路域林網、水系林網、農田林網”為主的“三網”綠化工程,累計投資2.56億元,動用土石方3284萬方,植樹773萬株,新增綠化面積5.6萬畝,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加快實施15萬畝刺槐林恢復工程,目前,完成造林面積2.4萬畝、臺田0.2萬畝,共栽植苗木158.4萬株。規劃建設了神仙溝、草橋溝兩處人工溼地專案,不斷改善入海河流水質,消減入海汙染負荷。三是強化環境保護。提高生態門檻,明確園區入園企業生態標準,嚴控汙染專案引進和“兩高一低”行業擴張。積極開展“國家級生態鄉鎮” 建立活動,仙河鎮、孤島鎮、義和鎮、六合街道辦事處榮獲“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深入開展全面治理水氣汙染全民環保行動,對重要河流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強化對重點汙染源的監控整治,紮實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稽核,目前,城區大氣環境優良率89.2%,公眾環境滿意率始終保持93%以上。加大環保投入,實施了城區排汙設施改造和垃圾處理廠二期工程,仙河孤島、河口經濟開發區兩個新增汙水處理廠先後竣工,河口藍色經濟開發區汙水處理廠專案進展迅速,全區治汙設施日益完善。四是大力發展迴圈經濟。著力抓好海水綜合利用、油鹽化工一體化等重大迴圈經濟專案建設,紮實推進河口經濟開發區、河口藍色經濟區迴圈經濟示範園區建立工作,目前,海水—養殖—滷水—溴素—原鹽迴圈產業鏈已經相對完善,海水梯級利用初具規模,鑫大地海水綜合利用專案被列入全省迴圈經濟重點專案。

(二)高效生態產業不斷優化。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以總量膨脹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構建高效生態農業為基礎、環境友好型工業為重點、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高效生態產業體系。三次產業比例由20XX年的8.6:60.6:30.8調整為6.18:55.55:38.27,產業結構日趨優化。一是高效生態農業加快發展。按照“園區化、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的要求,突出發展高階、特色、綠色農業。冬棗、水產、畜牧等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建成海蔘養殖池8.5萬畝、海蔘育苗水體達到10萬立方米、冬棗標準化基地2萬畝,精品冬棗園6000畝、大閘蟹養殖池3萬畝,奶牛、生豬存欄分別達到7324頭、182580頭,黃河口冬棗、海蔘、大閘蟹和現代畜牧“四大基地”建設初具規模。新戶鎮天河灣生態旅遊園區、“百棗園”採摘觀光基地和義和鎮優質蘋果、設施果蔬採摘基地等休閒觀光農業發展迅猛,黃河故道高效生態農業觀光帶已具雛形。澳亞萬頭奶牛牧場、晨陽菌業5萬噸工廠化食用菌等一批大專案的相繼建成投產,全區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78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35家,“一村一品”專業村達到69個,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加大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力度,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5%,農作物及畜禽、水產良種普及率達到95%以上。高度重視農產品品牌建立,目前全區共獲得省著名商標認證5個、省名牌產品認證3個、“三品”認證60個,黃河口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持續提升。二是環境友好型工業加速膨脹。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石化、鹽化等傳統產業,推動油鹽一體化發展,全區原油綜合加工能力達到750萬噸,原鹽產能達到200萬噸;大力發展以石油裝備為重點的裝備製造業,黃河口石油裝備製造園已落戶石油裝備企業13家,實現利稅1.22億元;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培育發展新能源、新資訊、新材料、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格瑞特光伏電池片等一批高階專案相繼落戶,華銳風電3兆瓦機組成功下線,全區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35萬千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深入實施“骨幹企業培育計劃”和“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06家,20XX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6.61億元,相比20XX年,增長110.4%。三是現代服務業實現新突破。加快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規模不斷膨脹,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0.7億元,相比20XX年,增長30.2%。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研發服務、融資擔保、資訊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引進發展了富海冷鏈物流、中海利興物流等現代物流專案,全區物流運輸企業發展到42家,綜合性物流配送體系正在加快形成。重點突破生態旅遊業,圍繞黃河故道、神仙溝、濱海長廊三條精品旅遊線路,精心打造黃河口旅遊品牌,萬畝槐林、軍馬場農博園、新戶冬棗觀光園、仙河蓬萊公園等景點建設提檔升級,成功舉辦黃河三角洲溼地槐花節、黃河口槐花筆會、棗鄉風新戶行和“山東河口·溼地風情”全國攝影大展等活動,累計接待遊客10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產業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