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動車事故與故障頻發,其背後原因?

才智咖 人氣:2.26W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後,各方專家認為,最近高鐵動車事故與故障頻發,其背後原因、背景值得深思。

    高鐵人才缺乏

    培訓也搞提速

    老範是一名鐵路資深員工,他告訴記者,現在全國範圍內高鐵、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開工量太大,專業人才的供應遠遠跟不上。

    2010年12月14日的《人民日報》曾經以《“提速先鋒”李東曉》為題報道,拿著高鐵第0001號駕駛證的李東曉,只接受了10天培訓,就將高鐵開回了北京。據報道,當時,李東曉接到上級下達的“死命令”:10天后,必須把第一列時速350公里的動車組開回北京!這讓當時負責指導培訓的德國專家邁克斯連連搖頭。沒有兩三個月,是開不走高鐵列車的。但李東曉在培訓10天后開車回到北京,後來,他還成為中國第一批高鐵司機教練,培訓下一代高鐵司機。

    這樣的報道讓老範很無奈。“高鐵這麼複雜的技術,肯定不是10天就能學好學透的。此次溫州動車追尾事件中,如果完全按照相應管理機制操作,不會出現如此損失,即便遇上極端天氣等不可抗力,採取應急預案,一樣會減少損失。”

    “如果出現裝置故障,通訊訊號傳達不到後車,還有無線裝置、行動電話等等手段。據我瞭解,即便在撞擊發生前,依然有機會給後車減速,減少損失。”

    可一切應急預案似乎都沒有用上。老範認為,這可能跟高鐵從業人員的培訓不夠,技術不熟練有一定關係。

    老範說:“隨著動車、高鐵相繼加大建設投入,對鐵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人才的培養,是需要週期的,短時間內,不可能補充足夠的專業人才。”專業人才的缺乏,就會造就越來越多10天培訓的“提速先鋒”。

    為了提前竣工

    無法按部就班

    2008年4月18日,京滬高鐵正式開工。從一開始預計的5年時間,到實際只用了不到3年通車,京滬高鐵提前竣工。

    “我們搞建築的,趕工期,其實是潛規則。”一名承接了高鐵某段施工的分包商告訴記者。這名分包商舉了一個例子,混凝土的凝固硬化週期是28天,也就是說需要28天,混凝土硬度才能達到最高值。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趕工期,28天這個標準時常達不到。

   “不過,就算你去追查,也查不到證據。因為施工甲方會有工程監理在現場,合同、工程報告怎麼寫,全是他們定的,我們是乙方,管不了那麼多。工程報告上,肯定是夠標準了,全是28天。”

    此前有媒體報道,京滬高鐵施工過程中,為了趕工期,施工方發明了很多新方法。比如給橋墩“蒸桑拿”——在墩身四周搭建保溫棚,在棚內加熱,使其溫度提高。這樣,橋墩混凝土凝固從而達到架樑條件的時間,從4周縮短成1周。還有“載入預壓”。國外高鐵建設工期需要約10年,路基做好後,自然沉降至少要兩三年。我國高鐵建設工期短,沒有那麼長的時間讓路基自然沉降,因此,採用了很多工程措施,包括“載入預壓”,意即用很深的、堅固的橋墩來規避可能的沉降。這使得京滬高鐵有80%的線路是以橋代路。

    -個體講述

   人已到單位報道

   人事科毫不知情

    李凡(化名)從小生活在東北一個大型重工業城市,在不少動輒上萬人的大廠中,有一家××車輛廠是他小時候的理想單位,“因為我的姑姑就在那個單位,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那個單位的人坐火車不花錢。”因為他從小就有一個心願——走遍中國,而幹鐵路看起來是他實現夢想的一個捷徑。於是,大學聯考時,他填報的專業就是在當時還算是熱門的交通運輸專業。

   據李凡介紹,他的學校當時在全國交通運輸類專業排行名列前茅,而且當年在報這個學校的時候也考慮到它屬於鐵道部,可以坐上不要錢的火車。可他在入學後才知道,那所大學已經劃給教育部,他還是要買學生票坐火車。

    畢業那一年,也許是由於姑姑的影響,也許是為了追求專業對口,又或許是由於四年來他吃夠了春運坐火車的苦頭,再加上經不住學校一干人和鐵路官員的吹噓,李凡選擇了鐵路系統。“說心裡話,選擇進入鐵路系統除了上面的幾條理由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它可以免費坐火車到處跑”。而進入新單位第一天就讓李凡對於鐵老大有了清醒的認識,單位的人事科居然不知道分局已經把他分配到他們站上了,所以第一天上班基本上沒有人理他,直到三天後正式函件寄到,他才有了一個正式的身份。

    李凡剛畢業的.時候每月一千五六百元,工作8年後,現在每月兩千六七百元。因為他是大學生,很多學歷低的同事還掙不到這個錢。

    電力機頭電磁輻射

    司機退乘後要退磁

    日前,有專家稱司機疲勞駕駛導致失誤也是造成追尾的原因之一。隨後,姚晨發表微博為遇難司機辯護:“昨晚事故中不幸去世的火車司機潘一恆,是我父親的好兄弟,他們曾在一個車組工作。父親悲痛萬分地說:潘師傅的孩子才7歲,他為人憨厚,工作盡職。如果昨晚他臨陣脫逃,沒有拉下緊急制動系統,那傷亡人數將會翻十幾倍。”

    同時,姚晨還發微博駁斥“疲勞駕駛說”:“疲勞駕駛追尾?這種猜測是誤把火車當汽車。稍有鐵路常識的人都瞭解兩點:一,即便真是司機睡著了,火車的執行監控裝置發出警報後,便會採取自動停車。二,潘師傅是發現情況第一人,如想逃,只要往後車廂跑,或可撿回一命……”

    儘管李凡不是火車司機,但他曾有一個室友是高鐵司機。李凡說:“外人不知道的是,機頭上只有兩個固定座位,那是司機和副司機的工作臺,而坐在機頭上開車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因為座位並不舒適,震動大,噪音大,柴油味道難聞,如果是電力機車,咱們的電力機車司機退乘後都要去退磁,而且一般不讓未婚小夥上電力機車。”

    連續4月沒休一天

    我的好脾氣不見了

    因為長期加班滿負荷工作,因為要面對滿腹怨氣的春運乘客,因為和同學相比對目前的待遇十分失望,李凡自稱性格變化很大,曾經引以為傲的好脾氣不見了,“我現在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連我爸媽都說,我現在變得脾氣大了,說話的聲音也總是高八度,在一個氣氛壓抑的工作環境中,心情能好嗎?人會受工作環境影響,性格也始終會因工作因素而改變。”

    李凡算了一下他一年的工作節奏,“春運雖然是40天,問題是前期籌備工作時,也就是頭一年12月初就取消雙休日,一干就到3月初。春運結束了,又到了‘兩會’,又是取消雙休日。而‘兩會’結束後,又是清明小長假和五一小長假,也是取消雙休日,到目前已經是連續4個月天天上班了。”據李凡介紹,從春運開始,連續幾個月吃住都在辦公室,而且沒放一天假,沒睡一個好覺,沒吃一頓好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2010年鐵道統計公報,2010年末國家鐵路從業人員為211.3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98萬人;運輸業從業人員為150.4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26萬人。鐵路職工人數為212.3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75萬人;運輸業職工人數為149.8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4.9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