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在基層單位日常管理中的深化

才智咖 人氣:2.2W
  

               作者:逯紅傑 劉海華 李文軍

HSE管理在基層單位日常管理中的深化

[摘要] HSE管理體系中最關鍵的一環是“風險和危害評估”,而企業的重大風險和重要環境影響即各種裝置事故、生產事故、安全事故和環境汙染事故絕大多數產生於操作層,本文從基層單位日常管理的角度出發,從細節管理,提高基層執行力,以及建設HSE文化三個角度闡述瞭如何在基層單位進行貫徹與深化HSE管理。
  [關鍵詞] HSE管理 基層單位 深化
  
  HSE管理體系自20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至今已有20餘年的歷史,為有效地減少生產中高風險所帶來的災難,中國石油天然集團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先後實施了HSE管理體系,使我國石化產業在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方面縮短了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距離。近幾年,通過參與一些企業的HSE管理體系從建立到認證的全過程,發現企業在體系執行推展和管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體系執行與實際操作不相符,寫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體系內審與隱患整改脫節,未體現體系執行持續改進的精髓,注重短期效應的“兩張皮”現象。本文針對基層單位的特點,探討在基層單位日常管理中如何貫徹HSE管理。
  從各部門管理者的角度來對比中外企業對於HSE的理解分析,發現國外石化企業的各級管理者充分認識到HSE是一個線性管理責任,各級管理者都把HSE作為首要業務工作之一,並通過日常工作來履行具體的HSE責任。在中國石化企業內部,各個業務部門條塊管理意識強,HSE職能履行與業務結合處理協調性較差,很多業務部門的管理者往往認為HSE是附加的職責。由此不難發現:各管理部門對HSE的理解上的差距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之一;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HSE管理體系中最關鍵的一環是“風險和危害評估”,而企業的重大風險和重要環境影響即各種裝置事故、生產事故、安全事故和環境汙染事故絕大多數產生於操作層,因此風險管理控制的重點也應放在操作層。由此很多學者提出將HSE管理的重心下移的觀點,只有真正把基層的HSE工作做好了,切實提高基層員工參與體系管理的積極性,認識到體系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人人蔘與,HSE管理體系才能更有生命力並真正創造HSE的經濟效益。也是走出“兩張皮”現象的最有效辦法。本文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在基層單位如何深化並加強HSE管理進行探討。
  一、油庫基層管理的特點與現狀
  油庫的日常工作,特別是基層員工的工作內容往往是由基礎性工作、臨時性工作、階段性工作、協助性工作等多種方式構成的複合體,工作內容繁雜,在日常工作檢查或領導下基層調研工作中,會發現有些員工存在忽視安全規定,不遵守規章制度和自以為是的行為,個別單位的崗位員工對公司、作業區規定的制度還存在不理解的現象,往往錯誤地認為那樣作對他們並沒有什麼用,甚至那樣做會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或勞動強度,有的員工甚至還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另外還存在著對制度執行不力的情況,這樣一來,在執行“規定動作”的同時自覺或不自覺地摻進一些“自選動作”,例如個別崗位員工的現場操作有不求精的現象,例如按本單位相關規定員工進入作業區(從大門口開始)以後,勞保護具必須規範佩戴,手機一律不準入庫,但在日常作業中個別員工仍然存在僥倖心理,未按規定佩帶安全帽,認為從更衣室到作業值班室不佩戴安全帽也不會有什麼安全風險,手機帶入值班室只要不接聽,不會產生任何火災爆炸威脅,以上這些都或多或少地滋生著安全隱患。
  二、解決以上問題的具體辦法
  1.用細節管理的方法規範制度、規章的理解和執行。HSE管理強調從細節入手,強調防微杜漸。油庫日常工作涵蓋了裝置、物資、人員、組織運作等方方面面,可謂細緻入微。Moduspec公司僅防高空落物系統就細化為十大區域,檢查表格達29頁,檢查專案之多之細由此略見一斑。對於我們基層油庫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細節在哪裡?細節誰來管?細節怎麼管?細節存在於企業運營的全過程,細節管理與控制涉及全體員工,必須由所有員工參與管理與控制,在油庫實行以班組長(第一線管理者)為中心、以裝置點檢為重點、以新版操作規程為準繩、以標準化、卡片化作業為目標、以自主管理為基礎的現代企業現場管理模式,既是細節管理與控制的'可靠方式,又是解決安全生產的治本措施。有的企業只是編寫了一套HSE管理體系手冊和一套管理程式檔案,只是將原有的管理制度和部分作業檔案稍加整理作為相關檔案引用一下或草草地引用一些原有的作業層檔案,就匆匆申請認證稽核。這種行為本身就是與細節管理相悖的。體系檔案著意於作業層,檔案編寫考慮風險評價的結果是避免“兩張皮”的有效手段之一。
  2.提高執行力,保證危害識別與風險評估的組織。危害識別與風險評估是整個HSE管理體系的核心部分,它的目的是為了評價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後果的嚴重程度,以尋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損失、環境的最低破壞。整個體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立足於各項危害識別與風險評估成果之上的,以危害識別與風險評估的成果為基礎, 建立健全預防各種危害或風險的機制、措施和方案,從而達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目的。要做好危害識別與風險評估工作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