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會計風險的防範

才智咖 人氣:2.47W
銀行會計風險的防範
內容摘要:防範銀行會計風險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銀行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對我國銀行業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應儘快健全銀行會計監管體制,構建高效的會計風險監督保障系統,進一步加強銀行會計資訊的披露與揭示,提高銀行從業人員的素質,有效化解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
  關鍵詞:銀行 風險 會計 防範
  
  隨著銀行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銀行間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銀行業面臨的風險日趨多樣化,特別是會計風險問題,受到銀行業內高度重視。近幾年金融系統案件頻繁發生,大多源於會計監督乏力。因此,加強銀行會計風險的防範是我國當前金融風險防範的重中之重。
  
  銀行業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政策環境不完善
  實行新會計制度後,銀行記賬原則由“收付實現制”變成“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未將會計謹慎性原則貫穿於業務發展的始終。謹慎性原則作為企業對不確定事項採取穩妥謹慎態度的一種必要的反映,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為應付複雜多變的外界環境,將風險損失儘量減少到最低限度的一項會計政策,是風險控制在會計核算上的具體運用。它體現了會計實踐的一般規律。在銀行會計的核算中,採用符合謹慎性原則的會計處理與報告方法,可以有效地防範與抵禦銀行風險,而不採用會計謹慎原則來指導銀行經營行為,小則事關銀行自身的厲害得失,大則事關整個金融業的安危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與否。所以,只重視權責發生制而忽略謹慎性原則對防範經營風險極為不利,甚至直接導致風險。另外國家對金融機構監管缺少經驗,監控力度不夠,措施沒有及時到位,因而很難在風險處於萌芽狀態時進行有效的防範和控制。再則,金融改革後,對金融會計在金融機構中的作用認識不夠,有關法規不夠健全,管理制度滯後,直接制約著會計職能的發揮,會計僅限於記賬、算賬、報賬,而忽略了事前預測、事中參與決策、事後分析評價的管理功能。
  (二)內部稽核不力
  雖然近幾年來我國銀行界對內控制度的建設空前關注,然而各銀行卻沒有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 對內控制度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 ,使之系統化、程式化。一方面,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目前仍作為一個個被分解的單元分散在各項管理制度之中,如會計內控制度規定了不同崗位的職責,不相容業務的分離,業務程式的先後制約,卻未形成一套生產流水線式的防範風險程式(一般應由目標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監督系統組成),難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相互制約機制不健全,一些重要職責和崗位沒有嚴格分離,混崗或集多職於一身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銀行分支機構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部門,對主要負責人和決策管理層的權力缺乏必要的`監督制約措施,常常出現“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內控制度形同虛設,留下事故隱患。
  (三)銀行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近年來,國有獨資銀行在快速商業化的變革中,為搶佔市場份額,實行外延式急速擴張的策略,真正精通銀行會計業務的專門人才嚴重不足,一些新手未經崗位培訓,對於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沒有很好的掌握,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致使會計核算的隨意性較大;另外,在會計隊伍趨向年輕化的同時,也容易受社會上拜金主義思潮的影響,從而在會計業務操作中違規甚至違法。
  
  防範銀行業會計風險的對策建議
  
  (一)健全適應銀行經營要求的會計監管體制
  加強銀行業的會計監管,不僅需要規範監管標準、統一監管規則、完善監管政策,而且要求銀行業與銀行監管部門的分工進一步明確,使銀行業把更多的精力投身於風險管理工作。
  銀行業的監管應該保證透明化和市場化。監管專案應該以銀行業最基本的指標,如:資本充足率、股權結構、儲戶的資金安全性等為準繩,監管標準對任何銀行都應該一視同仁。就目前來看,銀監會正致力於不斷提高監管水平,把精力主要放在具體政策和規定的制定上,這與當前國內銀行業的發展階段與管理水平直接相關。但從長遠來看,有些具體的規定可以交給銀行自己來做,不需要強求統一。因為銀行業的發展水平不同,有些銀行可以把規則制定得更細一些,而有些銀行可以把規定做得相對簡單一些,這有利於大幅度提升銀行業在金融市場上運作的獨立性,強化其風險意識,增強國內銀行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