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電視新聞前期拍攝與後期編輯

才智咖 人氣:9.36K

摘要:文章指出,電視新聞人員應在前期拍攝和後期編輯上不斷提高、充實和創新,跟上電視新聞改革的步伐。

探析電視新聞前期拍攝與後期編輯


關鍵詞:前期拍攝;後期編輯;音畫同步;剪輯

  目前,新聞節目的“現場性”這個概念已經悄然興起,現在,即使一些中小型電視臺也開始嘗試。傳統的新聞學多數教科書對“新聞”的定義是“新聞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新聞是最近發生的能引人興味的事實。”“電視新聞是利用電視傳播工具對新近發生或發現事實所進行的報道。”這些定義,雖然表述各異,在時間概念上,都忽視了“正在進行時”這一最富電視新聞特點的時態。隨著新聞節目的“現場性”,電視新聞的音畫同步可能與遠隔重洋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同步。
  現如今,電視新聞已經由預製式向直播式邁進;電視新聞編輯開始由簡單的組合型進入複雜的“創作”型時代。通常,電視臺新聞中心或新聞部的負責人習慣地將電視新聞採編過程分兩部分,一是前期拍攝,二是後期編輯,於是就有了前期和後期之分。以“前期”和“後期”來界定記者、編輯的職能範圍,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編輯的手腳,影響他們在整個新聞傳播過程中的組織、參與功能的發揮。
  1 前期拍攝
  新聞事實是由記者通過觀察、調查而發現的,事實是新聞得以形成與成立的基礎,新聞是在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歸納而獲得的,新聞依賴於客觀存在的事實而存在。電視新聞的畫面不僅需要儘可能地反映事實的過程,更主要的是要以實現的細節反映客觀事實的本質內容,為觀眾對新聞事實的分析、判斷提供最直接的依據。除了抓拍好現場外,要運用好現場聲,同期聲也表現的是新聞的現場感,電視新聞能正確地運用好同期聲,就會使新聞增強現場感,給觀眾帶來真實感。也能更強化新聞的主題。現場的同期聲,必須為表現新聞主題服務,記者在新聞事件現場要做相對完整連貫的報道,做到聲畫同步。同時,要與環境聲互不干擾、突出主體。現場感強的現場報道特徵是由記者出鏡作報道,但更重要的特徵是,讓觀眾看到、聽到的是記者在新聞現場採訪報道過程。記者應當在現場隨著事態的發生和發展,邊觀察、邊採訪、邊敘述,同時還要重視現場採訪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和目擊者,運用他們在現場的同期聲通過螢幕傳達給觀眾,使觀眾感到更加親切、真實、可信,也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參與感,從而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可視性。
  記者偏愛自己發回的訊息,編輯更看重多條新聞排列與組合,攝像師對於畫面的講究不亞於一個嚴肅的畫家。他們在本崗位上都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心血,但他們很難獨立地將微觀的實踐轉化為巨集觀的理論。媒介文化正在經歷著從偏重單一教化到促進多元溝通的轉變。這種轉變如此深刻而迅猛,以至於一貫以承載意識形態教化為己任的電視新聞也無法逃避。在平等參與、尊重差異的傳播理念下,將談話與溝通機制引入到電視新聞中就多少帶有了必然性。畫面資訊常常要求每條新聞(以每分鐘的新聞提供10個鏡頭為標準)能夠提供4個左右的“可看鏡頭”,其他7個係為“基礎”性過場鏡頭。所謂可看鏡頭,是指資訊意蘊飽滿、直指新聞要素的鏡頭,這類鏡頭可以轉變觀眾的注意;所謂“基礎”性鏡頭是指背景性和過程性的。觀眾對這類運動方式(推拉搖移)鏡頭的感知,其注意力是處於“無意狀態”的,此刻他們的興趣大多是在“聽”播音傳遞的主體資訊。目前許多畫面的可看性與基底性之比在0∶10至2∶8。造成這種畫面資訊預設、無可看性,與記者任意推拉搖移鏡頭密不可分。
  記者採訪時,根據視覺的選擇原理及其新聞現場的條件(光線、距離、物象、環境、時間)等要素,總是先尋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單純構造或“形”加以感覺,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點,追求一個“完形”。而且隨著條件的變化而對其加強、減弱或修正,再逐步加深或淡化,這就是單純性的基本特性。視覺力求以簡單、符號的形式表現深刻而豐富的內容,通過精煉集中的形式和易於理解的秩序,傳達預想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