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重而行到詩意棲居

才智咖 人氣:7.78K
  

內容提要: 解放就是要自由地進入“無目的”狀態,要充分地體驗“無目的”的自由。然而,個體的無邊慾望、負面情感、有限能力卻成為人的重負,使審美變得沉重。因而,審美解放的實現前提就是為負重而行的人“減負”。在共產主義,生產力獲得極大發展,人類徹底擺脫了負擔,審美得以真正解放,人類“詩意棲居”的理想得以實現。

從負重而行到詩意棲居

; 關 鍵 詞:負重而行;減負;審美解放;詩意棲居

; Abstract: Aesthetic liberation means that the perceiver can get into the state of; “no-objective” freely and can feel the freedom of the state of; “no-objective” to the full. But infinite desire, negative feeling together with finite ability have become a heavy burden to the perceiver, and the heavy burden makes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oppressive and difficult. Therefore, the premise of the achievement of aesthetic liberation is to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the heavy burden. And in the Communist Society, the level of productive forces will reach the maximum, so the perceiver will free himself from the burden thoroughly, and aesthetic liberation will come into being, and all human beings will be living with poetic flavor.

; Key words: walking with heavy burden; to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the heavy burden; aesthetic liberation; living with poetic flavor.

; 審美是“無目的”與“合目的”的統一。“無目的”主要著眼於微觀審美過程,“合目的”主要著眼於巨集觀審美結局。“無目的”與“合目的”的辯證統一造就了審美的全部魅力。但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合目的”對於審美至為關鍵,它是審美本身,是審美能夠成為審美的典型特徵。正是有了審美的“無目的”性,人們才願意而且能夠在審美大海的暢遊中,體驗到對世俗功利的超脫,體驗到精神的愉悅與自由,最終達到巨集觀意義上審美的“合目的”。另外,跳出單個的審美事實,從普遍的審美自由與解放來看,“無目的”也是審美的典型特徵。無論是康德所追求的心靈自由,還是席勒的追求的人性的自由,還是黑格爾強調的理念王國的超時空自由,抑或是西方的代表馬爾庫塞超越異化、解放“愛慾”後的自由。都帶有“無目的”的典型特徵。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審美的“無目的”就是審美的“自由”與“解放”。

; 因而,人的審美解放,也就是要從生活的廣泛世俗功利狀態到達普遍的審美“去功利”、“無目的”狀態,最終到達真正詩意棲居的“合目的”存活狀態。普遍的審美解放以單個的審美事實的大量或無限實現為前提,而單個的審美事實的實現又以什麼為前提呢?筆者以為,這個前提就是為負重而行的人“減負”直至到達“無負”的理想狀態。實現這個前提的過程,也就是審美解放的實現過程。

; 重負之下的審美沉重

; 在許多專著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論述:“在我們匆匆趕往辦公室的路上,突然一座新穎、獨特的城市雕塑闖入視野,我們停下腳步,把注意力集中在雕塑上。此時,不僅是眼睛,全部的身與心,也沉入對雕塑的感受中,行路時的思緒中斷,進入審美注意狀態”。[1]

; 這的確是令人心醉的審美注意狀態,但筆者要拷問的是,是不是隻要有美的雕塑出現,我們就會止步?我們由世俗生活狀態過渡到駐足靜觀的審美狀態,只要有美的物件出現就會實現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許多學者的論述讓我們感覺到:似乎審美的迷狂是突然而然的,如磁石吸引旁邊的鐵釘那麼簡單。

; 事實上,經過美麗的雕塑時依然健步如飛的人,只投下匆匆一瞥的人,甚至看都懶得看的人,要佔大多數,而那駐足靜觀、渾然忘我的審美者似乎難得一見。這一事實除了表明美感的差異性外,還啟示我們:由世俗生活狀態過渡到審美狀態,絕不是突然而然的,而是有複雜前提的。

; 其中的一個前提肯定是具有一定的美的客觀特徵的審美物件的存在和出現,而另一個前提呢?筆者以為,應是先讓負重而行的人的審美沉重感減輕、緩釋或消除,讓世俗生活狀態的人變成願意審美而且能夠審美的人。

; 馬克思說:“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麗的景色都沒有什麼感覺;販賣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特性;他沒有礦物學的感覺” 。[2] “憂心忡忡的窮人”和“販賣礦物的商人”之所以看不到事物的美,就源於他們沒有擺脫“粗陋的實際需要”[3]的困囿。沒有擺脫世俗生活中人的重負,沒有成為願意審美並且能夠審美的人。

; “願意審美”強調的是審美興趣與心境,“能夠審美”強調的是審美素質與能力。這兩點對於審美狀態的進入至關重要,而且缺一不可。光“願意審美”但做不到“能夠審美”,只能流於空想,光“能夠審美”而不“願意審美”,也就難以進入審美過程。

; 現實的情況是,生活中許多負重而行的人要麼“願意審美”卻不“能夠審美”,要麼“能夠審美”卻不“願意審美”,要麼既不“願意審美”又不“能夠審美”。審美呈現出一種沉重感。

; 這種審美沉重首先源自於人的慾望。科技進步一方面提高或延伸了人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卻推動商品更新換代的大潮滾滾向前,這也就刺激著人對商品的佔有慾不斷滋生。人們好像總有買不完的東西,添置不完的陳設。在花花綠綠的商品世界裡,許多富有的人都變成了“憂心忡忡的窮人”,許多不算富有的人窮其一生去奮鬥,似乎就只是為了換得一些商品。物慾加上本能的性慾,再加上基於權力、地位、名利而產生的各種慾望,構成了慾望的無邊大海,人一生的努力許多時候就是企圖填埋這慾望之海,只不過是“精衛填海”而已。於是,慾望的空間侵佔了本應屬於人的詩性審美空間,審美變得沉重。

; 審美沉重其次源自於人一生都難以擺脫的三種情感。其一是恐懼,人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意味著向死亡靠近,年齡越大,對死亡的恐懼感越深。尤其是在今天,科技這把雙刃劍一方面製造出四通八達的網路,製造出汽車飛機,另一方面也製造出越來越多的車禍。加上人類難以把握的自然災難,加上疾病,加上種種社會暴力犯罪,再加上恐怖主義襲擊或戰爭,這一切使人的生命變得無比脆弱,從最悲觀的意義上,任何人都不敢保證明天他還活著。因而,死亡的陰影經常光顧我們的大腦,對死亡的恐懼經常讓我們畏手縮腳,甚至不敢自由地去生活。其二是孤獨,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人和人之間雖然可以溝通和交流,但要做到徹底的溝通是很難的,既使夫妻之間 ,家長與孩子之間,知音之間,溝通的意義都是有限的,因此人經常會產生莫名其妙的孤獨感。其三是痛苦,慾望得不到滿足,疾病纏身,對死亡的恐懼以及人的孤獨都會導致人的痛苦感,這種痛苦感同樣伴隨人的一生。這三種情感的普遍存在大大稀釋了生活的詩意,使審美也蒙上不散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