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概論的教學探討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7W

一、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公選課的必要性

生命科學概論的教學探討論文

21世紀被公認為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在農業可持續發展、能源開發、人類健康、生態平衡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生命科學成為科學大系統裡最有競爭力的帶頭學科,引領著世界科技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世界主要國家都把發展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作為基本國策。21世紀世界各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爭奪和競爭,在這一歷史時期,高校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課程是新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歷史的必然。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如果不懂得一點生物學的知識,成為所謂的“生物盲”,將無法適應以生命科學和資訊科學為特徵的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加強生命科學教育,普及生命科學知識,有利於個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利於樹立良好的健康觀念,提高環保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社會的發展與穩定。因此,在民航院校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對民航人才的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高等教育應該是在更高層次上的以整體素質教育為主,有一定專業方向的高層次整體素質教育。《生命科學概論》是一門融合基礎知識與前沿進展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是當今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世界著名大學,如哈佛、劍橋和斯坦福等,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在全校開設類似生物學課程,1995年以來,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重點理工科大學也陸續把《生命科學概論》列為非生物類專業的限選或必修課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年來也面向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導論》的公修課。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生命科學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發揮航空器整個系統的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生命科學技術開展航空人因工程研究,開展在航空環境下飛行員的行為及作業工效研究,弄清飛行員與航空器在航空飛行環境下的相互作用與相互關係,提出航空器飛行器的適人性設計要求、安全救生與防護措施、評價方法以及人員的選拔與訓練方法等,使人、航空器及其所處的飛行環境有機協調與配合,探討航空環境對航空人員健康的影響機制及對抗措施,為航空工程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這些將大大促進民航事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在民航院校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增加了學生對生命科學知識的瞭解,尤其是對人體自身的瞭解,將有利於學生髮展仿生的設計思路,落實“以人為本”的根本原則;有利於拓寬學生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將來更好地為民航服務。

二、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公選課的教學內容

中國民航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集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學等學科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行業院校,在校學生均為非生物專業。學校利用航空醫學研究所的師資力量從2006年開始給全校本科生開設自然科學類公共選修課《生命科學概論》,深受學生歡迎,每學年選課人數達到800人。向非生物學專業學生開設《生命科學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定位於“基礎性、系統性、趣味性和學科交叉性”,從介紹生命科學基礎知識的物質基礎入門,衍射到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從細胞到細胞工程;從生物物質代謝深入到生物遺傳的本質———基因,從基因到基因工程,直至現代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從分子水平上闡述生物的奧祕;同時還從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類群上描述生物的多樣性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係,通過科學性、趣味性、學科交叉性和貼近生活性的內容介紹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與我們人類自身生存和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使學生的生命科學素質得到提高。講授內容在注重系統性的基礎上包含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最廣泛運用的生物學技術手段、最熱點的人類疾病、最新的交叉學科等等。我們密切關注科技最新動態,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最新進展的內容及時移植到我們的教學中去。例如:在“遺傳”部分介紹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現代慢性疾病在遺傳方面的研究近況;在“病毒”部分介紹SARS、H7N9等疾病的致病機理、防治途徑和治療方法;在“免疫系統”介紹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及預防;在“環境”部分介紹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等。這些“時尚”新內容很受學生歡迎,讓學生了解生命科學,激發對生命科學的興趣。

三、非生物專業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公選課的教學方法

1.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生命科學概論》教學內容龐雜、資訊量大、知識難點多。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直觀的東西更易於接受、理解和記憶。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圖文聲像並茂的組合方式講授課程,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不僅增加了課堂的教學資訊量,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方法的運用。另外,可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裝置播放一些生物學相關影像資料,給學生更為直接的視覺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類消失之後》,讓學生充分理解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2.開展課堂主題演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瞭解生命科學的研究進展,我們組織開展了課堂專題演講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教師初步確定當前生命科學重要前沿問題的題目,如生物晶片、基因工程、幹細胞、生態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轉基因食品等,把學生按5~6人一組分組,每組確定一個主題,學生通過網路和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小組討論寫成小論文,並做成幻燈片在班上交流演講。這樣增強了同學之間以及同學與老師的溝通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鍛鍊了學生的文獻檢索利用、團隊協作、論文寫作和口頭表達等綜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會熱點問題,開展辯論賽,提高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生物高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舒適快樂,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機。人們在開發利用生物技術時,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生物技術的誤用以及生物技術的非道德應用也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這些與生命科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綜合性,學生對這些熱點問題的探討有利於增強他們的科學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以培養他們捕捉資訊、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師初步確定當前生命科學具有爭議性的熱點社會問題,如食品新增劑的利與弊、克隆人的利與弊、轉基因食品的利與弊、垃圾焚燒的利與弊、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等。學生通過分組每10個人一組,每2組自由選擇一個辯論主題作為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每個班級推舉一名主持人來主持辯論賽。通過辯論賽,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的意識,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和展現自我的平臺,並讓學生對科學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學生的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組成,其計算方式為:最終成績=平時成績(佔30%)+期末開卷考試成績(佔70%),其中平時成績的考核主要由課堂出勤(佔10%)、課後作業(佔10%)以及課堂小論文(佔10%)三部分內容構成,期末考試成績採用撰寫課程論文和期末理論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這種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評價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度、完成作業的質量,又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瞭解和掌握程度,同時多元化的考試方式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了學生的思想壓力,且避免了少數學生平時不學習,通過考前突擊準備獲得較高分數,導致課程成績不合理的情況發生。

四、思考與建議

目前我校開出《生命科學概論》公選課以來,已有7年的教學實踐,選課人數每學年達到了800人,每個班級限200人。由於選課人數多,且學生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管理起來難度較大。部分學生是為滿足學分而選課,因此遲到、早退、曠課現象時有發生;加上不同專業基礎知識差異較大,課程內容多但課時少,難以滿足部分學生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日星月異地發展,生命科學知識更新速度很快,現有教材也很難滿足課程的需要。通過對《生命科學概論》課程教學的探索,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強課程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加強教學管理和教材建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從而增強學生的科學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