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測井電(光)纜解卡打撈工藝

才智咖 人氣:8.74K

摘要:裸眼井測井時,常常發生入井電(光)纜遇卡事故。通常採用的方法是穿心打撈,既造成電(光)纜損壞,又費工費時,還容易導致次生事故。江1井鑽至井深4125m進行VSP測井時,儀器下至3500m遇卡。經現場分析,屬VSP光纜粘卡。採用自制外穿解卡打撈工具用鑽具送至井深3300m時成功解卡,光纜、儀器完整起出,避免了重大損失,為此類事故的處理積累了經驗。
  關鍵詞:打撈工藝;電纜粘卡;外穿解卡;技術應用
  
  江1井鑽至井深4125m時進行完井全套電測一次成功,通井之後進行VSP地震測井。當下測至井深3500m時,VSP地震測井遇卡。入井儀器為4級軟連線的法國產DDS240型檢波器,入井光纜為原裝進口光纜,價值昂貴。經現場綜合分析,判斷此次測井遇卡屬VSP光纜粘卡。用鑽具送入外穿解卡打撈工具,下至井深3300m解卡,順利起出鑽具、入井光纜和儀器。僅用32小時解除事故,光纜、儀器完好無損。首次應用外穿法處理光(電)纜遇卡事故並取得成功,為此類事故的處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事故原因分析
  1.1 事故經過
  江1井在Φ215.9mm裸眼中進行VSP地震測井。從井深500m開始下測,每500m檢測地面震波一次。測地面震波6次後,檢波器下至井深3500m,地面放炮,儀器在井下停留時間5min左右,該深度點震波訊號檢測完,活動儀器時遇卡。3500m光纜浮重約5000lb,光纜承受的最大拉力18000lb。多次上提拉力由5000lb至17000lb,下放懸重由5000lb至2000lb,均無效
  1.2 原因分析
  遇卡後,通過地面儀器能正常檢測出井下檢波器的推靠臂可以自由伸縮;上下活動光纜時,未監測到井下儀器的任何活動訊號。由此表明,是檢波器以上的光纜遇卡。
  井下光(電)纜遇卡的原因有多種:粘附、鍵槽、沉砂、套損、光(電)纜打結等,其表現形式也不相同。(見表1)
  江1井井深3500m以上最大井斜6°,井眼軌跡平滑,下測過程不可能出現“鍵槽”;Φ244.5mm技術套管下深1210m,已封住易垮塌的'地層,同時,鑽井液體系具有良好的攜帶、懸浮效能,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的沉砂卡住Φ215.9mm井眼內的Φ15mm的光纜也不可能發生;起下鑽及完井電測過程中在套鞋處未發生掛卡現象,套管破損卡光纜也不應存在;儀器下測過程中並未出現遇阻現象,光纜打結遇卡也不可能。綜合以上分析,江1井VSP地震測井光纜遇卡的原因應為粘附卡。光纜所在井段發育有厚層砂岩,成膜鑽井液在砂層段易形成泥餅從而粘附光纜。
  2、解卡打撈方案的選擇
  處理測井電纜遇卡方法有鑽桿穿心解卡打撈法、旁開式儀器打撈筒法、電纜套筒解卡法、外穿式解卡打撈法。各種方法有利有弊。(見表2)
  江1井VSP測井使用的是進口光纜,價值達百萬元,切斷之後難以恢復。況且,VSP測井光纜與儀器的連線處沒有弱點,即使採用鑽桿穿心解卡法解卡打撈之後,也不知從何處拔斷光纜,可能導致整盤光纜的報廢或事故的複雜化。
  3、外穿解卡工具的製作
  選一直徑150mm、長500mm的接頭,在其中部焊接一隻“U”形環;環體直徑15-20mm,呈圓狀,防刮磨光纜;“U”形環高20mm,既使光纜能從中順利通過,又不造成凸起偏心,起下鑽時受力太大;接頭下部呈圓弧形,以免切割光纜。在該接頭的上部選用一直徑200mm的保護接頭,起扶正居中作用,保護“U”形環不接觸井壁。保護接頭上下端面均呈圓弧形外倒角。

一種高效測井電(光)纜解卡打撈工藝

在“U”形環與接頭對焊之前,須將光纜先嵌入其間。由於光纜不能承受電焊產生的高溫,焊接時須用隔熱材料將光纜與焊體隔離,可選用阻燃管或石棉板包住光纜;同時,焊接時經常活動接頭,避免區域性受熱損壞光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