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如何設計國小數學練習

才智咖 人氣:1.06W
“新”課標下如何設計國小數學練習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逐漸變得“活”了起來。學習內容的開放,靈活,使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多的“自由度”。教師當中存在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課上熱熱鬧鬧的課就是符臺新課程理念的好課。然而,在這些“熱鬧”的背後,我們冷靜地思考一下會不難發現,許多教師都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即對數學練習設計的研究。筆者也曾觀摩過許多“新課例”,有些教師為了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一堂課下來,只推導了一個公式或證明了一個法則,連基本的練習都沒有幾道;還有些教師前半堂課採用新課程的理念進行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學生學得是像摸像樣,可是到了後半堂課出示的練習題則仍是機械的重複練習。這兩種教學例子實質上都違背了新課程的理念,值得我們深思。為此,筆者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想對這個問題作如下的闡釋。
        一、新課程理念下國小數學練習設計的意義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安排“練習”這個環節,是有它的現實意義的。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及思維水平決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教師所講的新知,即便是通過學生間的互相合作、探索而發現的規律,也不可能個個做到能靈活運用的地步。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一些練習,使學生通過練習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及法則的應用。但是鑑於傳統教學注重搞“題海”戰術,讓學生湮沒在無窮無盡的、機械的、重複的、毫無實際意義的練習中的弊端,新課程實施中的練習設計有它自身的特點,倡導將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內容呈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水平,數學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實現學生的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新課程理念下國小數學練習設計的特點
        新課程中的國小數學練習設計既不能走老路,讓學生一味機械、重複的練習也不能只顧追求新穎,而偏離了數學學科的核心思想;既不能單純的出示一些文字元號式練習使學生從中日益感覺枯燥,產生厭學情緒,也不能設計一些似熱鬧,卻沒有多大思維價值的練習,讓學生在熱鬧之後,感覺不到得到了什麼或提高了什麼。數學練習的設計不能為了練習而練習,練習是對所學內容的鞏固、提升,學生通過練習應在包括數學本身在內的各個方面都得至到鍛鍊和提高。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練習設計的五大特點。
        1. 典型性
        課堂練習設計必須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和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而精心設計,這是以往教師最容易忽略的問題。“一刀切”、“滿堂灌”帶來的問題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必須對練習的設計搞“優化”。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的時候必須注重設計最能凸現教學重、難點的練習,練習的量可以少一些,但一定得保證每個練習之間既存在邏輯上的必然聯絡,又不能是形式上的雷同,避免重複練習。
要注意將學生中最易出錯的題目拿出來練習,通過對學生錯誤練習的講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強化認知結構。學生在練習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做,做到循序漸進。       2. 生活性
        新課程強調“數學學習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數學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練習的設計一定要體現“生活性”,讓學生經歷“生活——數學——生活”的數學學習過程,即從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出發,抽象出書本上的數學知識,最後將數學知識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教完《平面圖形的`面積》之後,傳統教學會出示一些直接求圖形面積,或求陰影部分面積的練習。這樣的練習脫離了生活,一旦回到生活中,學生可能就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了。於是我設計了讓學生從校園中尋找形似平行四邊形( 或三角形、梯形) 的物體表面,並想辦法求出他們面積的練習。學生們有的計算三角板的表面面積,有的計算花壇的佔地面積,更有一些學生想辦法計算生活中一些不規則圖形( 組合圖形) 的面積。學生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僅掌握了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而且深刻地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意義,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 趣味性
        國小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體驗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教師設計如下練習:根據露出的一個角,猜測被紙覆蓋的三角形是什麼形狀。學生們都被這個遊戲深深地吸引,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急切想知道“躲”在紙背後的圖形,課堂氣氛顯得異常活躍,當學生猜錯之後,教師立刻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最後得出結論:任何三角形至少具有兩個銳角。要使學生學得生動,強化數學練習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4. 教育性
        新課程倡導對學生人性的培養,國小所有學科的教學都要為培養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學生服務。因此,國小數學教學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只注重學科本身的邏輯知識的訓練,而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心靈。將數學的學科教學與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例如:在教完《小數加減法》後,教師請學生回家調查家裡面一個月的開銷,以及爸爸、媽媽的工資收入狀況,在班上組織討論。通過討論,學生們都意識到每月家裡都要開支很多錢,而爸爸、媽媽的收入也不高,扣除開支外,積蓄已不多,如果再隨便吃零食,就會增加爸爸、媽媽的經濟負擔。有的學生當即表示從今以後再也不吃零食了!學生通過這種練習,不僅掌握了小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而且從中受到了一定的生活教育。
        由於課堂練習設計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強國小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於研究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今天,如何設計具有開放性、探索性、實踐性的數學問題,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就顯得更為必要和迫切。作為我們一線的數學教師一定要在這方面下苦工夫,真正實現二十一世紀中國教育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