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漢語學習者詞彙記憶的個案研究

才智咖 人氣:1.55W
初級漢語學習者詞彙記憶的個案研究
  論文關鍵詞:初級 詞彙記憶  對外漢語

論文摘 要:本文采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對一位印度語背景的初級漢語學習者的詞彙記憶過程進行了跟蹤觀察,將結果按照詞性分類,並從心角度對被試詞彙記憶的現象進行了討論,出四點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分別為:不同複述方式保證長時記憶效果;深度加工與刻苦學習相結合;利用情緒,提高主動記憶意識;利用首因、近因效應有重點地幫助學生識記單詞。

  一、引言
詞是中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結構單位,也是構成句子的基礎。詞彙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詞語的有效記憶是學生掌握和運用詞語的基礎。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記憶是個體在頭腦中對其經驗進行識記、儲存和提取的心理過程,比如人們過去感知過的、思考過的、體驗過的和行動過的事物都會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人的頭腦中,在必要的時候可把它們重現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記憶。記憶包括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等幾個基本環節。目前對外漢語教學中對詞彙記憶方面的研究很少,且限於理論,對詞彙記憶效果的討論缺乏有力的客觀證據,很多方法都是人們猜測的結果,既不繫統也不深入。
本文用個案的方式,對一個短期培訓的印度留學生進行了一個月的跟蹤調查,觀察記錄了其詞彙學習和記憶過程,並試著從心理學角度對發現的規律性現象和問題進行分析解釋,以期通過研究學生“怎麼學”的問題,更好幫助教師解決“怎麼教”的難題。

  二、個案調查

個案調查中筆者對調查物件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跟蹤觀察。被試為筆者的輔導物件,筆者每週輔導其4次,基本掌握了被試漢語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採用的學習策略。筆者將整個過程進行錄音、整理、歸納,從中得出了被試的詞彙記憶規律和傾向性特點。
(一)調查物件情況
N,男,25歲,母語為印度語,第二語言為印度,同時會很多印度方言,語言背景複雜,但來北京前沒有任何漢語基礎。被試所用教材為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馬箭飛主編的《漢語口語速成(上)》。N每週一至週五上午有4小時漢語課,下午兩小時輔導課。
《漢語口語速成(上)》中共有407個生詞,涉及助詞12個、名詞186個、數詞16個、數量短語1個、形容詞45個、量詞26個、副詞23個、連詞6個、代詞18個、介詞5個。詞彙量不大,並且以常用口語相關詞語為主,是典型的應用性短期培訓教材。
(二)調查方法
筆者利用課間,有重點地和被試討論其詞彙記憶的方法並讓N自己總結記不住的原因。筆者有時會根據當日課程設計出有助於記憶的方法,在輔導中應用,隔天再次提問以記憶效果。同時在輔導過程中,觀察被試對不同詞語的記憶難度並記錄。
(三)調查結果討論
調查中的詞彙記憶指長時記憶。現象綜合了筆者對N的詞彙記憶結果的觀察和N對自己記憶過程的描述。
1.名詞的記憶
親屬、時間、方位類名詞容易混淆,一般的處所、職業類名詞很快就會忘記。但也有一些名詞如“祕密、、爸爸、媽媽”等,N能很快記住,且基本不會忘記。
分析:對於N,更多是靠記憶,聯想記憶方法還不能應用,記憶結果並不樂觀。但我們仍看到情緒記憶發揮了積極作用。如在講“祕密”這個詞時,N比平時興奮,記憶效果也好。筆者和N輔導的地方在圖書館,反覆重複也提高了記憶的效率。另外,母語語音相近帶來的正遷移也能幫助記憶。“爸爸”“媽媽”的發音相對簡單,N還沒有進行漢字教學,通過音記字是最常見的方法,由此可見,對初級學生來說,發音困難的音也會加大記憶的難度。
2.數詞、量詞、數量短語的記憶
數詞反覆重複後記住,量詞采用迴避策略或用“個”代替。
調查1:(在商店)
筆者:(舉著一聽咖啡)
N:這聽咖啡多少錢?
店主:四塊。
……(又帶著N練習問了幾種商品。)
筆者:(舉著一聽可樂。)
N:這……杯…可口可樂多少錢?
……
隔了幾天
N:(指著果汁)這個多少錢?
調查2:
N:一個麵包八塊,太貴了。
筆者:應該是一袋麵包八塊,太貴了。
N:一個麵包,不可以……嗎?
分析:量詞是印度語和英語中都沒有的成分,量詞本身又靈活多變,這都給N記憶量詞造成了困難。另外,量詞的講解在課堂上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最初的識記過程就出現了問題,因而影響了量詞記憶的整個階段。簡單數詞通過有意識的強化被成功記住。
3.動詞、助動詞、助詞的記憶
書中涉及的常用動詞N可以掌握,如“來、去、買、吃”等。使用頻率相對較低的動詞如“覺得”“拐”等記憶效果不好;助動詞也沒有完全記下來,一些成為常用語的動詞短語都可以記住如“再見”。
分析:上述三種詞的記憶效果和句式操練程度有很大關係,因為操練過程即是對詞彙的深度加工過程。反覆操練又達到了過度學習的效果。使用頻率高的簡單動詞經常被用在句子的操練中,因而容易記住。
4.形容詞、副詞的記憶
簡單的形容詞可以記住,如“漂亮,餓”等。副詞的識記情況也比較樂觀。但課文中很多意思相近的副詞易發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