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不倒翁科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6W

不倒翁為何不倒?難道只是因為重心低嗎?通過引領學生對不倒翁原理的探討,以及設計與製作,下面小編就幫助學生深入地認識了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國中不倒翁科學論文

國中不倒翁科學論文

不倒翁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玩具。由於它好玩,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所以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載體。然而,從我們對學生的提問來看,他們對不倒翁到底為何不倒認識得很膚淺,大部分學生認為是重心低。問題真的這麼簡單嗎?下面我就以兩種不倒翁為例分析其不倒的原因。

一、不倒翁不倒的原理探析

讓我們先分析雞蛋殼不倒翁(如圖1),然後再分析竹籤不倒翁(如圖2)。

雞蛋殼不倒翁原理:將雞蛋殼不倒翁傾斜後,它的重心升高,這樣它的重力與著地點之間就產生了一個重力力矩。由於重力力矩的作用,使不倒翁擺動,擺動的結果是:不倒翁的重心降低。當重心降到最低點時,重力力矩為零。由於慣性,不倒翁繼續擺動,但此時重力力矩又阻礙它擺動,往復運動多次後最終停下來。在物理學中,雞蛋殼不倒翁是穩定平衡。如圖2(a)所示重力的力矩M= FL為零(因為重力力臂為零),此時不倒翁處於平衡狀態。如圖2(b)所示重力的力矩不為零,使不倒翁繞支點順時針轉動。如圖2(c)所示重力的力矩不為零,使不倒翁繞支點逆時針轉動。

竹籤不倒翁原理:如圖3所示,當竹籤不倒翁傾斜時,同樣是重心升高,產生的重力力矩,迫使它回到平衡位置,與雞蛋殼不倒翁原理相似,它仍然是穩定平衡。如圖4(a)所示重力的力矩為零M=0(因為重力作用線通過支點使重力力臂為零),不倒翁處於平衡狀態。如圖4(b)所示重力的力矩不為零,使不倒翁繞支點順時針轉動。如圖4(c)所示重力的力矩不為零,使不倒翁繞支點逆時針轉動。

綜上所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當不倒翁傾斜時,它的重心升高,使之產生一個回到平衡位置的重力力矩,重力力矩使之擺動。在平衡位置時,重力力矩為零。因此確切地說,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不倒翁是一個穩定平衡的物體,即不倒翁傾斜時總能在重力力矩的作用下回到平衡位置。

二、由不倒翁不倒引發的思考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製作一個雞蛋殼不倒翁,並說明不倒翁不倒的原理。大部分學生給出的答案是:不倒翁的重心低,所以不倒。教師在認同學生的觀點後,可以再給學生展示另一種不倒翁——竹籤不倒翁。讓學生體驗製作過程後,教師提出問題:竹籤不倒翁為什麼不倒?是因為重心低嗎?這兩種不倒翁原理一樣嗎?

學生經過製作與討論,得出它們的區別:雞蛋殼不倒翁重心始終在支點的上方,當不倒翁傾斜時,支點發生改變,重力產生一個轉動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而竹籤不倒翁重心始終在支點的下方,當不倒翁傾斜時,支點不發生改變,但重力也產生一個轉動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無論哪一種不倒翁,它們都是穩定平衡狀態的物體(如圖5)。

兩者看似一樣,但其實又不完全一樣。它們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學生通過實際製作,獨立思考,才能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理。這個過程能夠讓學生進一步去理解科學與技術,而並不是僅讓學生知道一個大概的結論——重心低。

(一)技術探究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當然,學生的探究體驗,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但彼此衝突的結果,恰好是生成型的學科資源,在對彼此不同的'分析論證中,使學生平時習得的學科思維方式得到具體的運用。從學習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也就是說,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遠比知道問題、理解問題更為重要。就一定程度而言,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並且人們關於世界的認識也是隨著改造世界的實踐而不斷深化的。在探究不倒翁為什麼不倒的過程中主要是科學活動,而怎樣研究不倒翁原理和怎樣製作不倒翁的過程則主要是技術活動。

(二)技術是與科學同等重要的領域

目前,國內的基礎教育呈現出重科學結論,輕技術方法的現象。家長和教師都願意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通過探究得出結論。因為那樣花費的時間比較多,況且探究的結果也不一定正確,所以有人會認為這樣做會耽誤時間。然而,人類認識世界的真實過程,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是一個充滿錯誤並逐步篩選接近真理的過程。一個正確的科學結論都是經過很多科學家不斷努力,經歷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得出的。正像牛頓所說的:“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這個巨人是由伽利略、笛卡爾、胡克、哥白尼、開普勒等許許多多科學家構成的。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而今天,教育的目的都落在了考試上,研究問題的答案是唯一的——標準答案。這樣的教育培養的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面對陌生環境時,學生無法靈活運用現有的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因此面向未來,我們應該教給學生科學的思想以及科學探究中的技術。

(三)重視技術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目前,新課程中的通用技術課程實施已有9年,但各省重視程度大不一樣。表面上,有些省設立了學業水平考試(形式上重視),有些省設為大學聯考科目(報三本院校的考生考通用技術,一、二本不考),這些省是真的重視技術嗎?難道上一、二本院校的學生就不需要學習技術嗎?根本問題是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對一個真實的社會生活來說,技術問題無處不在。科學認識世界,技術創造生活。在知識既定的前提下,有怎樣的技術就會有怎樣的生活。目前,不少人還沒有把科學和技術區分開來,認為學了科學就等於學了技術。殊不知科學與技術是相關但不相同的兩件事。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重視了技術教育,掌握了技術方法,使每個公民的技術素養得以提高,“錢學森之問”才有可能獲得完滿的解答。

技術素養對國家和民族極為重要,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主要因素。雖然每個公民的工作都需要各種不同的技術,人人都有一定的技術,但是技術是要不斷優化和改進的,這就對公民的技術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看來,通用技術課程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