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淮南市區淺層地下水汙現狀評價

才智咖 人氣:6.4K

論文關鍵詞:地下水汙染  評價  淮南

關於淮南市區淺層地下水汙現狀評價

論文摘要:該文在深入開展淮南市區工作的基礎上,分別應用模糊理論和綜合水質指數法,從不同角度對該區淺層地下水環境質量進行了評價。其結果表明,本區不同的水質級別與汙染源有著明顯的相關性,汙染程度和規模與城市功能分割槽具一定的關係。

淮南市淺層地下水在正常情況下是清澈透明、無臭無味的,且懸浮物少,基本上反映了本區水質的本底狀況。但由於淮南市是一個以煤炭行業為主體的綜合性城市(由中、小城區組成的多中心城鎮群),且隨廠建鎮、城鄉結合。因而人類活動程度高,所造成的汙染源不僅種類繁多、規模大而且有一定特點。淺層地下水的汙染已不僅體現在微量成分上,常量組分上也有反映。

1淮南市淺層地下水環境現狀

1.1微量成分

銅、鋅、鉛、鉻的特點是除銅外,其它檢出率皆超過50%,檢出率較高;但除11號點下邪村(參見圖1)鉛檢出超標(國家飲用水標準,下同)外,其它皆未超標(表l),整個市區所取樣點沒有檢出汞和鎬。

酚的檢出率較低,但超標率較高達24%。其檢出最高值為0.29mg/l(賴山新河紙廠),超標1朽倍。氰普遍檢出,但含量一般在標準的一、二個數量級以下。中發現,一些距工業區甚遠的地區水井中酚、氰含量較高(潘集西北部),表明其不完全來自工業汙染,很可能是長期引用水灌溉日漸累積造成的。區內化學耗氧量最高達,超標近4倍,反映出區域性有機汙染較重。

1.2常蟹組分

(l)硬度和硫化度75個水樣點表明,礦化度最大值為1.859/1,超標率為6.6腸;硬度最大值為49.7H“,超標率為8%。兩者超標率相當,且分佈規律一致,於區內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分佈面積(圖1)。

(2)州值統計表明,1987年市區淺層地下水PH平均值為7.578,其中淮河以南為7.567,淮河以北為7.619;1990年PH平均值為7.171,其中淮河以南為7.129,淮河以北為7.340。可見,pH值變化呈下降趨勢,下降速率淮河以南大於淮河以北。由此可見市區地下水汙染源大多屬酸性。1982年市區曾測得弱酸性酸雨說明地下水從補給源開始已遭到了酸的汙染。

(3)三氮三氮含量較低。硝酸根含量最高為14.97mg/1,遠低於45mg/1.但NH+及NO3-離子普遍檢出,且區域性超標,進一步說明了區記憶體在有機汙染。

1.3地下水化學型別

市區地下水化學型別較為複雜。按舒氏分類法有11種類型,其中多數是以HCO3為主要陰離子型別(圖2).區域性地帶如位於山前地帶的山王鎮工農村3號點,HCO3卻降為次要陰離子,而Cl一成了主要陰離子,顯然是汙染所致。

上述可見,市區淺層地下水微量成分含量表明,個別點或區域性地段已嚴重超標;常量組分大都具明顯的異常表現。淺層地下水汙染已具一定規模,區域性已相當嚴重。

2淺層地下水汙染現狀評價

2.1評價方法及原理

地下水質量評價方法很多,在評價模式、評價標準和質量分級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認識。本文在認真分析了區域地下水汙染特徵的基礎上,採用了模糊集理論與綜合水質指數相結合的評價方法。

(1)模糊集理論法首先建立各評價引數相對於不同水質級別的隸屬函式關係,構成模糊矩陣,並對諸評價引數配以適當權重,通過複合運算,求出不同水質級別的隸屬度,然後根據隸屬度大小確定水質級別。

(2)綜合水質指數法該法是通過計算出每個監測點單個指標的汙染指數和權重大小,考慮多個指標複合而得到綜合水質指數(PI),然後據水質分指數的檢出和超標情況確定PI的分級界線來進行評價的。

 

2.2引數及地下水分級

淮南市城市特點,決定了市區淺層地下水汙染是以工業、煤礦生產影響為主,兼有生產、居民生活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考慮區內所取的分佈較為均勻的97個水樣點所檢的37個水化學成分的檢出及超標情況,選取了酚、氰、氟、COD、三氮、氯、硬度、礦化度等8個評價引數。

分級考慮的基本原則是地下水飲用衛生標準和區域本底濃度。通常國家飲水標準考慮了各指標對人體健康危害的限量,是正常生理活動的衛生標準,只要引數含量接近或超過飲水準,便可認為地下水已明顯受到汙染,並以此作為三級水。而把區域本底濃度作為地下水開始受到汙染的起始濃度(據區域檢測資料計算)確定為一級水標準。據此限制條件並參照前人評價標準,把本區淺層地下水水質分為5個級別(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