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群畢業設計研究

才智咖 人氣:2.71W

目前財經類的畢業生成長為財經類的職業人必須具備行業通用能力、職業特有能力、專業核心能力、以及持續發展能力等等,應該是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把財經類專業群畢業設計環節進行整合,對學生畢業實踐引入一種新的元素,真正實現學生學習和就業的零距離。

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群畢業設計研究

一、前言

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定、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1]但是作為高職教育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的畢業設計環節的改革,卻遠遠滯後於課程的改革,畢業設計的質量是衡量高職院校辦學成果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尺。

專業群建設是高職院校結合實際創辦專業特色,擴大辦學規模、增強辦學實力、提高辦學效益的有效途徑。所謂專業群,就是由一個或多個辦學實力強、就業率高的重點建設專業作為核心,若干個工程物件相同、技術領域相近或專業學科基礎相近的專業組成的一個集合。[2]

很多學者認為專業群應有三個以上相鄰專業或者相同專業的不同方向組成,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看上去相差較遠的專業,也可以成為同一專業群,例如,會計專業與營銷、物流專業。隨著財經行業根據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而不斷髮展變化,這個行業的畢業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來應對這種變化。因此,財經專業群建設必須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同時,緊跟把握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方向,從實際出發,動態調整更新財經專業群的建設內容。本文是基於財經專業群在會計、營銷、物流三個專業組成的情況下展開。那麼在財經類專業群中,打破原有的專業壁壘,將畢業設計的內容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各專業的學生組成團隊,共同完成一個課題專案,形成可行的實施成果,既符合教育部對高職學院育人的要求,也對財經類專業群畢業設計的改革開創了新思路。

二、財經專業群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現狀

一方面,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通常為“2.5+0.5”的模式,一般在第五學期的後半學期進行畢業設計,第六學期在頂崗實習。而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階段正式開始找工作的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設計或寫論文,是不太現實的事情,所以學生人浮於事,不經認真選題,抄襲他人,更有甚者全文在網上摘抄,導致老師無法指導,草草了事,造成學校、教師、學生在資源上、自身精力上的很大浪費。

另一方面,根據最近幾年的財經類畢業生跟蹤調查回訪中瞭解:現在的中小企業對管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單一技能的人才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需要會核算、懂管理、能理財、高情商的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當前普通會計的學生是供大於求,而管理類的人員卻供不應求,僅僅懂核算的會計人員已經不太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了,還需要一些基礎的管理能力;營銷專業的學生是供不應求,但是集中在營銷崗位,對公司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不瞭解;物流專業的學生多從事一些物流或連鎖行業,對物流管理上的成本控制知之甚少。這是由於各個專業的課程教育,培養出多為較為單一技能人才,會計專業只懂核算,營銷專業只會營銷策劃,物流專業僅能從事物流行業的業務。

在課程教育中培養複合型人才不太現實,但是可以從畢業設計環節將各專業的學生融合在一個團隊中,在設計中就可以接觸不同專業的知識背景,從而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在現行條件下,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關鍵,特別是畢業實踐環節,決定了高職學生未來的職業定位和職業生涯。現行的很多學校財經類專業的畢業設計環節均是按照專業和課程單獨進行,忽略了專業群內之間的聯絡。在會計、營銷、物流三個專業的課程設定中,除了基礎課程以外,其他相同的專業課程很少,但是在畢業實踐環節,可以把三個專業的共性挖掘出來,建立一個新的畢業設計的模式。

三、整合思路和措施

目前財經類的畢業生成長為財經類的職業人必須具備行業通用能力、職業特有能力、專業核心能力、以及持續發展能力等等,應該是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但是傳統財經類的實踐模式是以專業為本位,強調本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畢業設計環節模式單一、流於形式,學生實踐能力薄弱,職業能力結構單一。為此,將原有財經類專業的畢業設計的模式打破,將會計、營銷、物流等專業的學生融合在一起組成團隊,可以從事對企業營銷的策劃,會計業務的核算、物資的流通管理等方面的事務,最終形成課題報告,作為畢業設計的成果。具體的建設措施如下:

1.由於高等教育大眾化,高等職業教育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職生源出現了多樣化趨勢,生源型別複雜,不但有來自於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而且還有相當數量的職高、中專、技校畢業的學生。不同生源的學生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同一專業學生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要把所有相關專業的學生如此整合也不可能,根據“分類培養、分層教學”的教育理念,還須考慮學生自身的專業情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主性,將學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單一類,一種是綜合類。

2.單一式遵循傳統的畢業設計的理念進行,但是可以取消畢業論文,在第五學期後半段時間在校外進行頂崗實習,以頂崗實習經歷為背景,會計專業要求做一套模擬賬,營銷專業可以做策劃方案、物流專業可以做物流方面的設計。形成的畢業設計的成果是畢業實習報告,在報告中應對自己的頂崗實習工作情況進行總結,思考自己在實習工作中的收穫和體會,並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對工作經歷進行梳理和整合,形成對將來就業與工作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理性認識,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3]

3.綜合類在操作時較為複雜,可以由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自主選題,可以在會計、營銷、物流專業中兩兩組合,組成團隊,一個團隊3~4人為佳。也可以三個專業學生共同組成一個團隊,人數5~6人,通常這樣的大組由老師根據學生意願、專業素質等情況指定學生參加,選題有指導老師提供,設計的時間可以放寬至畢業答辯之前完成。形成的畢業設計成果為創業計劃書。麥可思公司公佈了一項調查結果:示範性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創業比例達1.5%,明顯高於本科畢業生0.8%的創業比例。

對於江蘇省等沿海區域,高職學生自主創業的比例更高。[4]對於這部分學生,創業計劃書代替畢業設計(論文)更符合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創業計劃書包括事業描述、市場和戰略、營銷策劃、投資和收益、成長和發展以及財務分析等,這些都是財經類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專業知識。

因此創業計劃書的撰寫過程實際就是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於實踐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鍊過程。[5]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以徐州“兩來風”中華名小吃為模板,讓學生進行調研,會計專業的學生以成立一家“兩來風”連鎖店為例,進行公司設立、公司籌資、投資運營及財務成本管理的設計,營銷專業的學生以“兩來風”名小吃的新設連鎖店作市場行銷策劃方案,物流專業的學生以新設連鎖店與總部的食材的配送為例進行物流配送的設計。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畢業設計的成果。這樣將財經類的相關專業的學生的畢業設計緊密的整合到一起,這種形式,學生鍛鍊了能力,形成了真實的分析報告,企業從中也獲得了一部分的可用資訊資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結論

將畢業設計環節的教學任務落得實處,需要不斷的改革創新和大膽嘗試。把財經類專業群畢業設計環節進行整合,對學生畢業實踐引入一種新的元素,真正實現學生學習和就業的零距離。多元化的選擇,確立學生在畢業設計中的主導地位,強化學生的素質教育,解決了學生知識面狹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弱、適應性差的難題。實踐證明,這種創新型畢業設計模式值得推廣,並有待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2006-11-16.

[2]周建珊.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群建設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9.

[3]楊衛巨集.“工學結合”的高職財經類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探索[J].天中學刊,2012,27(2).

[4]張永春,陳亞東.高職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改革研究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1(10):42-44.

[5]周顧宇.高職財經類畢業論文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天津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