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與產品、企業、市場

才智咖 人氣:1.26W
工業設計與產品、企業、市場
摘 要  在未來的時代中,成功的企業是最大限度的發揮工業設計的軟作用的企業,是追求產品,企業,市場三位一體最佳化的企業。這一方面要求工業設計要使企業去主動的認識市場,分析市場,從而能夠引領市場的發展方向,而不要被動的去趨從於市場的潮流,並且還要求工業設計要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關懷,全方位的參與,全方位的設計;另一方面要求企業要高度的重視工業設計,為工業設計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關鍵詞:工業設計  產品創新  管理  企業文化  市場細分引言日本在60年代便提出:“工業設計立國”。且許許多多成功的企業家、學者、政治家,都驚異與工業設計的巨大能量,並對工業設計師的生活充滿了無盡的嚮往。工業設計為何有如此魅力呢?這就涉及到了工業設計與產品、企業、市場的關係。但在闡述工業設計與產品、企業、市場的關係之前,我想先說一下產品、企業、市場之間的關係,這是很有必要的。產品、企業、市場三者的關係,很像技能,人與社會三者的關係。人需要在掌握了豐富而且全面的技能後,通過一定的機制利用技能去實現自身價值,創造社會價值,並使這種價值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從而在社會中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存在。哪什麼是市場呢?其實市場是一個商品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市場只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為根本目的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只有實現了最大的商業利潤,才是成功的,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形象,而最終被社會所認可。企業要在這樣的社會中生存,企業就需要合理的利用自身掌握的資源,在良好的企業管理機制下,創造出自己的核心產品,並向社會推銷自己的產品,使自己的產品既為企業實現最大的利潤,又為社會創造最大的社會效益。從而得到社會公眾認同,樹立企業自身的良好形象。由此可見,產品在企業中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工業設計的真正目的是創造產品的真正品質(真正品質並非單指外表,主要是結構和功能的關係)。現在,工業設計由設計產品發展到設計企業,引導市場的發展潮流。因此,企業更好的瞭解工業設計與產品、企業、市場的關係是很有必要的。工業設計與產品1995年-1997年,開創了個人電腦時代的蘋果公司股票一路下滑,慘不忍睹,幾被收購。公司不得已請回了蘋果原CEO史蒂夫·喬布斯。1998年蘋果電腦公司正式釋出推出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蘋果iMac電腦,將傳統PC彼此分離的主機、顯示器與音箱融為一體,並摒棄了千篇一律的米黃色外殼,代之以半透明狀、五種顏色的彩色外殼。儘管iMac在技術與技能方面並無太多過人之處,且售價比其他電腦高出數百美元,但產品推出市場後,卻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在美國,當時差不多每隔15秒鐘就有一臺iMac被售出,蘋果公司的股票隨之飛速上揚,掀起了一股空前業界狂飆。1998年9月,美國權威市場調查公司PCData的統計資料表明:上市只有l7天的iMac在8月底迅速躋身美國電腦市場銷售排行榜第2名。1998年12月,PCData報告:在美國市場1998年11月零售和郵購兩項排名中,高居榜首,估計佔美國PC總銷售數量的7.1%和總零售收入的8.2%。據測算,工業品外觀每投入1美元,可帶來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資料則更具說服力,該公司每增加1000億日元的銷售收入,工業設計所佔的作用佔51%,而裝置改造的作用只佔12%。  我們看到市場的潮起潮落,更看到許多企業在市場風浪中沉浮。有些企業銷聲匿跡了,有些企業發展壯大了。其中的奧祕是什麼?是因為企業根據動態環境以及長遠的目標,真正弄懂了什麼是真正的核心產品,如何才能創造出企業核心的產品,如何使自己的核心產品實現企業自身的價值。這是擺在全世界每一個企業面前最現實的一些問題,也是世界上成功的企業解決最好的方面,當然更是我國所有企業應該正視的一個最大問題。只有解決好了這個問題,才能夠使我國的企業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更能使現代企業機制在中國企業中紮根,使我國企業真正做大做強。
 市場競爭決定了任何企業只能不斷地努力,不斷地進取,否則總有一天會被其他競爭者所取代,被社會所遺棄。這就要求企業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現在意義上的產品創新是全方位全層次的,不再侷限在技術創新,形象創新上,而是進入了標準創新的時代。誰掌握了設計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缺乏創新者將永遠處於世界的底層。從產品的產生到衰落的發展過程來看,在一類產品的誕生的初期主要是技術標準的競爭,技術標準競爭開拓,並佔領市場形成消費心理。在成長期,飽和期主要是在使用舒適度、外觀、售後服務、產品成本等方面的競爭在強調個性化消費,商品過剩的情況下,消費者對產品的需要越來越細緻。簡易的包裝,粗糙的外型,將無法吸引到消費者的目光。今天,商品價值中除了材料成本、人工費用、裝置折舊和運輸費用等有形的“硬”價值外,還包括技術的新穎性、實用性、產品整體的優良設計、售後服務及產品文化等無形的“軟”價值,隨著消費觀念的更新和市場的不斷髮展,軟價值在商品價值中所佔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功能、同樣的製造成本,由於設計的差異可能使售價相差幾倍。因此,搞好產品的設計對企業具有不一般的現實意義。  產品壽命跟產品價值息息相關,跟企業的利益更是密不可分。這決定了產品的壽命在於它能否給企業帶來利潤,當產品不能夠給企業帶來利潤的時候,產品也就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該退出歷史的舞臺了。壽命短暫的產品,可能會導致企業虧損,使企業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因此,其社會價值也可能會越小。現在市場由於技術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人們消費理念變化的加速,使產品壽命逐漸縮短。因此如何延長產品的壽命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優良的設計可以適當延長產品的壽命,保證適當的利潤率。  1)加強高科技以及專利發明的保護與再升級。既然已經說過,技術進步縮短了產品壽命,怎麼延長產品壽命了卻要從技術入手呢?難道是阻礙社會的進步嗎?我想每一個企業都沒有這種超強的能力,再者與社會的整體潮流相背,遲早是要被社會淘汰的。我們仔細想一下,就會明白其中各種緣由。現在有很多的高新技術,在創造出來之後,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解讀,從而被變形的編制出許多相似的技術版本,繞過專利的屏障進入市場。像雜草一樣,長得滿世界都是。這樣便促使競爭加劇,迫使市場迅速轉入飽和期,利潤率將迅速下降。因此,對於自有專利技術的技術保護是十分必要的。我們歡迎正當的市場競爭,但我們對於市場的弊陋,要有充分的認識,做好自我保護。但對於正當的競爭,我們就應當不斷挖掘技術的潛力,不斷的提升它,完善它,使它漸進地不斷進步,始終保持高利潤率。這是我們通過設計所應努力追求的。
TAGS:企業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