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4.66K

本文主要論述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必要性﹑特點、內容﹑實施阻礙﹑誤區及措施。筆者認為,英語學科素質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勢在必行。其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不能忽視德育和人文教育的培養。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深入分析影響英語教學素質教育的因素,走出誤區,積極探索實施途徑。

試論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教育論文

[關鍵詞]英語學科 素質教育 必要性 內容 特點 途徑

素質教育,是相對於應試教育而提出的,從根本上講,是在人固有的感覺器官及神經系統的生理條件的基礎上,開發促進人的心理髮展,並提升人的發展水平的工作與活動。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學會開拓。

一、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素質教育的提出為外語教學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在外語教學中,英語課程是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是作為一個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英語不僅是交流資訊的工具,而且有利於學習者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外部世界的瞭解,借鑑和吸收外國文化精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然而多年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為中心,以考試為中心。在教學中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被動地接受,而不是主動地獲取,忽視了知識的系統掌握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亟須實施素質教育。

二、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特點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自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它不能被機械地教,機械地學。現代英語教學理論已經充分證明,語言雖然可以學得,但更主要地是習得的。語言習得理論給外語教學的啟示是:語言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某一語言的詞彙結構體系和語義結構體系反映了該語言認知世界的方法,同時也反映了該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集中體現著文化傳統有價值取向等文化資訊。因此,對於一名外語學習者來說,某一語言的基本詞彙和基本語法結構無一不具有人文內涵,其外語詞彙和語義結構的學習必然是接受人文教育的過程。

由於英語學科屬於基礎學科,所以,就其作為一種語言所表達的內容而言,語篇總是涉及各類學科、種種話題,又與現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與其綜合素質息息相關。學生如果要學得好,首先要學得活。而要學得活,就要博覽群書,獲得豐富的背景知識,建構豐富的圖式框架。英語學習與學生獲取資訊和背景知識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

三、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

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提高英語語言能力,進而提高以交際能力為核心的英語語言運用素質。英語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教學中應注意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營造一個能進行交際實踐的學習環境,並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努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自主學習模式。

四、影響英語教學素質教育的因素

1.教育觀念因素。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是在社會“升學熱”中自發形成的,它過分強調應試教育,過分強調以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為目的開展英語教學,一味地用考試通過率來衡量英語教學水平,使教師和學生大搞題海戰術,必然會陷入“教師累,學生苦,負擔重,效率低”的困境。

2.教師素質因素。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方案,有效地組織教學。教師的主要責任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把書本知識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提高實際運用能力,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英語課是跨文化的人文學科,外語教師必須比其他學科的教師具有更為豐富的目標語國家的民族、文化、歷史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等知識,才能把握、處理好教材。因此,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水平、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學藝術和工作責任心、事業感和敬業程度等都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

3.學生素質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關鍵是靠學生自身的努力。然而,學生呈多元化,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不可避免。很多學生英語底子薄,知識結構不均衡,應用能力差。例如筆者在自身多年的英語教學中發現目前英語教學中主要存在兩種不容樂觀的情況:一種是由於受到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只注重考試的卷面分數;另一種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早已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英語學習動機不強,從而失去了教與學的積極互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更好地開展英語素質教育。

4.教學方法因素。目前,英語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為中心,以考試為中心。在教學中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被動地接受,而不是主動地獲取,忽視了知識的系統掌握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而開展素質教育就要求我們向以直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模式轉變。

5.教學裝置因素。英語教學裝置資源不充分,教學基本上仍然停留在“課本、粉筆、黑板”傳統的教學手段上。電化教學資源不夠完備,教學儀器、教學裝置都沒有達到現代化水平。

五、實施素質教育要警惕三大誤區

1.實施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學生課業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只是一種手段,是通過這種手段為學生爭得一塊相對寬鬆的天地,能夠讓學生抽出時間加強某些薄弱環節,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可以明確地說,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減輕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課業負擔,對那些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學業則必須強化。中國以教育改革為名,不給學生任何的課業負擔,其實是對改革的褻瀆和對學生的放任自流,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教學態度。

2.實施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試

“應試教育”把考試作為教學活動的唯一目的,考什麼,教什麼,學什麼,最終導致學生的片面、畸型發展,這種教育模式顯然是不可取的。而素質教育則把考試作為一種檢測學生學業的一種重要手段,注重全面發揮考試的功能,追求考試的正面導向,使之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3.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平均發展

實施素質教育真正是為了促使學生在的全面發展。但必須澄清的是:全面發展並不是要求所有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平均發展。因為,從遺傳學角度講,由於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的影響,人與人之間客觀上存在著差異,這種個性差異,正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因此,要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全體與個體的關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切實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六、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

1.轉變教育觀念,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

(1)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培養英語交際能力

轉變“應試教育”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就是英語教學中把傳統的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轉變為側重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培養。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大綱、鑽研教材,在英語教學中加強語音、詞彙和語法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並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以及英語學習的規律,儘量多用形象化的方法介紹新的語言知識。認真組織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注重發展學生社會生活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創造和利用情景組織課堂練習,為學生營造交際的氛圍,加強語言資訊刺激,引發學生表達思想的慾望。

(2)挖掘教材內涵,寓德育﹑人文教育於英語教學中,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赫爾巴特曾經說過:“教學中如果沒有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德育教育既是教學的目的,同時又是教學的手段。而語言又具有鮮明的人文性,體現了一種人文精神。外語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本身,同時也是一種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審美觀等等的學習。因此,英語教學完全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內涵,充分利用本課程相容文化和人文內涵這一獨特優越的條件,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向學生灌輸德育﹑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2.發揮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1)素質教育要求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素質教育是一種以“素質”培養“素質”、以“靈魂”塑造“靈魂”的過程,這就決定了教師素質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意義和巨大作用。目前,要提高國內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需改變以下現狀:學歷層次整體偏低,教師准入的起點不高;語言基本功不紮實,尤其是跨學科文化知識不足;教學觀念陳舊,缺乏運用資訊技術的能力;科研意識薄弱,科研能力較弱。

(2)以素質教育為目標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在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中,以主導作用出現的教師的主要任務應是根據語言交際性原則,從生活實際出發,設計一個又一個語言交際場景,將語言知識有機地融於語言交際活動中,讓每一節英語課都成為語言交際活動的場所,引導學生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實踐證明,傳統的分段教學法、語法翻譯法都無法體現語言教學實踐性強、交際性強的特點。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代之以能體現語言教學特點,對培養語言能力極具效果的交際法。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有其共同特點,即都是著眼於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和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尤其強調語言的實踐性,這種實踐性可以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中,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在具體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總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李國慶.略認素質和素質教育[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97,(2).

[2]謝芬.論優化高校大學英語素質教育的幾點方法[J].科教文匯,2008,(25).

[3]葛炳芳.試論英語學科的素質教育[J].學科教育, 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