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在日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6W

一、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

合作學習在日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也稱為“共同學習”,是指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方法基於社會互賴理論、認知發展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強大的理論背景,注重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培養。

早在二戰前,合作學習作為一個新型教學理論被提出。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合作學習的理論得到進一步深入探究。20 世紀70 年代初,這一教學理念開始在美國盛行起來,該教學模式的代表人物——美國明尼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翰遜兄弟提出合作學習的實施有利於培養學生彼此之間的共同興趣,使他們通過更好的學習和交流學會彼此接受並交換思維。約翰遜兄弟認為合作學習包含有相互依存、個人責任感、面對面的互動影響、社交技能、小組的自我評估等五個基本要素,認為完整而成功的合作學習設計不僅能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取得小組績效,還能加強個人社交和認知能力。在此之後,合作學習在世界各國的教學中受到廣泛重視並被積極推廣。

日本國內教育界於20世紀90年代末開展了各種有關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研究者們在作文、閱讀、聽力、發音等技能指導中先後開展了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他們從學習效果和學習過程兩方面進行了分析,認為合作學習的效果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優化,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深化學習過程,實現創造性學習。此外,合作學習的經驗有利於培養學習者的交際能力。

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了有關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專門提及合作學習,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由此可見國家決策部門對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視的。合作學習的方法於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我國的中國小教學改革實驗中,成為教學改革的熱門話題。之後,逐漸被匯入高校教學改革的討論,嘗試進入各類學科的課堂中。以外語學科為例,最近十年,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研究和應用。相比之下,日語教學中對它的研究和應用還不夠,在實踐研究中還處於不斷摸索階段。這為日語教學者們提供了較為廣闊的研究空間。縱觀已有相關資料,合作學習研究和實踐已經進入到日語語音、綜合日語、日語口語、日語聽力、日語閱讀等課程的教學中。隨著合作學習的推廣,這一方法也應該被運用到翻譯教學上。

二、合作學習在日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與傳統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模式增強了學生間互動和師生間互動,以其一系列獨有的特點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應用。正因為如此,在日語翻譯教學中引進合作學習模式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以下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有關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案。以延安大學2014級日語專業學生為物件,根據全體學生前一年的學習成績排名,將全班29人依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為9組,其中7組是3人組,2組是4人組。每組指定組長1名。

合作學習每兩週進行一次。教師在課前將作業傳送到指定的公共郵箱,學生登入公共郵箱自行下載,利用課後時間以組為單位共同學習探討,最終形成本組最優化的譯文。在下次上課時,學生需要將原文和譯文製作為對比文件,以PPT 的形式展示給全班同學。由於課時所限,每次展示兩組。例如:第一次由1、2組展示,第二次由3、4組展示,以此類推。學生在展示本組譯文時可以提出本組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由全班同學探討。沒有參與展示的其他小組通過對比,獲知本組譯文的優劣,同時也可以給展示組提出意見或者建議。在每次展示課之前,由指定的小組組長彙總所有9組譯文,通過郵箱發給教師,以便教師在上課前能夠通讀所有譯文,並對每一組譯文的.優劣之處做到心中有數。

當譯文展示結束後,教師需要做以下幾件事情。第一,對參與展示的兩組譯文進行點評。第二,向學生展示參考譯文,重點講解學生普遍出現問題或者困惑的地方。第三,向學生展示彙總譯文並講評,使各組瞭解本組譯文的優劣之處並能和其他組互相學習。

除此之外,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時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

三、合作學習模式實施效果分析

任何教學模式的嘗試應用,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優化教學質量。在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觀察法,觀察此種模式下的翻譯課相較以往傳統翻譯課的優化之處,從在此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翻譯知識的掌握度、對翻譯課程的興趣度、課堂活躍度與自信心度、譯文的質量度等多方面的視角,對合作學習的效果形成初步的客體評價。

針對學生對翻譯課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主觀認識和評價,筆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向全體學生髮放問卷29份,回收有效問卷29份。統計資料表明,學生對合作模式在翻譯課中的應用及其效果普遍反映良好。下表是學生對合作模式評價的資料統計。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93%的學生很認可合作學習模式在日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97%的學生認為對其翻譯能力的提高是有幫助的。就“合作學習對學生哪些能力的提高有幫助”而言,合作能力位居第一,語言能力、思考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也是大部分學生的必選項。

合作學習模式在翻譯教學中運用的必然性和優越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翻譯教學中,對於老師佈置的課堂和課後作業,學生需要單獨完成。這對於學習成績相對比較落後的學生來說,確實有困難。久而久之,會影響其學習興趣。而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習變為一種集體學習活動,可以在較為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互相學習,增強學習能力,樹立自信,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促進語言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翻譯是對學生外語能力以及母語能力的綜合考查。傳統教學模式中,要完成學習任務,學生需要獨立完成語言思考、語言轉換、語言組織等各個環節,花費時間相對較長。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雖然是集體活動,但是隻要組員配合默契,分工合理,就能提高學習效率,在共同學習探討的過程中博採眾家之長,最終形成最優化的譯文。在此過程中,還可以促進小組各成員的語言能力。

3.培養交際能力,促進思考能力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活動,是一種交際行為。小組成員之間通過有組織、有規劃的學習、探討,可以形成積極的人際互助,共享多種學習資源,又能促進自己的思考能力,實現自主學習。

4.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為了共同的目標,互相勉勵,共同努力,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凝聚力。學習任務完成的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各小組成員對自己付出努力的評估,從而有利於增強其集體榮譽感。

四、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分組問題

小組的分配是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基礎和關鍵。教師在進行分組時,不僅僅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還應該兼顧每一組成員的性別比例,性格特點,儘量使每一組形成和諧且有效的成員間關係,從而為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2.組長責任制

每一組的合作過程基本都是在課堂之外進行的,並且各組的共同學習時間並不統一,合作學習到底實施得如何?各位組員的參與程度如何?教師無法做到一一監督。這就需要小組組長進行督促,各組成員自覺開展合作學習,積極參與。教師可以通過定期向小組組長了解情況和對各組提交的作業進行甄別等方式從側面瞭解合作小組學習的開展情況,從而避免合作學習流於形式,合作不充分等問題。

3.教師的評價

合作學習模式並不是教師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依然是很重要的組織者。教師在每次上課前一定要熟知並掌握每一組譯文的內容和特點,對每一組的問題點和可圈可點之處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進行逐一點評。如此,做到使學生真正有所收穫。

五、結語

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到翻譯教學中是有效的嘗試,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交際能力。通過合理的分組學習,能夠使不同條件的學生更有效地進行互幫互助,合作學習,最終達到共同進步。合作學習的實施,能夠優化日語翻譯教學模式,建立良好的新型師生關係,有利於日語翻譯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彭慧.小組合作學習法在綜合日語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0):171-172.

[2]楊峻.高校外語教學中合作性翻譯活動的實踐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4):156-159.

[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4]張曉蘭.合作學習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運用的實驗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5):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