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新媒體視覺傳達的特徵理論分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5.13K

論文關鍵詞:新媒體 視覺傳達 資訊傳播

淺論新媒體視覺傳達的特徵理論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資訊時代,人類生活方式變化,傳統視覺傳達方式已不能完全滿足資訊傳達的需求。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手段的成熟,為視覺傳達提供了新的形式一新媒體。作為新技術、靳媒介條件下的特定傳達方式,新媒體吸納傳統媒介的優勢,結合網際網路及各種互動技術,更有效地實現資訊傳播,逐漸成為視覺傳達最主要的方式。與傳統設計門類相比,新媒體視覺傳達有兩個明顯的特點:首先,它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多種媒體綜合運用,全方位地進行資訊傳達;其次,在設計方法上,既借鑑已有媒體又有所創新,發展出適應新媒體特性的設計方法。

1媒體形式的發散

數字化時代的今天,視覺傳達設計逐漸超越了它的原有範疇,走向更寬廠一的領域。數碼藝術、數字影像、網頁互動、多媒體廣告等相繼出現,數字視覺在不斷挑戰已有視覺形式的同時,也在充實著視覺傳達的外延。多元化的視覺觀念暗示著新的視覺傳達方式將打破傳統設計門類的界限,產生一種新的媒體,以傳統視覺傳達設計為基礎,在新媒體和新技術手段支援下開拓新的傳達領域,繼承發展傳統視覺傳達設計。這種“新媒體”綜合多種媒體形式,集文字、影象、影像、聲音、動畫等於一身,結合網際網路與互動技術,使作品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和交換性,成為新媒介、新技術條件下一種特定的傳達方式,真正實現全方位、多感官地資訊傳播。

2視覺傳達的變異

作為視覺傳達的最新發展,新媒體視覺傳達的設計原則、設計流程和設計方法與傳統視覺傳達、設計形式具有原則上的相似性,但在傳播、顯示、操作等方面,“新”“舊”媒體有著很大差異。例如:相對於印刷品而言,顯示螢幕更適合“瀏覽”而不易於“閱讀”;“新媒體”中各種資訊以相互連結的方式存在,彼此沒有順序上的固定位置,資訊隨瀏覽者的選擇以非線性的方式輸出,而傳統媒介,無論是書籍或是影像,資訊呈現都受到預先安排的順序制約:傳統傳達領域對於技術更新的反應相對遲緩,而以高速發展的科技為其資訊傳播基礎的“新媒體”則要求設計時刻與科技緊密結合,並隨科技的進步不斷髮展出更新的傳達形式。發展迅速的“新媒體”為設計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現手段,幫助實現更多的創意可能,為大眾帶來更新鮮的視覺體驗與更富於趣味性的資訊獲取過程。“新媒體”不僅使得設計過程發生變化,對設計風格、設計思維方式也產生深刻影響。活動的版面佈局及全方位的互動要求設計者時刻以運動的眼光看待版式編排和視覺效果,不但考慮靜態的視覺效果,還要設想視覺元素與觀眾互動之後可能呈現出的種種樣貌,通過針對性的設計避免對資訊傳達的干擾或畫面的不美觀。視訊、動畫將作為常用元素,與文字、圖形共同構成版面。“新媒體”的.易編輯性也使設計師可以設計多種版面方案和視覺效果,隨時更換以應對觀眾的日益細分及不同喜好,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更有效完成資訊傳達。

3互動式編排靈活自由

融合多種媒介形式與多媒體技術的新媒體實現了同一平面中多個、多層資訊的同時顯示,並可根據瀏覽需要任意放大縮小、擺放、堆疊螢幕內容,資訊呈現不再受版面尺寸或顯示區域大小限制,互動式操作的加人也為傳達過程增添了趣味。德國波恩聯邦美術館內陳列有一個以法老圖坦卡蒙統治下的古埃及為主題的互動展示。在4。5平方米的展臺上投射,有順著尼羅河谷延伸的整個法老統治區域地圖,重要的城市、寺廟或歷史事件發生地等資訊在地圖相應位置都有標註。參觀者用手觸擊任意資訊點,與之相關的文化、宗教資訊便會以文字、影象、視訊或動畫的形式展開,每組資訊下方都會顯示一些控制圖示,可實現瀏覽連結資訊、重新播放等功能。參觀者面前的展示區域往往會有多個資訊點,若在當前資訊播放時又點選另一資訊點,當前資訊會自動關閉,並在原位置展開新的資訊。同一位置、同一顯示區域中,通過參觀者自己選擇、控制可交替顯示多組資訊,結合標註於地圖上的地理位置,使參觀者更易於理解各組資訊之間的聯絡,也實現了有限的顯示區域內儘量詳盡的資訊的展示。在實現有效資訊傳達的基礎上獲得最佳視覺美感是對視覺媒介的普遍要求,“新媒體”繼承了傳統媒介的版式風格又結合自身特性發展出了獨特的編排方式。

4傳達方式豐富多彩

新的媒體、新的技術、更細分的資訊受眾、人們對資訊獲取方式與審美需求的改變……,從內容到載體再到物件,各種各樣的新情況需要視覺傳達來面對,更加多樣化的傳達手段則提供瞭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不同媒體形式在視覺傳達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不盡相同,當多種媒體綜合應用於同一場合、目的時,資訊的傳播就更加全面和貼切。2006年在墨爾本舉辦的歐萊雅時尚週中,寶MINICOOPER車的展臺吸引了眾多觀眾的視線。場內的MINI車藉由投影與身後幕布及展臺融為一體,投影在幕布與車兩側的動畫、文字播放的同時,展臺內車的引擎蓋上也投射出各種虛擬人物形象和時尚圖形。當感應到觀眾觸控時,相應元素與車後螢幕的顯示內容便會產生與之呼應的不同變化。藉助觸控式螢幕幕、攝像頭、紅外感應等方式實現與觀眾的互動已越來越多地得到應用,優秀的互動設計能夠充分調動觀眾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感官的投人,以互動的方式獲取資訊,具有非常強的帶人感。蘋果公司有一套十分成功的平面廣告,色彩鮮豔的背景前不同動作、穿戴的黑色人影,手裡舉著一個白色小盒子盡情舞動。看到這個形象人們就會聯想到ipod音樂播放器,隨著這套廣告,有iPod,隨時享受音樂的觀念也深人人心。

位於柏林的一家ipod專賣店的櫥窗就佈滿了這組著名的形象,每個櫥窗被不同色彩背景與人物動作的廣告分割成三部分。與普通櫥窗不同之處在於,一旦有路人經過,廣告內的人物便會立即舞動起來,直至路人離開才停止行動,如果行人足夠的多,整組剪影人物會一起跳動,變身為一群瘋狂的舞者,隨著音樂扭動身形,時而還會帶動路人加人舞動的行列,享受iPod帶來的動感體驗。美國女性新媒體藝術家凱密樂·烏特貝克曾做過一個名為“未命名5(Untitleds)”的互動視訊作品,透過這個作品我們看到了互動感應技術能夠為視覺傳達帶來的種種可能性。作品使用攝像探頭感應觀眾的動作,當人們在螢幕前走動、揮手、跳躍、做出各種動作時,身體所覆蓋到的顯示區域內的抽象圖形便會發生變化,視覺元素在螢幕內流動、擠壓、伸縮,產生各種偶然性的視覺畫面。作品原本的創作意圖在於創造一個視覺系統,通過對展示空間內物理動作的感應產生流動的、耐人尋味的視覺畫面。類似的方式若應用於實際的資訊傳達當中,我們可以想象,在不影響正常閱讀的情況下,資訊的背景將可能是動態的,感應瀏覽者的身體動作,展現給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的視覺效果。藉助於各式各樣的互動技術,觀眾可以加人、影響資訊傳播的過程,通過不同方式的參與決定資訊傳達的最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