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支付方式信用證》的教學反思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9W

高職院校的重任是要為國家培養技能型應用人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就業為導向,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放在首位。在物流管理專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基本點,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獨立性及協調、溝通能力。通過教學試驗,本文對行動導向教學談幾點體會。

《國際貿易支付方式信用證》的教學反思論文

行動導向教學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系列教學方法及技術的整合。它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行動性”,即參與性、實踐性和互動性。主要是通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教師是組織者和協調者,幫助學生去學習。在授課老師的組織下佈置工作任務、完成計劃方案確定、教師集中講解、小組化任務實施、檢查、評價等幾個環節來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過程。

一、重要的課前準備

主要包括:

(一)選取知識點

教材中知識點難易程度不盡相同,對於重難點問題若採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來進行,將會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加深記憶,增強實際應用。國際貿易支付方式是學生難以掌握的一個問題,其中“信用證”是國際貿易實務中最常見的一種結算方式,我選取“信用證”這個知識點組織開展行動導向教學。

(二)圍繞知識點選取案例

案例一定要貼近生活實際,能吸引學生,這樣學生才會有感可發,教學的參與度才會提高。本人曾經工作於外貿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講訴自己的故事,以自身的經歷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中教學設計,要環環相扣,每個環節讓學生有事可做,“動”起來

教學試驗課我一共設計了是三個主要教學環節,首先是信用證的內涵,回顧知識點採用多媒體教學和趣味教學,學生搶答問題給小組加分的辦法。第二個環節是信用證的特點,採用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的辦法。各小組抽籤取得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後,回答問題給小組加分。第三個環節是信用證的流程,採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及任務教學法,通過小組團隊作戰的方式,完成不同貿易性質合同的出口貨物信用證的工作流程。每個環節學生都在“動”,學生全員參與。教學設計就是要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工作任務,沒“閒人”。

(四)教具的製作和選擇

教具的選擇和製作是行動導向教學法上好一堂課的保障,我在教學中用到的主要道具包括:出口貨物的全套單據,如:報檢單、報關單、保險單、海運提單、訂艙委託書、內外銷合同、匯票、開證申請書、信用證等,還有點鈔幣和模擬貨物。模擬貨物由學生動手操作,將礦泉水瓶子用膠布粘在一起,貼上貨物名稱標籤,在做的過程中,已經對課堂教學產生了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

二、實施階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教師主要是營造一種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氛圍,組織和引導整個教學過程。

(一)行動導向教學目標要明確

行動導向教學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把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統一起來,倡導通過行動來學習,為了行動而學習。

我結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自身的特點,主要採用思維導圖、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專案教學、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趣味教學等方法,精心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來推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把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來實現對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是:

專業能力:掌握信用證的內涵及流程。

社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集體榮譽感。

方法能力:6S管理能力、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

(二)教學組織形式和內容設定要合理

行動導向教學並不排次傳統教學,而是要改變單純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和合作交流,突出教師的指導和輔導的功能,來達到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目的。為保證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在學習形式、情景、理論內容與實踐的時間安排、教學方法手段上等要有所突破。

1.學習形式採用分組式,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學習內容,根據學習需要、教室面積大小,把全班27人分成三大組,按小組擺放座位,學生圍坐在一起,造成一種氛圍有利於師生互動與成員間溝通交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分析、歸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在學習中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既減少了學習中的困難,又能增進人際情感交流,增強了學生自信心,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同時,有利於教師對教學空間的有效控制和利用。

2.情景化教學,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在課堂內創設模擬工作環境,配備相應的道具、材料,保障各個角色任務的順利實施。

3.教學內容重點突出,實踐時間安排要妥當。本次實驗課的重難點是信用證的業務流程,用時安排30-35分鐘。

4.利用圖片、動畫,有效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特色,更好地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5.適時的引導、組織好各個教學環節實施。

三、課堂點評

在教學中,考評是貫穿在整個課堂設計之中,在課前,製作一個考評表,評價專案主要有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履職情況及6S管理等。設計有觀察員評價、小組自評和教師點評。

觀察員和小組自評是要互相監督,自我反思、查詢不足、共同進步。選出“小組之星”可以是本次實訓活動中進步最大的學生,或是表現突出的`學生。並以資鼓勵。

教師的點評要能夠公開、公平、公正,能夠全面的考核學生,除了知識點,還應有技能和學生職業素養的點評(如:站勢、坐姿、禮貌禮節、6S管理等)。充分肯定學生在技能訓練過程中表現的學習和態度;同時,要找出存在的差距,指出改進的方法和措施。

四、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通過開展行動導向教學,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積極主動性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有利於訓練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學習歸納能力、學習總結能力、判斷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但在教學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1.學生分組教學組織方面,分組多人數少,學習管理有難度,分組少人數多,不利於學生學習。所以要根據學習情境設計靈活分組,以免影響小組學習質量。

2.教室佈置和相關配套設施,主要是滿足傳統教學模式的,很難滿足行動導向教學“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要求,所以,引進行動導向教學要因地制宜。

3.從各學習情境的過程考核來看,學生在自評的環節出現了部分不客觀評價的現象,小組評價也出現不願得罪人,打人情分的現象。需待課題組成員進行不斷的探討、研究考核方式問題。

4.教材的不適應。現有的教材主要是為教師的教而設計的,而不是為學生的學設計的,因而它適合於知識傳授的教學,而不適合行動導向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活化教材,要為學生的學而重新劃分學習單元編寫教案。

總之,經過教學實踐,深深體會到了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從事教育改革研究的意義,也明白了自己將來需要努力和提高的方向,更加深刻的領會怎樣才是為國家培養技能型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