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加強物流成本管理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9W

【摘 要】隨著物流管理意識的增強,企業對於物流成本的關心日漸濃厚,降低物流成本已經成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務。但是,如果深入觀察便會發現,目前由於用以指導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比較缺乏,因此對於物流成本的認識仍比較粗淺或存在著一些偏差。鑑於此,本文擬圍繞物流成本管理的幾個基本問題談幾點認識。

論如何加強物流成本管理的論文

【關鍵詞】物流 成本 管理

1979年6月,中國物資經濟學會派代表團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物流會議,把物流概念引入國內。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物流管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肯定成就的同時,我們更應看到我國物流管理與已開發國家物流管理水平的差距。根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已開發國家的物流成本平均約佔本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左右,而目前我國這一數值為30%左右,遠高於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由此看來,加強物流管理已刻不容緩。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1),物流成本被定義為“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即產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如包裝、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物流資訊等各個環節所支出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物流成本是完成諸種物流活動所需的全部費用。

物流成本管理是管理者在滿足客戶要求的前提下,在控制物流成本與降低物流成本的過程中所採取的一切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達到預期的目的。物流成本管理按其目的和方法分為物流成本控制和物流成本降低兩種。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原則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可概括為以下五條:

1.經濟原則。這條原則是指因推行物流成本管理而發生的成本,不應超過因缺少管理而喪失的收益。任何物流活動都要講求經濟效果,也都需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這種代價不能太大,不應超過建立這項管理所能節約的成本。

2.因地制宜原則。因地制宜原則是指成本管理系統必須個別設計,適合特定企業、部門、崗位和成本專案的實際情況,不可照搬別人的做法。具體說來,要適合特定企業的特點,要適合特定部門的要求,要適合職務與崗位責任要求,要適合成本專案的特點。

3.全員參加原則。任何物流活動都會發生成本,都應在物流成本管理的範圍之內。任何物流成本都是人蔘與物流作業的成本,只能由參與或者有權干預這些活動的人來管理。所以,每個職工都應負有成本責任。

4.領導推動原則。由於成本管理涉及全體職工,並且不是一件令人歡迎的事情,因此必須由最高當局來推動。

5.系統性原則。實施物流成本的.系統管理可有效地克服物流成本的“此消彼長”現象。因為系統管理是對物流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統一管理,充分協調各部門、各環節的成本費用,以總成本降低為主要目的,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實施全面成本管理可加快物流合理化過程。物流成本的系統管理認為物流作業質量、成本和時間經過協調,可以達到長期消減成本的目的。

三、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及途徑

1.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健全企業物流管理體制

加強物流成本管理首先要從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入手,從企業組織上保證物流管理的有效進行,要有專司物流管理的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樹立現代物流理念,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系統和物流運作方式,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徑。

2.樹立物流總成本觀念,增強全員的物流成本意識

現代物流的一個顯著特徵,是追求物流總成本的最小化,這一點對於企業構築和優化物流系統,尋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和途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隨著物流管理意識的增強和來自降低成本的壓力,不少企業開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轉向物流領域,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實踐中發現,不少企業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某一項功能活動上,而忽視了對物流活動的整合。其結果,一是由於忽視了物流功能要素之間存在著的效益背反關係,雖然在某一項物流活動上支付的費用降低了,但總體物流成本並沒有因此下降,甚至反而出現增加;二是將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變成只是利用市場的供求關係,向物流服務提供商提出降低某項服務收費標準的要求。如果物流服務供應商無法承受、而又可以拒絕的話,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便無功而返。

3.加強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是物流成本的計算,傳統的物流成本計算按照運輸費、保管費、包裝費、裝卸費等功能類別統計,並沒有與物流服務水準聯絡起來,也沒有按顧客類別和銷售業務人員類別計算物流成本,以至於物流成本上升的責任不明確。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是採用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的物流作業成本法(物流abc——activity-based costing)。

按照物流理論,物流服務與物流成本之間存在著效益背反關係,物流管理部門的任務是尋找二者的平衡點。但是,現實中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大可能的。物流部門的任務是滿足銷售部門提出的物流需求,物流服務水準的決策權掌握在對方手裡。這裡的問題不是費用的大小,而是上升的這部分物流費用是由於什麼原因、哪個部門的責任導致的。物流部門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責任,但是,引起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簡單的講來自於單價和數量兩個方面。物流部門只能對單價,即單位作業成本負責,而數量責任則應歸咎於物流的需求部門。物流部門雖然無權干涉銷售部門的決定,但是可以通過向銷售部門提供詳實的成本資料來促使銷售部門考慮物流成本對於利潤的影響,而能夠影響銷售部門的就是成本資料。銷售部門根據物流部門提供的成本資料,會重新考慮物流服務水準的設定,或是從戰略的角度考慮維持現在服務水準,或是出於盈利的考慮降低物流服務水準。

4.優化企業物流系統,尋找降低成本的切入點

對企業的物流系統進行優化,就是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現狀尋找一個恰當的物流運作方式。物流系統優化是關係到企業的競爭能力、影響到企業盈利水平的重大問題,應該得到企業上層領導的高度重視,從戰略的高度規劃企業的物流系統。同時,要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使各個部門在優化物流系統的過程中相互配合。

物流管理部門作為直接對企業物流系統規劃和運營負責的部門,理所應當成為企業物流系統優化的主導者。優化物流系統不僅是物流部門自身的工作,還涉及到生產、銷售等部門,物流部門在企業的地位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物流系統化工作的質量。

從物流部門的角度出發,作為優化物流系統的基本方法之一,首先從改善物流作業效率入手,以此為切入點,對物流系統進行優化。但僅此還不能達到物流系統優化的最終目的,還需要將企業的物流活動與生產和銷售活動連為一體,實現生產、銷售和物流一體化,進而實現供應鏈過程的一體化。

總之,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內容,降低物流成本與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構成企業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課題。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間的效益背反關係,科學、合理地組織物流活動,加強對物流活動過程中費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動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從而達到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