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度論文

才智咖 人氣:1.54W

論文關鍵詞:電視新聞節目 娛樂化 度

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度論文

論文摘要:當今電視節目空前繁榮,中國電視進入商業化發展的黃金時代。新聞娛樂化的趨勢愈演愈烈已成為一種必然的現象。本文通過分析探尋新聞類節目娛樂化“度”的把握和發展,提出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走向氾濫。

一、引言

電視新聞娛樂化最早在國外盛行,可追溯到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初。但是我國直到21世紀初才出現這類新聞娛樂節目。尼爾·波茲曼曾經說:“問題不在於電視為我們展示娛樂性的內容,而在於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隨著電視傳播理念的悄然改變,形態多種多樣的電視新聞節目大量湧現。這些節目具體表現即在新聞報道中軟硬結合。軟新聞的比重大幅上升,硬新聞也在此基礎上被儘量軟化;既突出硬新聞的本質要求,同時以軟來增加新聞與生活的關聯度、親和力,強調在硬新聞寫作中加入人情味。內容和形式上愈發注重報道那些具有娛樂色彩的新聞,偏好現場卻輕視解說地對節目進行包裝。在新聞價值取向中,趣味性、娛樂性的因素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分量。編排手法上多用娛樂的方式來傳遞新聞,走新聞故事化、情節化和細節化的道路。節目後期動用多種製作表達方式,比如主持人的另類評述,音樂、影視素材的加工利用,字幕、漫畫、Flash的應用等,以此充分調動受眾的試聽閱讀興趣。不能否認的是一些新聞類電視節目漸漸喪失了媒體的責任,缺乏理性和自覺,違背了娛樂化存在合理性的度。如果對當前新聞娛樂化日益氾濫的現象不加防範的縱容,一直髮揮著政治輿論武器的電視新聞節目作用將改變併發生扭曲或異化,很容易偏離健康、良性發展軌道,進而淪為娛樂的工具。

二、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存在的“度”

(一)傳播主體的“度”

筆者看來,娛樂化的“度”,這不僅僅表現為節目的量度,更是在態度、法度、公信度、滿意度等方面都有體現。有了度就會防止節目製作一味追求娛樂性地盲從而喪失新聞本來意義。我國法規、政令中對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從業人行為都有所監管。電視媒體在傳遞資訊進行報道時必需對社會公眾負責,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以人性化角度發掘有價值的資訊。在現行法律制度的範圍內完成自我約束更好的為受眾服務。要履行好、牢記住、發揮出自己把關人的身份和作用。報道有意義的選題,精選新聞資訊內容。而最重要是應遵循把握以下兩點:

1.把握新聞節目的本質內涵

電視新聞作為新聞中的一個分支,因各自所具有不同的傳播優勢,與廣播、報紙、網際網路形成了新聞傳播領域中新的格局。電視新聞節目是當前觀眾瞭解社會新聞、國家政策走向的重要平臺和途徑。作為電視媒體本身來講,一直追求公信力,提高觀眾興趣打造吸引力提升節目品牌。但娛樂化的新聞勢必會影響到新聞的公信度。面對殘酷激烈的媒介市場競爭,為了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新聞一定要回歸本位,以“內容為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履行新聞的社會守望功能,遵循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肩負新聞傳播的諸多傳統功能。否則會因漠視新聞內涵,無法涵蓋新聞價值喪失節目本質失去新聞靈魂。

2.明確電視媒體責任意識

當前電視媒體處於白熱化的市場競爭,電視媒體更要意識到自身“社會公器”的角色切不可失職。要自覺地把握自身社會文化角色,充分發揮新聞的輿論作用和教化引導的社會功能。在追求收視率的同時思考如何更好地傳承文明、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轉變思維層防止片面追求收視率加強媒介的自律。其實,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也折射出現今我國電視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技術含量低、粗製濫造和盲目跟風的弊端。開拓前進的動力在於努力創新。只有大膽創新才能提升魅力。電視新聞媒體應該真正起到“紐帶”“橋樑”的作用,通過製作和把關,傳播有價值、客觀、公正的資訊,製作出高品格高質量的`電視節目提高關注度認可度。

(二)接受主體的“度”

科技的發展,使得現今電視事業步入多元化、立體化時代,同一空間多套電視節目將通過多種形式播出。加之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質確立,多元化和市場化促使社會結構向自主分群轉變,資訊數字化時代的革命,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各個階層的受眾對於電視媒介的需求也日趨豐富和複雜。這些因素加速了大眾傳播以受眾為中心的地位的確立,併為之建立社會基礎。受眾的意見也直接左右著電視製作人的思路和考量,引領著媒體傳播的趨向。因此,在新聞節目大肆娛樂化時作為接受主體的電視觀眾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1.正確的認識看待娛樂化

從當前電視新聞節目傳播現狀來看,尤其是新聞極端娛樂化趨勢的愈演愈烈使得人們對娛樂新聞的這種認識已經陷入誤區。有人觀眾歡迎支援表示贊同,也有觀眾深表擔憂的反對。我們可知娛樂潮流無可避免,既然大眾媒體的功能包括娛樂性,必須正確認識辯證對待杜絕其無限膨脹,輕重顛倒。如若過度強調誇大娛樂功能或刻意地吹捧娛樂化,壓制其它功能易導致新聞和娛樂的錯位流向低俗失去受眾。反之則亦然。娛樂並不等同於低俗也並不排斥高雅。我們的觀眾應該理性分析辯證把握,在輕鬆的語言風格和活潑氛圍中分享到新聞資訊,瞭解節目價值取向和定位。

2.提升電視受眾的整體素質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廣播電視傳播手段經營體制都發生著變化,廣播電視受眾等媒體接受者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進而求得自身的發展。自覺抵制媒體從業人員因為素養低下引發節目中利益的滲透和誘惑。避免道德倫理的滑坡及自身追求的人文精神缺失。諸如一些觀眾對於播報新奇怪內容時放棄良心和原則的圍觀,節目主持人念稿出錯時看熱鬧心態,事後對於新聞報道胡亂吹捧或發表看似新潮另類實則譁眾取寵的評論,對新聞事實的隨意解讀。忽略了自己言行會對周圍環境和群體帶來惡劣影響,同時嚴重損害受眾自身形象。

三、結語

我們知道,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的存在有著種種的合理性,而且,不可否認的是,現今新聞節目中媒體的普遍做法都是為節目注入娛樂化元素,並且這一現象在一定的階段內肯定還會持續下去。但是娛樂化作為一種電視新聞傳播報道地製作方式和手段,它需要有一個度,並正確拿捏好這個尺度。

度是中庸中平衡的狀態,也是在動態變化的狀態。當然,度的看法和標準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大環境不斷改變著。人們對度的認知也不停地發生變化產生著偏差,但始終都循著一個不變的規律發展前進,即保持一種自然和諧的狀態。在製作新聞節目時,電視節目應該緊緊遵循“三貼近”原則,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入手,在社會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充分發掘新聞的娛樂功能,力圖有深度、負責任,樹立精品意識真正贏得觀眾,最大限度的優化節目內容,不損傷新聞本身的嚴肅性和真實性。以此來保持節目在觀眾心目中的長久公信力,保持節目的旺盛生命力。受眾也應該真誠地觀看節目提出自己的見解。各方因素相互協調製約,有節有度才能防止出現偏差,避免電視新聞節目娛樂化走入同質化、低俗化、商業化的誤區,讓我們的電視熒屏更加健康豐富和精彩。

參考文獻:

[1]尼爾伯茲曼.娛樂至死[M].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114.

[2]張玉坤,李大敏.淺議新聞娛樂化對媒體發展的影響[J].新聞知識,2009(09):35-36.

[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9:231-250

[4]肖雲.新聞娛樂化的辯證批判[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05):21-22.

[5]朱金平.受眾對媒體逆向傳播之探析[J].軍事記者,2003(08):15.